印度旅游之孟买篇
除非特别标明,印度卢比当前汇率9.7:1,为了计算方便,全部按,10卢比:1软妹币计算。
去任何一个国家旅游,如果是带着有色眼镜,那看到的一切将会如你所愿;你所经历的一切,会强化你固有的观念。而对与你的固有经验完全违背的时候,你也许会视而不见。
如果去之前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是最棒的,因为很多的误会都是由于语言或者文化的不同,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只有自己经过深入的沟通才会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民,否则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或者嘴巴了解这个国家。
去掉有色眼镜其中一个办法去之前多看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书籍或者纪录片。这次去印度之前三刷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甘地传”,BBC的纪录片“印度的故事”和关于印巴分治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之前也看过不下五十部的宝莱坞电影,但对于一个比中国的历史还要悠久,那么伟大的国家,这些了解依然是太少太少了。
印度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世界是十多亿信徒,主要集中在印度,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1500年便有了印度教经典“吠陀经”。
12月-3月是黄金的旅游时间,天气不冷也不热。在办理电子签的时候,付款遇到了问题,先后换了Visa和Master Card,从Mac到Windows,从电脑到手机,都试过了,始终付款失败。求助朋友,同样结果,最后托一个印度做生意的朋友,用VPN登陆印度服务器终于付款成功,结果拒签。这下心里没底了,所剩时间不多,从淘宝找了一家旅行社代办,价格一样,资料审核才发现是因为护照资料页拍照反光看不清楚才被拒签的,重新提交终于成功
第一站孟买,虽说是国航的飞机,但是95%的乘客都是三哥,中国面孔屈指可数,看来两国的贸易和旅游还不是很热络,也许和国内报道印度新闻负面消息居多有关吧!
印度时间凌晨1:15分降落在孟买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这个又长又绕口的名字来源于17世纪马拉地帝国开国君主,估计也是很厉害的一位大佬,为了纪念他,孟买的维多利亚火车站也改了这个名字,喜欢绕口令的同学可以练练你们的口条。
过关花了将近3个小时,第一次体会到了印度海关的办事效率。印度大部分机场的出租车都是预付费的,去柜台告知你的目的地,问是否拼车,然后算出一个价格。付款后拿着凭条到相应的停车区域找到车牌号吻合的车辆。居然是一辆15年前中国的经典出租车款-面的。机场距离青旅2.5公里,收费27左右,考虑到这个时间点,应该还算正常。
到达青旅已经4点多了,付房费的时候居然刷卡失败,只好把刚刚在机场换的印度卢比全数上交,同屋的澳洲小姐姐们都已经睡了。
街头现榨的甘蔗汁1块1杯,香蕉3块钱10多根,非常甜,就是个头小,不是很美丽。奶茶5毛一小杯,牛奶味很浓,很香甜,红茶的味道不是很重。 千万不想相信菜单上写的 Chinese Food,相信我,你肯定不会尝到回家的感觉。每天花钱如流水,却一点都不心疼。这下子终于体会到了做大款的感觉.
孟买的道路状况不佳,但是公共交通便宜,如果想要不堵车,坐火车是最好的选择,是的,你没看错,孟买的市内交通是靠火车的,基本就是一两块钱搞定。火车站进站出站基本看不到查票的,也没有任何限制措施,随便上下,全凭自觉。有专门的女性车厢,还有各种票价不等的车厢,有的车厢人满为患,有的车厢还有空座,应该是票价的不同导致。孟买郊区铁路最初兴建于1853年3月,是英国人在印度兴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全亚洲最古老的一条铁路。
带空调的高空单轨火车要贵些,如果是公交车或者打车,一天到晚堵车的孟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所以超市门口都有人专门给你开门,餐厅大多数的服务员也都是男人,女人由于无法自己赚钱,所以社会地位低下。
由于人工成本低廉,有着150年历史的千人洗衣场现在仍然还在使用,洗衣场里居住着700多名洗衣工以及他们的家人。洗衣工是一份世袭职业,一百多年来他们与水为伴辛勤劳作,每天从早晨四点开始,工作时间最长可达到16个小时。政府仅在早晨五点到六点集中供水,因为孟买虽是海滨城市却严重缺水,受季风影响经常几个月滴雨不落,这种情况下露天洗衣场作为一项市政工程应运而生。
当你看到辛勤劳作的洗衣工和昏暗潮湿污水横流的工作环境,你很难产生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愉悦感。
看一场宝莱坞的电影那是来印度的必修课,座位也是分了四个价位。前四排是最贵的,最贵的95,中间一点的43,影院的装修和音响效果不亚于国内*达影城。开始播放电影的时候,会放国歌,需要全体起立。电影会有中场休息时间,会有人专门过来问你吃点什么,披萨、以及各种小吃都有,非常丰富。
印度很多场所进门也需要安检,比如机场、高级酒店、旅游景点等,有条件的话一般都是男女分开排队安检,火车也有专用女性车厢。进火车站反而不用,直接上车,连检票都不用。
孟买总是被拿来和上海比较,除了名字都是两个字,其他在我看来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嗯,也有,中文都是两个字!
去任何一个国家旅游,如果是带着有色眼镜,那看到的一切将会如你所愿;你所经历的一切,会强化你固有的观念。而对与你的固有经验完全违背的时候,你也许会视而不见。
如果去之前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是最棒的,因为很多的误会都是由于语言或者文化的不同,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只有自己经过深入的沟通才会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民,否则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或者嘴巴了解这个国家。
去掉有色眼镜其中一个办法去之前多看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书籍或者纪录片。这次去印度之前三刷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甘地传”,BBC的纪录片“印度的故事”和关于印巴分治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之前也看过不下五十部的宝莱坞电影,但对于一个比中国的历史还要悠久,那么伟大的国家,这些了解依然是太少太少了。
印度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世界是十多亿信徒,主要集中在印度,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公元前1500年便有了印度教经典“吠陀经”。
12月-3月是黄金的旅游时间,天气不冷也不热。在办理电子签的时候,付款遇到了问题,先后换了Visa和Master Card,从Mac到Windows,从电脑到手机,都试过了,始终付款失败。求助朋友,同样结果,最后托一个印度做生意的朋友,用VPN登陆印度服务器终于付款成功,结果拒签。这下心里没底了,所剩时间不多,从淘宝找了一家旅行社代办,价格一样,资料审核才发现是因为护照资料页拍照反光看不清楚才被拒签的,重新提交终于成功
第一站孟买,虽说是国航的飞机,但是95%的乘客都是三哥,中国面孔屈指可数,看来两国的贸易和旅游还不是很热络,也许和国内报道印度新闻负面消息居多有关吧!
印度时间凌晨1:15分降落在孟买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这个又长又绕口的名字来源于17世纪马拉地帝国开国君主,估计也是很厉害的一位大佬,为了纪念他,孟买的维多利亚火车站也改了这个名字,喜欢绕口令的同学可以练练你们的口条。
过关花了将近3个小时,第一次体会到了印度海关的办事效率。印度大部分机场的出租车都是预付费的,去柜台告知你的目的地,问是否拼车,然后算出一个价格。付款后拿着凭条到相应的停车区域找到车牌号吻合的车辆。居然是一辆15年前中国的经典出租车款-面的。机场距离青旅2.5公里,收费27左右,考虑到这个时间点,应该还算正常。
到达青旅已经4点多了,付房费的时候居然刷卡失败,只好把刚刚在机场换的印度卢比全数上交,同屋的澳洲小姐姐们都已经睡了。
街头现榨的甘蔗汁1块1杯,香蕉3块钱10多根,非常甜,就是个头小,不是很美丽。奶茶5毛一小杯,牛奶味很浓,很香甜,红茶的味道不是很重。 千万不想相信菜单上写的 Chinese Food,相信我,你肯定不会尝到回家的感觉。每天花钱如流水,却一点都不心疼。这下子终于体会到了做大款的感觉.
![]() |
满满一大杯的醇香甘蔗汁 |
孟买的道路状况不佳,但是公共交通便宜,如果想要不堵车,坐火车是最好的选择,是的,你没看错,孟买的市内交通是靠火车的,基本就是一两块钱搞定。火车站进站出站基本看不到查票的,也没有任何限制措施,随便上下,全凭自觉。有专门的女性车厢,还有各种票价不等的车厢,有的车厢人满为患,有的车厢还有空座,应该是票价的不同导致。孟买郊区铁路最初兴建于1853年3月,是英国人在印度兴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全亚洲最古老的一条铁路。
带空调的高空单轨火车要贵些,如果是公交车或者打车,一天到晚堵车的孟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所以超市门口都有人专门给你开门,餐厅大多数的服务员也都是男人,女人由于无法自己赚钱,所以社会地位低下。
由于人工成本低廉,有着150年历史的千人洗衣场现在仍然还在使用,洗衣场里居住着700多名洗衣工以及他们的家人。洗衣工是一份世袭职业,一百多年来他们与水为伴辛勤劳作,每天从早晨四点开始,工作时间最长可达到16个小时。政府仅在早晨五点到六点集中供水,因为孟买虽是海滨城市却严重缺水,受季风影响经常几个月滴雨不落,这种情况下露天洗衣场作为一项市政工程应运而生。
当你看到辛勤劳作的洗衣工和昏暗潮湿污水横流的工作环境,你很难产生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愉悦感。
看一场宝莱坞的电影那是来印度的必修课,座位也是分了四个价位。前四排是最贵的,最贵的95,中间一点的43,影院的装修和音响效果不亚于国内*达影城。开始播放电影的时候,会放国歌,需要全体起立。电影会有中场休息时间,会有人专门过来问你吃点什么,披萨、以及各种小吃都有,非常丰富。
印度很多场所进门也需要安检,比如机场、高级酒店、旅游景点等,有条件的话一般都是男女分开排队安检,火车也有专用女性车厢。进火车站反而不用,直接上车,连检票都不用。
孟买总是被拿来和上海比较,除了名字都是两个字,其他在我看来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嗯,也有,中文都是两个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