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得了48个奖项的R级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有一部电影, 讲了一个全世界的故事。还获得了48个奖项,74个提名。可是它却被定为R级影片,儿童必须在父母的陪同观看。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个影评工作者,在这部电影里也可能只认识威廉达福,因为其余演员基本上都是超市拉来的路人。然而就是这样“随便”,豆瓣评分仍然达到了8.1。影片中女主角满嘴的“污言秽语”, 却还是在最后看哭了我们。为什么哭?因为感动。为什么感动?因为“共鸣”。美国,佛罗里达。有一个比迪士尼乐园要大上十倍百倍的地方,叫做迪士尼世界。这里气候宜人,阳光普照,被称为阳光之州,是一个度假胜地。然而这个满足了所有儿童幻想的乐园,7岁的穆妮却从未有机会进去玩。她很羡慕别的小孩子,可是也只能羡慕而已。贫穷使她只剩下了“想象力”。 穆妮和妈妈长期租住在迪士尼世界旁边的廉价旅馆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像极了“外漂”的人们。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才没有那么多担心忧虑。大不了换一种方式快乐。穆妮常常带着她的小伙伴们,去捉弄新来的房客。有时候小打小闹,有时候则直接往房客的车上吐口水……然而,当主人找到家里,并惩罚他们将车子擦干净的时候。他们依旧干劲十足、激情饱满……这不是惩罚吗?车主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是惩罚啊,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或许我们不理解小孩的世界吧,他们怎么总是笑的那么开心。就像前几年在知乎看的那个“对话”。孩子:爸爸,你为什么不想长大呢?父亲:因为,长大后的快乐太少太少了。或许你会说孩子没有教养,没有礼貌之类的话,别急,先等我说完。穆妮住的宾馆,有着梦幻的名字“魔幻城堡”。听起来是不是又体面又文艺,但是里面住的人却是:瘾君子、退伍的军人、甚至精神病患者……而穆妮的妈妈,则是个靠“性”赚钱的人。魔幻城堡,像极了一座孤岛。就像《愿上帝宽恕你》里的贝拉德,因为从未交过女朋友,所以他的每一个“自信”都透着“自卑”。明明想装的“成熟”,却一言一语都尽显着笨拙。这里的人也是一样,没人教会他们“爱”,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严。这是一群被主流社会放逐的边缘人,他们渴望“上学”,可是往往连最基础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向穆妮吐槽:上学真没意思,课件休息只有10分钟。穆妮低着头没说话:我也想“讨厌”它啊,可是我没这个机会。因为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一个好的影响。使得这里包括穆妮在内的人都认为“污言秽语”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看到事故发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对面的一座房子着火了,整座旅馆的人都带着香烟,饮料,敲锣打鼓的去看热闹。导致这里的孩子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迫于生计,穆妮不得不陪妈妈出去卖山寨香水。张口的那一句,你用了这款香水,所有的女孩都会勾搭你,说得真是无比熟练。还每天和小伙伴们盯着飞往“世界”的直升机,不住的吐脏话。好像这个可望不可即的地方,这些孩子能做的,怕是就只有吐脏话了。因为生活收入不定和工作影响不好,儿童和家庭管理局的人打算把穆妮送到别的人家里。那一刻,穆妮的世界观崩塌了:生活不应该是无忧无虑吗?我只剩下妈妈了,为什么还要和她分开?可是她只是个孩子,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活。她能做的只有跑啊跑啊,跑过山野、小河,哭着和最好的朋友告别: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了。我从来没想过,因为贫穷我就要面临着离别、悲伤、哭泣……经历过的我们都知道,贫穷限制了我们的真的不只是“想象力”,有时候甚至包含着尊严。说实话,这部电影有很多瑕疵。但我很喜欢它,因为导演用镜头展现了这样的底层社会:既丑陋又粗鄙,同时也充满怜爱和温暖。我们穷,可是我们依然会拼命,既然不能选择“出生”,但是可以改造未来,哪怕比别人多付出很多很多……就像穆妮指着一棵倒下的树时说的话: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棵树吗?因为它即便摔倒在地上,也从未停止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