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红学研究
一本《红楼梦》,几百年来无数文人学者进行研究。甚至因为观点相左而反目成仇,出现了几大派系。出现这种情况更说明了曹雪芹本身的作品极其精彩,才引得争论不休。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又重新看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发现刘心武作为一个作家,确实在有的观点上有点自说自话了。对于文本细读,他可能过分的进行联想,因而得出了不少别人不同意的结论。但他作为一个讲述者,却有着与别的老师教授不一样的表达方式,那种层层剥茧的系统化讲解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别的红学家或许有比较扎实的理论依据,但是讲解起来,不免有些死板,影响了大众的接受度。
由于曹雪芹行文的特殊性,那种朦胧化的语言文字,所以让个个研究者的观点都有些站不住脚,都会被反对者提出几个疑点。这也正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因为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说服对方。
其实作为《红楼梦》的爱好者,大家多吸收几种观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才是学术研究该有的氛围。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