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每一个人都是
梦想是主菜,初恋来调味,最后加上一道充满母爱的甜品
《神秘巨星》这道毫不另类,却十分契合时下主流理念的年前美味就如期登场了。
说起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在一个无聊的上午翻看近期电影排期时,凭借着对《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及《摔跤吧,爸爸》的良好印象,买了一张上午近乎包场的场次。可以说,阿米尔汗基本代表了我对印度电影的所有认知,虽然制作成本不高,但总能够在情节上打动观众,以市井小民的角度,通过贴近生活的实景反射,与观众内心产生共鸣,一部电影那么长,总有那么一两个点,触动了你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
《神秘巨星》讲述的是在一个男权至上的国度下一个男人为天的家庭里,女儿为追求梦想而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影片里母亲疼爱子女可又甘于命运,父亲视母女为物品处处非打即骂,母亲偷钱也好变卖唯一的项链也好都是为了给予女儿悲惨命运下最大的自由。故事没有意外的进行着,女儿有着无与伦比的歌唱天赋,通过上传视频并一步步挣脱命运的束缚,最终引导母亲摆脱家庭,与母亲和弟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整体就是如此,但如果所有电影都像我所描述这样如此乏味,那我想所有电影可能在票房上都将十分堪忧。所以,阿米尔汗的这部新作又有什么亮点是值得称赞的呢?首先,我想拿《摔跤吧,爸爸》来做一个对比。《摔跤》里面,真正的矛盾点在于当地社会大环境下对于女孩儿的认知,认为女孩就应该小小年纪结婚,然后相夫教子。这一点与旧时的中国有些类似。而主人公家里虽不富裕却是幸福美满,虽然年幼的一双女儿开始不理解父亲,但是长大后也都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认为,《摔跤》预期体现了父爱如山,不如说是在外力的引导下女性与社会歧视相抗争。而《神秘巨星》不同的是,主人公是一个叫伊希雅的15岁女孩,一个有着远超同龄人思想的人。想想自己的15岁,可能还在想着中午回去让妈妈做什么饭吃比较好,所以说苦难使人成长是很有道理的。影片中伊希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想了各种方式去努力实现,无论是上传视频也好,逃课参加录音也罢,甚至帮助母亲获得新生。这些种种,都让我们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甚至现在想做却没有做的自己。当年的自己是否也热爱唱歌或是某种爱好而不得不屈服于父母的压力而乖乖读书?所以说,与《摔跤》最大不同的是,虽然歌颂的都有父爱母爱,揭露的都是印度对女性人群的歧视,但不同的是《摔跤》是父亲撑起了一片天,顶住了种种压力,这一点,其他人效仿不来,因为我们不能决定出身。而《神秘巨星》里,伊希雅面对恶魔般的父亲,仍然敢于开小差、逃学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一点可以说是只存在于每个人的梦里。
也许有人会讲,那是因为主人公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可一般人哪里会有。但我想说的是,电影高于生活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又如何确定自己没有无与伦比的某一点。
整部电影可以说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有条不紊进行着,包括录音大获成功,但还是被母亲说服妥协,以及出境登机前母亲的幡然醒悟。唯一令我感到有些预料之外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最后当女孩脱下面纱,展露自己将要表达获奖感言时所说的话,自己并不是神秘巨星,真正的巨星是自己的母亲,包括讲述母亲如何伟大,为了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战士。看着这回过神来已经热泪盈眶的自己,幡然醒悟原来这才是影片真正的亮点,如果说女孩开心的领了奖,那么无论是与命运斗争还是母亲对女儿的爱都将显得如此平淡。而在影片最后,女孩儿站在梦寐以求的聚光灯下说出的话,让整部影片从立意到情节瞬间升华。真正的神秘巨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女孩。他可以是每一个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也可以是电影里想要阐述的是印度乃至所有还有女性歧视社会下的那些敢于背负莫大压力坚持生下自己女儿的那些母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在生活中在台下默默无闻的万千母亲,才有了那么些成功的当代女性。而这同样的也紧扣电影想要呼吁的主题:重视当代社会下男女平等,以公平的人权给予女性足够的尊重与自由。
瞧啊,一部好的电影不需要有多么强大的视觉特效,在如今3D视觉特效狂轰滥炸的今天,广大观影群众早就免疫了那些特效逼真却内容空泛的商业流水线。就从最近的一些电影来看,《芳华》、《无问西东》这些都是在重新回归剧情回归人生思考下的优质国产电影,也许有时候,社会发展太快,科技技术进步并不适合应用于所有领域。
所以,请等一等我们的思想,不要让我们的感悟因眼前变化越来越快的色彩而停滞。
毕竟,有些东西,比如爱与真理,从未需要装饰......
(关于影片最后的小彩蛋,感谢观影票上标注,一贯的印度风歌舞唱跳,既冲淡了快要动容的酸涩,又及时的提醒道了我,看,这就是宝莱坞,这就是浓浓的咖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