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尝鲜乌青鱼
日前入超市,买到一年一遇的乌青鱼。
犹记去年冬季,某大超市邂逅,看到别人踊跃购买,才知道有乌青鱼。跟着买了一条,回家领略了美味。再去买时,被告知要等明年了。
售货员说,这乌青鱼就冬季三个月上市。本来,还可以卖上一个月,但我们今年不进货了。而在上海,似乎就这家超市有卖,只好明年请早啦。
这次买到的一条,只8斤多(本来最理想是买10斤左右的),售价每斤12元人民币(据说野生的要每斤上百元)。售货员用网兜捞出水池,放到地板上,这条猛鱼还蹦跶了几下,蹦得老高。围观的顾客都赞赏。
售货员用棍敲击它的头,制服后才过秤,然后我用购物车送到加工处,分割成头、尾、中段,可以分别烹制成鱼头汤、肚档、红烧划水(即:尾巴。)等江浙名菜。
有道是:“青鱼尾巴鲢鱼头”,用乌青鱼尾巴制作的“红烧划水”,最是美味。
青鱼,脊背黑色的叫乌青。青鱼有牙齿,叫“盘牙”(我这次吃鱼头汤,吃到一颗牙齿,很硬,有小指第一节大)。牙齿锋利,可以磨碎螺壳,喜欢吃螺蛳和小鱼小虾,因此也称为“螺蛳青”。 又名黑鲩、青鱼、黑鲲、青棒、钢青,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
乌青鱼一般生活在鱼塘的上部,所以土腥气少,加上刺大而少,肉厚且嫩,味鲜美,故属于淡水鱼中的“贵族”和“上品”。
乌青鱼是一种比较厉害、富于攻击性的鱼类,它喜欢斗,镇日价和河蚌斗,与螃蟹斗,能笑到最后、赢得胜利的,它的肉质自然甘美好吃。
乌青鱼体型较大,头白背黑,特别入画,送礼也好看。一条“乌青”,以前是苏州大户人家乡下的“坟客”(替主人看管祖莹的农户)农历年前送到城里主人家年礼之必办之物、当然还有各色米、豆等其它乡间土产。
以前,苏州过年送礼,叫做“送年盘”。用红木礼盒盛载着活鸡,整蹄,各色农产品等,而一条刚从鱼塘里起出的大乌青,当然是放在年盘的上层。
乌青鱼浑身是宝。整条乌青,不但都可以食用,而且是美味。即便是内脏,鱼肠可以做卷菜,鱼肝则是著名的青鱼秃肺。
乌青鱼背负大块的圆形鳞片,还有一般人都会丢弃的鳃,加上鳝鱼骨头,火腿骨,以及其它一些好食材,可以熬成面条的汤底,它有一种突出的鲜味。单凭这个汤底的美味,一碗不加浇头的汤面,就要卖到30元。
清朝文士王士雄,于咸丰十一年(1861),撰成 部著名的中医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其中说到:
“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祛风,治脚气、脚弱。可脍、可脯、可醉。古人所谓五侯鲭即此。其头尾烹鲜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而松江人呼为乌青,金华人呼为乌鲻,杭人以其善啖螺也,因呼为螺蛳青。其胆腊月收取阴干,治喉痹、目瘴、恶疮、鱼骨鲠,皆妙。”
又说:“酢以掺酝酿而成,俗所谓糟鱼、醉鲞是也。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营,化食。但既经糟醉,皆能发疥、动风,诸病人均忌。”
上面说了,糟乌青鱼为最美。事实上,这糟乌青是苏州的年菜,也正是苏州美食家常用以烹制乌青鱼的办法。
“糟”,有生糟、熟糟之分。一般的家庭和菜馆多是熟糟,用现成的糟卤腌浸烧熟冷却的各色原料,时间不过几个小时。考究的糟乌青,是用生糟,实际是用糟和盐来腌生的原料。
选用上海老大同的香糟泥、绍兴的花雕酒,加上精制的海盐,三者调制好,放入乌青,一般三四天,糟青鱼就可以拿出来食用。
到饭店吃糟乌青,又有“汆糟”或 “煎糟”等名堂。
“煎糟”,是选用糟乌青的肚裆那块,用热油煎,下葱姜糖酒加酱油,舀上一小块放在白饭里,糟过的鱼肉有点紧致,酒香味浓郁,与饭粒融合成为一种美味。
“汆糟”, 是金华火腿片加冬笋片吊汤,然后加入切好的糟乌青鱼丁,再加点香菇,汤清见底,层次分明,与奶油那样的鱼汤完全不同,特别鲜美。
糟乌青还可以和肉一起烹饪。
把狮子头放入小盅,略加火腿丝和笋丝,糟乌青鱼切成薄片,加点太湖莼菜一起炖。酒香点缀到汤里,鱼和肉都很好吃。
糟乌青鱼切成小块,稍微晒到微干,用白酒蒸熟,去除腥气和盐味。然后用来烧肉,最后,鱼和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我这次买回的乌青鱼,先用半边鱼头烧了个鱼头豆腐汤,味道鲜美,与普通青鱼完全不同。
然后,用肚档部分制作了一些苏州式“爆鱼”。通常会认为,“爆鱼”只是熏鱼的苏州叫法,其实不然。
熏鱼,需要用茶叶将成菜熏香,制法繁琐复杂。一般所谓的“熏鱼”,其实只是油炸的“爆鱼”, 相对简单很多。
我的做法,肚档切成长条片状。先制作卤汁:用生抽、老抽、料酒、五香粉、八角、桂皮、姜片、葱末,略加水,熬制15分钟,冷却备用。
把乌青鱼片入油锅炸两次,一次定型,第二次保证鱼块的外脆里嫩,然后泡到熬好的卤汁里面过夜。得益于食材素质好,制成的爆鱼十分可口。
今天,又制作了一个“红烧肚档”: 用肚档部分先略开斜刀,以便入味。用细盐和料酒抹上,略腌一下。下油锅把两面分别煎到金黄色,加点料酒、糖、老抽、蒸鱼酱油,烧煮10分钟,即可出锅。
这个“红烧肚档”,色泽暗红,香气诱人,最特别的,是里面的鱼肉呈片状,显得十分鲜美。
还有一截乌青鱼尾巴,我打算烧一次“红烧划水”。 乌青鱼尾巴极有力道,算得上活肉。做得好的,应该整体清晰,皮和骨头都完整无损,汤汁适量,口感甜糯,却是以咸收口。我知道,这是很难做得好的。只好试试再说。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关注微信 张宇绰旧事新韵
即可见到。
本文原刊北美《世界日报》2018年2月6- 7日。转载务请事先联系作者。
犹记去年冬季,某大超市邂逅,看到别人踊跃购买,才知道有乌青鱼。跟着买了一条,回家领略了美味。再去买时,被告知要等明年了。
售货员说,这乌青鱼就冬季三个月上市。本来,还可以卖上一个月,但我们今年不进货了。而在上海,似乎就这家超市有卖,只好明年请早啦。
这次买到的一条,只8斤多(本来最理想是买10斤左右的),售价每斤12元人民币(据说野生的要每斤上百元)。售货员用网兜捞出水池,放到地板上,这条猛鱼还蹦跶了几下,蹦得老高。围观的顾客都赞赏。
售货员用棍敲击它的头,制服后才过秤,然后我用购物车送到加工处,分割成头、尾、中段,可以分别烹制成鱼头汤、肚档、红烧划水(即:尾巴。)等江浙名菜。
有道是:“青鱼尾巴鲢鱼头”,用乌青鱼尾巴制作的“红烧划水”,最是美味。
青鱼,脊背黑色的叫乌青。青鱼有牙齿,叫“盘牙”(我这次吃鱼头汤,吃到一颗牙齿,很硬,有小指第一节大)。牙齿锋利,可以磨碎螺壳,喜欢吃螺蛳和小鱼小虾,因此也称为“螺蛳青”。 又名黑鲩、青鱼、黑鲲、青棒、钢青,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
乌青鱼一般生活在鱼塘的上部,所以土腥气少,加上刺大而少,肉厚且嫩,味鲜美,故属于淡水鱼中的“贵族”和“上品”。
乌青鱼是一种比较厉害、富于攻击性的鱼类,它喜欢斗,镇日价和河蚌斗,与螃蟹斗,能笑到最后、赢得胜利的,它的肉质自然甘美好吃。
乌青鱼体型较大,头白背黑,特别入画,送礼也好看。一条“乌青”,以前是苏州大户人家乡下的“坟客”(替主人看管祖莹的农户)农历年前送到城里主人家年礼之必办之物、当然还有各色米、豆等其它乡间土产。
以前,苏州过年送礼,叫做“送年盘”。用红木礼盒盛载着活鸡,整蹄,各色农产品等,而一条刚从鱼塘里起出的大乌青,当然是放在年盘的上层。
乌青鱼浑身是宝。整条乌青,不但都可以食用,而且是美味。即便是内脏,鱼肠可以做卷菜,鱼肝则是著名的青鱼秃肺。
乌青鱼背负大块的圆形鳞片,还有一般人都会丢弃的鳃,加上鳝鱼骨头,火腿骨,以及其它一些好食材,可以熬成面条的汤底,它有一种突出的鲜味。单凭这个汤底的美味,一碗不加浇头的汤面,就要卖到30元。
清朝文士王士雄,于咸丰十一年(1861),撰成 部著名的中医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其中说到:
“青鱼甘平。补气,养胃,除烦满,化湿,祛风,治脚气、脚弱。可脍、可脯、可醉。古人所谓五侯鲭即此。其头尾烹鲜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而松江人呼为乌青,金华人呼为乌鲻,杭人以其善啖螺也,因呼为螺蛳青。其胆腊月收取阴干,治喉痹、目瘴、恶疮、鱼骨鲠,皆妙。”
又说:“酢以掺酝酿而成,俗所谓糟鱼、醉鲞是也。惟青鱼为最美,补胃,醒脾,温营,化食。但既经糟醉,皆能发疥、动风,诸病人均忌。”
上面说了,糟乌青鱼为最美。事实上,这糟乌青是苏州的年菜,也正是苏州美食家常用以烹制乌青鱼的办法。
“糟”,有生糟、熟糟之分。一般的家庭和菜馆多是熟糟,用现成的糟卤腌浸烧熟冷却的各色原料,时间不过几个小时。考究的糟乌青,是用生糟,实际是用糟和盐来腌生的原料。
选用上海老大同的香糟泥、绍兴的花雕酒,加上精制的海盐,三者调制好,放入乌青,一般三四天,糟青鱼就可以拿出来食用。
到饭店吃糟乌青,又有“汆糟”或 “煎糟”等名堂。
“煎糟”,是选用糟乌青的肚裆那块,用热油煎,下葱姜糖酒加酱油,舀上一小块放在白饭里,糟过的鱼肉有点紧致,酒香味浓郁,与饭粒融合成为一种美味。
“汆糟”, 是金华火腿片加冬笋片吊汤,然后加入切好的糟乌青鱼丁,再加点香菇,汤清见底,层次分明,与奶油那样的鱼汤完全不同,特别鲜美。
糟乌青还可以和肉一起烹饪。
把狮子头放入小盅,略加火腿丝和笋丝,糟乌青鱼切成薄片,加点太湖莼菜一起炖。酒香点缀到汤里,鱼和肉都很好吃。
糟乌青鱼切成小块,稍微晒到微干,用白酒蒸熟,去除腥气和盐味。然后用来烧肉,最后,鱼和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我这次买回的乌青鱼,先用半边鱼头烧了个鱼头豆腐汤,味道鲜美,与普通青鱼完全不同。
然后,用肚档部分制作了一些苏州式“爆鱼”。通常会认为,“爆鱼”只是熏鱼的苏州叫法,其实不然。
熏鱼,需要用茶叶将成菜熏香,制法繁琐复杂。一般所谓的“熏鱼”,其实只是油炸的“爆鱼”, 相对简单很多。
我的做法,肚档切成长条片状。先制作卤汁:用生抽、老抽、料酒、五香粉、八角、桂皮、姜片、葱末,略加水,熬制15分钟,冷却备用。
把乌青鱼片入油锅炸两次,一次定型,第二次保证鱼块的外脆里嫩,然后泡到熬好的卤汁里面过夜。得益于食材素质好,制成的爆鱼十分可口。
今天,又制作了一个“红烧肚档”: 用肚档部分先略开斜刀,以便入味。用细盐和料酒抹上,略腌一下。下油锅把两面分别煎到金黄色,加点料酒、糖、老抽、蒸鱼酱油,烧煮10分钟,即可出锅。
这个“红烧肚档”,色泽暗红,香气诱人,最特别的,是里面的鱼肉呈片状,显得十分鲜美。
还有一截乌青鱼尾巴,我打算烧一次“红烧划水”。 乌青鱼尾巴极有力道,算得上活肉。做得好的,应该整体清晰,皮和骨头都完整无损,汤汁适量,口感甜糯,却是以咸收口。我知道,这是很难做得好的。只好试试再说。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关注微信 张宇绰旧事新韵
![]() |
乌青鱼 |
![]() |
肚档 |
![]() |
送年礼 |
![]() |
香糟 |
即可见到。
本文原刊北美《世界日报》2018年2月6- 7日。转载务请事先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