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话语体系和女性话语体系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他们侧重面不同。自古以来一直是男性话语体系占主流,男人们理所应当的感受到这样表达方式的自然,女性们也大多“适应”了这样的主流表达方式,压抑了自己的主体感。女权主义的兴盛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让男人们不必须剥削女性而存在,但女权主义的兴起是女人们读书识字,开始正视自我,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欲望,etc.所以高知女和女权主义者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因为你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才能看出男性话语体系的社会主流声音和自己内心声音的冲突,才能确认自己想的是合理的,正确的,而不是被社会的巨轮碾为粉末。
今天过去了很多年。今天的女权主义者有些是生在女权主义家庭,天然的认为女权主义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好现象。但走出家门,社会上还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男性主体思想,需要花一些精力和社会对抗。当然你也可以固守自己。但是社会总要有人改变,才会越来越好,就像铁屋子总要有人摇起来,才能叫醒大家。有的人叫不醒,是的。另一些人变成了形式主义,是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永远无法保证改变的100%,我们只能扩大这个趋势。
现在离女性主体位还有很远,不是说要让社会变到女性主体主流,而是女性主体位应该有存在的空间,现在没有。现在是男性主体位占大多,平权主体位占少数,女性主体位没有。所以平权运动还任重道远。什么时候平权主体位占大多了,女性主体位才有出头之日。多元化自然不是每个人都固守平权主体位,一个好的社会是主流声音趋于平衡各方势力,小众派声音也可被理解。现在还不行是因为女性整体势力太弱,虽然女性和男性人口差不多50%比50%,但势力比可能是75%和25%或者更糟。势力不仅仅是收入,收入是一部分,但高收入低地位的女性也有,尤其是上一辈。这也解释了为何社会主流还是男性主体位。
男性主体位让我不适,但别人对男性主体位的理所当然更让我不适。即使是女权主义者,很多人也经常下意识的用男性主体位思考问题。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社会的渗透在方方面面。但难道他们是无辜的吗?也不是。他们不是缘起,但他们变成了新的刀片。有些女权主义者只能做到说“男女该同样拥有选举权,教育权”,却依然认为“女性天然应该承担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女性天然应该比男性收入少,女性天然不该有欲望需要是男性化的产物”。这就是她们被男性主流影响的结果。但也没办法,好多事情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