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笔记——佳能 NEW F-1

说起收藏相机,尤其是135单反相机,Nikon F、Canon F-1都是耳熟能详,也是收藏爱好者必须拥有的两款经典产品。不知什么原因,两家日本影像行业的巨头,不约而同采用了“F”作为它们旗舰机的代号,是巧合,还是抄袭?这点民间有诸多的说法,我也无从考证。

从厌恶到被震撼
我瞎玩摄影十多年,入门时数码相机刚普及到市场,也买不起数码单反,入手的第一台胶片单反也不是手动单反。那时佳能FD卡口不能转接到其它机身,所以倍受冷落。佳能的手动单反和镜头在市场根本无人问津,统统放在二手店最不显眼的角落里。那时的我追求时髦,对佳能手动单反老土、陈旧和邋遢的外观感到厌恶。
直到两年前,正是巴西·里约奥运会的那一年,其中一期《摄影之友》介绍了一些为奥运而诞生的相机。那篇特辑我看得特别地仔细。里面介绍的内容包括了傻瓜机、专业胶片单反、专业数码单反……专业的机型还进行数据的比拼。其中一款是曾经让我不屑一顾的佳能手动单反,足足介绍了半个页面,刊登了全副武装的产品图,这台相机正是Canon NEW F-1,顿时让我惊讶不已。更令我汗颜的是那些简单朴实的文字描述——Canon NEW F-1变态的数据。如果你了解过,相信你也知道它是一台,像坦克一样的手动单反。

Canon F-1的版本
Canon F-1诞生于1971年,经历两次重要的升级改良。
第一次1976年对F-1进行改良,F-1n面世。重新设计的胶片仓,改进了电池检测和多重曝光,将ISO提升至3200,机身的铭牌依然使用“F-1”。人们通常把71年的F-1和76年的F-1n称为“老F-1”,如果要区分这两代机身,通过ISO的转盘就能辨别。
有老的自然有新。经过多年的准备,1981年F-1迎来第二次更新改进,也是最后一次。这次的改进从意义上是真正的第二代F-1,人称“新F-1”。NEW F-1采用复杂的特殊的机械/电子混合快门,机身更加坚固厚实,内部大量使用轴承代替齿轮。这样的改良等级,最终使NEW F-1成为了一代经典名机。

变态的数据
很难理解什么是“变态”吧?Canon NEW F-1就是一台经得起考验的相机,就像是《少林寺》故事中的俗家弟子,必须身怀十八般武艺,打赢十八铜人阵,方可下山。NEW F-1的设计生产极其苛刻严格,机身采用全金属铸造,零件公差控制在0.02㎜之内,外壳厚度达到1㎜。内部的电子元件都集成到一块电路板,进行防尘、防潮处理,部分零件进行了镀银、镀膜和封塑的特殊处理。就是这等变态的工艺与用料,使NEW F-1具有良好的抗震动、抗撞击的性能,能在零下30℃~6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还有一点很值得提出,在相机电子化的年代,NEW F-1的设计坚持机械控制为主,电子控制为辅的理念,引入机械/电子混合快门。这意味着就算没电,相机也能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工作。

后记
凡人的我抵不住诱惑,最终把“坦克”开回家。一不做二不休是我惯有的风格,变态的机身当然需要搭配一枚不错的镜头。我选择Canon FD 50㎜ f/1.2 ssc作为挂机头。由于生怕破坏它不错的成色,所以我只试拍了一卷反转片,就一直停放在防潮柜的里面,偶尔取出保养把玩。
===========================
使用富士PROVIA 100F 专业反转片试拍,底片扫描未经后期。





-
VC.Strang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1 16: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