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陈可辛用手机拍了一场家庭之梦
这个春节 为大家讲述一次不同寻常的团圆。 一部短片《三分钟》,导演是大名鼎鼎陈可辛,而且还是用iPhone X手机拍摄的。

电影所呈现的内容,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刻,也给人阵阵的暖意。 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尽管只有几分钟,但内容却包罗万象。返乡潮、春运、列车员、孩子口中的乘法口诀、站台上那特殊的三分钟,这些元素汇聚成一幅春节众生图,容纳于其中的是中华文化传统下的家庭亲情。 作为一名香港导演,陈可辛也坦言,虽然没有感受过春运,但是在拍春运家人团圆的情节时,自己的眼眶也湿了。 陈可辛是个人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从当年UFO电影时期就开始了,陈可辛作为主要风格把控者,拍出来《新难兄难弟》《风尘三侠》《金枝玉叶》《甜蜜蜜》等经典,以及那部我最喜欢的《记得香蕉成熟时》(陈可辛也是监制)。清新的喜剧氛围,浓浓的生活气息,带着那么点文艺强调,关键是都还挺卖座,UFO电影是那个时期香港影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陈可辛风格是细腻的,而且他很擅长拍关系片,在他导演和监制的大量作品中,其中包括《甜蜜蜜》中的爱情关系,《流氓医生》中邻里关系,《阿飞与阿基》中的兄弟关系,当然还有后来《中国合伙人》中的社会关系。

这部《三分钟》描述的是家庭,却通过特殊的“三分钟”,带出来人间温情百态。从开场火车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再到列车员母亲在列车靠站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段落。儿子见到妈妈的竟背起了乘法口诀,原因是妈妈之前对儿子说,如果不会背诵口诀表,就无法上小学。 短短的故事,容纳于其中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家庭情感维系,整部作品,其实这是一场关于一个家庭的美梦,亿万家庭团聚的欢乐通过一个小故事得到映衬,以电影为平台,家得概念被最大化的强调。 这部电影全程是用iPhone X拍得,在画面上自然没的说,iPhone X的4K分辨率,画面景深处理,以及那些升降格拍摄手法,一部手机就全部搞定了。在首映礼上,陈可辛也表示,用专业摄影器具和iPhone X拍摄最大的不同在于,用手机方便很多,能放在很狭小的地方摄取不一样的场景。 记得有一回在某部电影的首映礼上,大概是片方人员,打算拍现场图和小视频,但没有相机,他咨询领导能不能用手机拍,对方回答:拍啊,现在的手机分辨率拍出来的现场跟相机拍出来的区别不大。

所以,这部《三分钟》与其说是广告,倒不如这样的作品代表了当代自媒体拍摄的便利,在如今自由度颇高的互联网广场之上,谁都可以成为创作者,以前一台DV、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如今连陈可辛这样的导演都可以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充分证明了当代创作者的便利。
目前,由陈可辛导演的这部短篇作品《三分钟》已于优酷首映,传送门在此:
http://m.youku.com/video/id_XMzM3MTIzMTM0OA==.html?source=&spm=a2h0k.8191407.0.0&from=s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