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一)
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温州少不了那扑面而来的潮气和时而疯狂的海风。就像我所说的,这个城市没有什么特别,我对它的唯一印象就是那个皮革厂老板。
也许是温州发展太快,我只见到一排一排的房产中介门店,没见皮革厂,可能第三产业的发达就体现在那一个个中介身上。尽管下着小雨,但对于刚从北方雪地前来于此的我,这点点雨滴就像点点抚摸,使我满心欢喜。
夜幕慢慢降临,我漫步到安澜亭码头边,想体验一下那江里挨着夜色的渡轮。每个城市或许都有那么一条河,在这里,它是瓯江。我像孔乙己买酒喝那样排出两块大洋,领到一张小小的船票。
船舱里挤满了人,几辆电动车参杂其间,这些骑手都目光坚定目视前方,好像要打一场坚硬的仗。这里的船比我家乡的路一样方便,五分钟后就到了对岸。当舱门打开时,骑手带头冲锋,众人紧随其后,这时我已身在永嘉的土地上。
与江对岸的灯火通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边的永嘉大部处在暗处。一面静悄悄,一面人车闹,两岸的温度也有了细微的差别。我在永嘉走过三条街,等了两个红绿灯,吃了一碗牛肉面。之后坐着渡轮回到了市区的青年旅社。
第二天放晴,太阳的光和热攫住了我,路上行人有的穿着衬衫裙子,我低头看看我的羽绒服,感到些许尴尬。
听说五马街是温州的一个名片,我径直来到这里,大概是淡季的缘故,步行街上人很少,大部分店铺也紧闭着。两旁的民国建筑骄傲地耸立,一栋小洋楼顶上的一株乔木直插进天空。
城市在不断的发展中渐渐摒弃了那些“过时”的“老家伙”,五马街作为最后的温州老街,看着周围后辈们的崛起和老伙计们的逝去,怕不是感到些哀怨凄凉。
但我当时是没想到这些的,我几乎是一蹦一跳地走完了这条街,又钻进几个小巷子“探宝”一番,然后我骑着单车朝着七都岛出发了。
渐渐远离市区,高楼不见了,一连片山却占住眼帘,加上城区里仍行使职能的水道,温州也可称为“山水之城”了。单车的目的地七都岛,横躺在瓯江里,像极了瓯江手里的一颗钻戒。
我骑车上了桥,又下了桥,开始沿着岸边骑行。既然这座岛不大,那我倒要“环岛”试试看。在路上我迎面碰上了好几个自行车骑手(大概也是环岛),一阵阵的逆风把袄子吹上了我身,也把我的骑友吹到了相反方向。
按网上所说,七都是温州唯一的“侨乡”,也是重要的产粮区,我打算用眼睛和耳朵来验证这些说法。我绕过公路上的黄牛,靠近芦苇边的鸭子,试图鉴别田里菜蔬时和狗打了亲切的交道。
当骑到岛的内部时,我看到一栋栋的二层小楼和一排排的高楼大厦。最令我惊奇的是:基本上每栋小洋楼栏杆上都钉了一块“家训”,真正铁板钉钉的“家训”。也许是我见识短浅,这只能在书上出现的操作让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这可真是有趣,古老的和现代的在这个小岛上交了朋友,做了亲家。谁说“新世界就要摧毁过去的一切”?又是谁说“铁树不能开花”?
我真想再大肆夸赞这里一番,以作为本文的结尾,这一行确是美好而充实的。
可惜的是,我终究没能成功环岛。
傍晚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注:以上为一月二十四、五日事。
-
神奇的皮卡丘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3 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