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
你为什么不现身呢?假如神真的存在,而你就是神,你为什么不以一种我们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现身呢?
因为神显露神性的途径并不经由外在的观察,而是经由内在的经验。如果内在的经验显露了神性,那么外在的观察便是多余的。如果外在的观察是必需的,那么内在的经验便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现身遭到要求,它便不会实现;因为要求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宣布神并不存在,宣布神从未显露过。这样的宣言催生催生了神不现身的经验。因为你的思维拥有创造力,你的言语拥有生产力,你的思维和言语加起来又会极其高效地生产出你的现实。所以你将会产生神此刻并没有现身的经验,原因在于,如果经验到神的现身,你就不会要求神这么做。
这意味着我不能要求任何我想要的事情吗?那我要是为某个心愿祈祷,岂非正好令它无法实现?
现在我再次回答,用今天的说法,用今天的语言:你非但得不到你要求的东西,亦将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因为,你做出要求,恰恰表明你正处在匮乏的状态;当你说想要某样东西,你就会在现实中得到那种匮乏的经验。
所以呢,正确的祈祷从来不是恳求的祈祷,而是感恩的祈祷。
当你为了自己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经验而预先感谢神时,从效果上来讲,你已经承认它存在于你的现实生活中……从效果上来讲是这样的。所以感恩是向神所说的最有力的宣言;这种肯定的宣言甚至在你说出口之前,我便已经做出了回答。
因此不要哀求。要感恩。
但假如我为了某样东西预先感谢神,然而它却没有出现呢?那会导致梦想破灭和痛苦的感觉。
感恩不能被当作操控神的工具,用来愚弄宇宙的手段。你不能欺骗自己。你的大脑知道你真实的想法。如果你说“为了这个那个,谢谢你,神”,同时又非常清楚你想要的东西并不存在于你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你怎能盼望神比你还糊涂,竟然会因此而将其制造出来送给你?
那你得有信仰。只要你拥有信仰,哪怕只有芥子那么大的信仰,你便能够移动山脉。你将会知道它是存在的,因为我说过它存在;因为我说过那样的话,甚至在你要求之前,我便已经回答;因为我曾以所有想象所及的办法、借由所有你能叫出名字的老师之口说过: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只要以我的名义去选择它,它便会出现。
然而你必须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个秘密):起到控制作用的思维永远是思维后面的思维——不妨将其称为“诱发思维”。
所以你若是恳求乞讨,你将来体验到你想要选择的东西的几率就会变得非常小,因为所有祈求之后的诱发思维是,你现在没拥有你想要的东西。这种诱发思维变成了你的现实。
只有一种诱发思维能够压制这样的思维,那就是信仰的思维,坚定地认为无论你想要什么,神都会毫不例外地满足你的要求。有些人拥有这样的信仰,但这样的人很少。
如果你以为神创造并决定你生活中的一切,那么你就错了。
神是观察者,而非创造者。神随时准备帮助你过好你的生活,但用的可能不是你期待的方式。
神的功能并非创造或毁灭你的生活境况或条件。神创造了你,依照神的形象与模样。其余都是你创造的,利用神给予你的力量。神创造了生命的历程以及你所了解的生活。然而神给你自由的选择,让你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怕是收缩、封闭、攫取、跑开、隐藏、独吞、伤害的能量。
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
你受到的教育让你生活在怕中。你曾经听说最合适的才能生存,最强大的才能获胜,最聪明的才能成功。极少有人说起最有爱心的是多么光荣。所以你拼命想成为最合适的、最强大的、最聪明的——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如果认为自己在哪个方面较为逊色,你便会怕失败,因为人们跟你说过,逊色就等于失败。
所以你当然选择了那些由怕诱发的行动,因为那是你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然而我现在教你这个道理:如果你选择了由爱诱发的行动,那么你的成就将不仅仅是生存,那么你的成就将不仅仅是获胜,那么你的成就将不仅仅是成功。那么你将会变成真实的你和最好的你,你将会经验到无上的光荣。
你刚才说如果我选择了由爱诱发的行动,我将会变成真实的我和最好的我,将会体验到无上的光荣。你能仔细谈谈吗?
生活的总体唯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和其他生灵经验到无上的光荣。
其他你所说、所思、所做的一切,全都服务于这个功能。没有别的事情是你的灵魂可以做的,也没有别的事情是你的灵魂想做的。这个目的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永不终结的。终结即是极限,神的目的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倘若你亲身经验无上光荣那一刻果真来临,你将会立刻感到还有更伟大的光荣等待你去实现。你要是很优秀,就能变得更加优秀;你要是更加优秀,你就还能再优秀一些。
最深层的秘密是,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
你并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在创造新的自我。因此,别试图解答你是什么人,要试图确定你想成为什么人。
那么我们究竟在这里干什么呢?
为了记住并且重新创造真正的你。
你的灵魂唯一的欲望,是将关于其自身的最美好的概念转化为其最美妙的经验。
我创造出你们——我的灵性后代——的意图在于,让我自己能够认识到我是神。除了通过你们,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做到这一点。因而可以这么说(其实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对你们的寄望是,你们应该认识到你们自己便是我。
这看上去惊人的简单,然而也非常复杂——因为唯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你们认识到你们自己便是我,那就是,你们首先必须认识到你们自己并不是我。
你无法经验到你身上某些部位很胖,除非你已经认识到什么是瘦。
那么你无法经验到你自己,除非你已经遇到非你。这便是相对论和所有物质生活的目的。你本身是通过非你而得到定义的。
正是在选择成为部分之神的行动中,而非通过言语获悉你是部分之神的过程中,你才能经验到你自己有绝对的选择权,而有绝对的选择权,便是神的本质。
绝对的领域里没有经验,只有认识。认识是神圣的状态,然而最大的欢乐却是存在。存在唯有于经验之后才能实现。其先后关系是这样的:认识,经验,存在。这就是三位一体——这三位一体就是神。
圣父是认识——亦即所有的理解之父,所有的经验之源,因为你无法经验你从不认识的东西。
圣子是经验——亦即所有圣父对自身的认识的落实与执行,因为你无法成为你不曾经验的东西。
圣灵是存在——亦即所有圣子对自身的经验的抽象;唯有通过对认识与经验的记忆,才能获得这种简单而美妙的存在感。
别去评判其他人走过的业力之路。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遇事别称其为灾难或欢乐,除非你已确定或见证它的用途。
你永远走你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就可以了。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忽略别人求助的呼声,或者你自己的灵魂想改变某些境况或条件的冲动。而是意味着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避免先入之见和自以为是。因为每种境况都是礼物,每种经验中都隐藏着财宝。
你责怪的,将会责怪你;你批判的,将会变成你自己。
没有你达不到的成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没有你得不到的东西。
只有在不斗争中过程才会继续。只有在让步中才能获得胜利。
并非你们将会拥有一切你们想要的东西,而是你们本来就有。
它教导的是怕、无能和拒斥,而非爱、力量和接纳。
第二定律是,你会吸引你怕的东西。
情绪是吸引力。如果你非常怕某样东西,那你将会经验到它。
所有的思维都会凝固;所有的思维都会彼此相遇,交织出不可思议的能量之网,形成美丽得难以言喻的、复杂得难以置信的、永远变幻不定的形态。
你最怕的东西将会折磨你最多。
1.思维是创造性的。
2.怕吸引相似的能量。
3.爱无所不在。
拒绝一样东西,等于否定它的存在。
那神的欲望是什么呢?
我的第一个欲望是,认识和经验我自己,最辉煌的我自己——认识真正的我。在创造你们——以及宇宙里所有的世界——之前,这对我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的第二个欲望是,你们将会认识和经验你们的真实身份,利用我赋予你们的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任何方式去创造和经验你们自己。
我的第三个欲望是,整个生命的过程在每个此刻都能经验到持续的欢乐、不断的创造、无尽的成长和完整的满足。
我已经创建了完美的系统,以便这些欲望能够实现。它们正在实现的过程中——就在此刻。你们和我的唯一区别是,我认识到这一点。
在你完全认识的那一刻(这一刻随时都可能降临在你身上),你们也将会拥有我向来拥有的感受,将会感到彻底的欢乐、喜爱、宽容、祝福和感恩。
这些是神的五种态度,在我们结束此次对话之前,我要让你们看到,在你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五种态度如何——以及将会——把你们带入神的领域。
逐一检查你的价值观。让它们接受公众的审视。假如你能够泰然自若、毫不犹豫地告诉世界你是谁,你的信念是什么,你对自己便是满意的。
那么——你不是希望你的生活“平步青云”吗?请马上想象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状态——而且要进入那种状态。挑出所有与那那种状态并不协调的思维、话语和行动。远离它们。
首先要明白的是,宇宙间没有“好”或“坏”的状况。一切都是现实。所以请停止做出价值判断。
其次,要明白所有的状况都是暂时的。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静止的状态。事物以何种方式改变取决于你。
对于医生或者护士而言,死亡等于失败。对于朋友或者亲戚来说,死亡等于灾难。唯有灵魂视死亡为解脱——超脱。
你能馈赠给垂死者的最好礼物是让他们安宁地死去——别认为他们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还必须“撑住”,或者继续受苦,或者为你担心。
挫折感和焦虑感是不肯听从灵魂的后果。
你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你的灵魂正在追寻的目标——并别再不停地评判它。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别再不停地对你自己做出这些评判。去了解灵魂的欲望。跟着灵灵魂走。
灵魂追求的目标是:你所能想象得到的最高的爱的感受。这是灵魂的欲望。这是它的目标。灵魂追求的是这种感受。并非认识,而是感受。它已经拥有了那种认识,但认识是概念性的。感受是经验性的。灵魂想要感受其自身,从而借由它自己的经验认识其自身。
最高的感受是与太极合一的经验。这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是灵魂所渴求的。这是完美之爱的感受。
因而,为了经验到完美的爱,灵魂必须经验每种人类的情感。
当然,灵魂的任务是诱导我们选择美好,选择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同时不去责怪那些你所没选择的。
而你们所做的比责怪还要糟糕——实际上,你们试图去伤害你们所没选择的。你们试图去摧毁它。
你是善良和同情和悲悯和觉悟。你是和平和欢乐和光芒。你是宽恕和耐心,力量和勇气,危难时的仗义者,哀伤时的安慰者,创痛时的疗愈者,迷茫时的指引者。你是最深的智慧和最高的真相,最伟大的和平和最美好的爱。你是这些。在生活中,你偶尔会认识到你自己是这些。
请选择从现在开始永远地认识到你自己是这些。
原来你们从一开始让自己处在地狱里,就是为了避免下地狱。
创造的过程必定包括相信或者认识。这是绝对的信仰。这不仅仅是希望。这是确凿无疑的认识(“信仰必将治愈你”)。
如果你创造的东西中有你不喜欢的,请祝福它,单纯地去改变它。重新选择。召唤新的现实。想出新的思维。说出新的话语。去做新的事情。只要你把这做得非常漂亮,世上其他人将会追随你。要求世人追随你。召唤他们追随你。
你的生活要“平步青云”,首先你要想清楚那种生活是什么样的。想想你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要拥有什么东西。要经常想,直到你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等你想得非常清楚之后,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不要去想其他的可能性。
把所有的否定性思維拋出你的精神結構之外。去除所有的悲觀主義。消除所有的懷疑。拒絕所有的怕。訓練你的頭腦,讓它能夠抓住原初的創造性思維。
当你那些思维变得清晰而坚定,你就开始把它们当作真相说出来。用言语说出来。
然而造物主无需规则,只需创造、创造——不停地创造。
第一步是学会监视你的思维;去思考你正在思考的事情。
光明的境界就是领悟到你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去,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做,而且除了现在的你,没有什么人需要你去效仿。
你的旅程通往无何有之乡(nowhere)。
你不能——没有办法——经验你尚未认识的东西,而且你无法认识你尚未经验的东西。
所谓光明的境界,就是让你能够认识某样你尚未经验的东西,从而能够经验它。认识打开通往经验的门——你却以为是经验打开通往认识的门。
真正的大师从不“放弃”某样东西。真正的大师只是将其搁置罢了,就像他处理任何没用的东西那样。
情欲是火焰,驱动我们去表达我们的真实身份。请永远不要否定情欲,因为那等于否定你的身份和你的理想身份。
“情欲是把存在转化为行动的爱”
此在是存在的最高状态。它是纯粹的本体。它是神永恒的属性。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抵达任何地方——而在于发现你在那里,向来在那里,已经在那里。你永远处在纯粹创造的时刻中。因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创造——创造出你的身份和本质,然后去经验它。
你可以通过阅读和反复阅读这本书来破除这些教育。重复地阅读它。直到你理解每个段落。直到你熟悉每个字词。当你能够向别人引用它的段落,当你能够在最黑暗的时刻想起它的文句,你就能够“破除这些教育”。
最懂得爱的人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因此,你的第一关系必定是你与你的自我的关系。你首先必须学会尊重、珍惜和爱你的自我。
你必须先认为你的自我有价值,然后才能认为别人有价值。你必须先认为你的自我蒙受神的恩宠,然后才能认为别人蒙受神的恩宠。你必须先认识到你的自我是神圣的,然后才能承认别人身上也有神性。
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要关注的是你现在是谁、正在做什么事、拥有什么东西,而不是别人过得怎么样。
并非在别人的行动中,而是在你的不断行动中,才能找到你的救赎。
你能做的唯有一件事。你必须尊重你的感受。因为尊重你的感受意味着尊重你自己。你必须像爱你自己那样去爱你的邻居。
如果生活的出发点是控制损失或者争取最大利益,那么生活的真正益处就丧失了。可能性不见了。机会错失了。因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源自怕的生活,是一种欺骗你的生活。
别人的思维、话语或行动偶尔将会伤害到你,直到它们不再伤害你。令你最快速地由此到彼的办法是保持绝对的诚实——要愿意说出、承认和宣布你确切的感受。善意而完整地说出你的真实感受。温柔、彻底而持续地将你的真实感受付诸行动。迅速地改变你的真实感受,如果你的经验给你带来全新的感受的话。
在关系中,永远不要出于义务感去做任何事情。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感到你的关系给你提供的是非凡的机会,让你能够确定和获得你的真实身份。
确保你进入关系的理由是“对”的。
既然生活无非是一次不会产生特殊后果的无意义练习,一场你无论怎么玩也不可能输的游戏,一个令所有人最终都达到相同终点的
每次我说出有关你的事实,你总是说你感到尴尬和惭愧。尴尬是仍然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才会有的反应。
如果生活中有某样你选择来经验的东西,别“想要”它——去选择它。
你不是想选择尘世的成功吗?你不是想选择更多的金钱吗?很好。选择它吧。真心地去选择。完整地去选择。别三心二意地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