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读书笔记
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立国。封叔虞于唐及武公代晋。
成王因“天子无戏言”封叔虞于唐。“天子无戏言”是说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说话必须慎重,但是也不能因为无戏言,教条地把天子的每句话不论对错的严格执行。
武公代晋,“末大于本而得民心”。
二、重耳
(一)献公(流亡缘由)
献公伐骊戎,得骊姬,生奚齐,远有贤行(潜在继承人)三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骊姬谋害太子,太子自杀(愚孝),重耳、夷吾逃跑。
献公临死托奚齐于荀息,哪知所托非人,只有忠心却无实力,里克杀奚齐弑悼子,荀息除了自杀无奈何。
(二)惠公及圉(与重耳作对比)
惠公(夷吾)即位后,杀死助其即位的里克及其党羽,背弃与秦国的承诺,后来在晋国受灾得到秦国帮助,秦国受灾晋国却又趁机攻打秦国,通过这些事件将其的背信弃义刻画得入木三分。惠公死后,太子圉从秦逃回国即位,想要召回追随重耳的人,狐突的儿子也在其中,但是狐突以臣下要忠于君主而拒绝了,最终怀公杀死了狐突。
(三)重耳
流亡生涯,多次被追杀,畏杀不敢即位,卫公、曹共公、郑文公不礼,乞食野人,安乐于齐。在流亡中,有危险、有安于现状、有不被尊重,也有一帮德才兼备的从者、有明理的夫人、得到大国的尊重,最后在楚国、秦国的帮助下,62岁的重耳在流亡16年后归国即位。归国后,宽恕仇人(宦者履鞮),封赏功臣,有错就改,胜楚尊王,成就霸业。
三、文公之后及三家分晋
文公死后襄公即位,襄公死后,太子夷皋年纪太小,赵盾等大臣想要立年长的君主,但是在夷皋母亲的努力下,夷皋即位为灵公。灵公长大后,残暴无道,被赵穿所弑,襄公的弟弟黑臀即位为成公。襄公托付赵盾“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而在其成长过程中,权臣赵盾起了什么作用,史书写“赵盾弑其君”也不是没有道理。
厉公不忍人,后来被杀。君主对待有实际威胁的权臣,必须要残忍,如果不忍,那么必须考虑如何消除威胁,生出嫌隙却无后续行动,被杀也是不奇怪的了。
悼公复霸,战战即位。
六卿逐渐强大,公室弱小,最后三家分晋。
四、其他
名,师服评论穆候为太子(仇)及少子(成师)取名,卜偃评毕万封于魏。
假虞灭虢,弦高劳军,贪天之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一、立国。封叔虞于唐及武公代晋。
成王因“天子无戏言”封叔虞于唐。“天子无戏言”是说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说话必须慎重,但是也不能因为无戏言,教条地把天子的每句话不论对错的严格执行。
武公代晋,“末大于本而得民心”。
二、重耳
(一)献公(流亡缘由)
献公伐骊戎,得骊姬,生奚齐,远有贤行(潜在继承人)三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骊姬谋害太子,太子自杀(愚孝),重耳、夷吾逃跑。
献公临死托奚齐于荀息,哪知所托非人,只有忠心却无实力,里克杀奚齐弑悼子,荀息除了自杀无奈何。
(二)惠公及圉(与重耳作对比)
惠公(夷吾)即位后,杀死助其即位的里克及其党羽,背弃与秦国的承诺,后来在晋国受灾得到秦国帮助,秦国受灾晋国却又趁机攻打秦国,通过这些事件将其的背信弃义刻画得入木三分。惠公死后,太子圉从秦逃回国即位,想要召回追随重耳的人,狐突的儿子也在其中,但是狐突以臣下要忠于君主而拒绝了,最终怀公杀死了狐突。
(三)重耳
流亡生涯,多次被追杀,畏杀不敢即位,卫公、曹共公、郑文公不礼,乞食野人,安乐于齐。在流亡中,有危险、有安于现状、有不被尊重,也有一帮德才兼备的从者、有明理的夫人、得到大国的尊重,最后在楚国、秦国的帮助下,62岁的重耳在流亡16年后归国即位。归国后,宽恕仇人(宦者履鞮),封赏功臣,有错就改,胜楚尊王,成就霸业。
三、文公之后及三家分晋
文公死后襄公即位,襄公死后,太子夷皋年纪太小,赵盾等大臣想要立年长的君主,但是在夷皋母亲的努力下,夷皋即位为灵公。灵公长大后,残暴无道,被赵穿所弑,襄公的弟弟黑臀即位为成公。襄公托付赵盾“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而在其成长过程中,权臣赵盾起了什么作用,史书写“赵盾弑其君”也不是没有道理。
厉公不忍人,后来被杀。君主对待有实际威胁的权臣,必须要残忍,如果不忍,那么必须考虑如何消除威胁,生出嫌隙却无后续行动,被杀也是不奇怪的了。
悼公复霸,战战即位。
六卿逐渐强大,公室弱小,最后三家分晋。
四、其他
名,师服评论穆候为太子(仇)及少子(成师)取名,卜偃评毕万封于魏。
假虞灭虢,弦高劳军,贪天之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本文版权归 BuddhaLik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