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宝上的两个“稻香村”
又到了给老家买年货的时候。
小时候老家过年流行送点心,土话叫“点心匣子”,点心不一定有多好,倒是大红的“匣子”看着很是喜庆。就寻思着在网上买点稻香村的糕点,既顺了习俗,也算是老北京特产,不曾想打开某宝,无意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套路,还牵出了背后复杂的恩怨情仇...
在某宝首页输入“稻香村”搜索,出来的是这个页面:

就是这家“稻香村食品旗舰店”名列榜首。点进去看一下,店里确实销售老北京特产京八件,累计销量还很高。

应该就是他没错啦!如果这时候直接拍下付款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啦,可是发现一个小问题(可能是职业病),这个店铺名字里面为什么没有“北京”两个字?保险起见又在某宝首页输入“北京稻香村”,得到下面这个结果:

排在第一位的还是原来那家店,不过在这家店的下面出现一家“北京稻香村旗舰店”,这下好啦,就想着买点儿点心,结果搜出来俩都叫稻香村的旗舰店。
出于好奇决定把这两家店(索性就叫一号店和二号店吧)的底细查上一查。
首先是某宝的店铺介绍里面可以查询到店铺的认证信息:


然后天眼查上面翻翻它们的工商信息,一号店比较神秘,没有留下什么简介,不过不打紧,再看看它的股东就都明白啦;二号店就方便多啦,该有的信息都有。如下:


这么一来就清楚啦:
一号店,合着您不是老北京特产啊,应该叫老苏州特产才对,话说您这一手儿也够绝的,跑北京注册一公司去某宝认证,不往上查查还真不好分辨,您看中的是北京的市场吗?应该更多的还是把“稻香村”跟北京联系起来的市场效应吧;当然啦,论资历您是老大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早了一百多年呢,论工艺说不定还能是二号店的祖师爷呢,又有商标在手,何必走这么一条“曲线救国”路线呢?
二号店,您也真够低调的,搜索“北京稻香村”都能排在一号店后面,关注人数也就相当于一号店的四分之一,“稻香村”仨字商标也没啦,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要买的是北京特产,还是认准二号店,认准三禾商标。
最后说到这个商标的故事,就又是另一段恩怨情仇啦,直接上知乎大神的回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