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欧洲最美小镇,值得一去再去
要不是受巨额投资限制,国内山寨欧洲小镇,恐怕会跟山寨手机一样,随手可见。
如果你不便去欧洲,又恰巧在北京、上海、大连、南宁、天津、武汉、深圳这些城市,总能找到对应的欧洲风情街区,比如蓝港、北欧小镇、泰晤士小镇、威尼斯水城、欧洲风情小镇、意式风情区、西班牙风情街、茵特拉根小镇。
在广东的也可以省内尽享欧洲最美小镇风情——惠州“五矿哈尔施塔特”,全然山寨位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州的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小镇。
我去过这个地方两次,一次是从萨尔茨堡乘火车过去,寒冷冬季,白雪皑皑;另一次是开车前往,春夏之交,鸟语花香。实现了“一去再去”。
从Hallstatt火车站下来要坐一个摆渡船到对岸的镇子上,路遇很多韩国人,姑娘们几乎人手一个自拍杆,偶尔有几个韩国小伙儿,忍不住多看几眼,大韩民族的颜值偏爱男性。
再去的时候刚入夏,虽是6月初,但山区的天气还不够热,我在同样的位置留了一张影。
抵达Hallstatt小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3:35,由于已经当晚已预订了萨尔茨堡的酒店,所以,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游玩时间。
下了火车拐个弯就是通向摆渡码头的小道,满是冰渣,一步三滑,导致我被前方的韩国游客们远远落下。冬季太阳落山较早,逆光更显黑暗。
从船上拍对岸的小镇,笼罩在皑皑白雪中,再离近点,一个冬天的童话。
到了那头的码头,先看回程的摆渡船和火车时刻表。
时间不允许,只在小镇的主路上走了一个来回,到达摄影发烧友们最爱的地点,也是本文题图的拍摄地。
夏季对比图:
返程之前,在湖畔酒店吃了晚餐,煎鱼排,太饿,口感不重要。最后的满足感,主要靠餐后甜点。
当一个人在吃饱的情况下还觉得甜点好吃,那就真好吃。
登船之前,拍一下这家店。在廊檐下用餐,看外面湖水波光点点,浪且漫。
夏季再去,主要参观了盐矿。一条笔直的轨道,通向半山腰的入口。由于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形成了这里的盐矿。
左下角的人物,是二维指示牌:
一路上都是他的身影,他身后的那些方块,全部是镜子堆叠而成,如果你去照镜子,会有一种玄幻感。
乘轨道交通上去之后,需要走一段路,遇到了一波搞活动的当地青年,穿着传统服装,惹眼。
入盐矿的口,看最上标志,便知要入斧头帮。
通道形状内饰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拱形,一会儿变四方,材质或石或木,还有一些升降,有时为木制滑梯,重新体验童年。这里我滑下去的。左侧这位上了年纪,选择步行,我们进入井道时,都要换上这种工服,屁股上带大补丁,耐磨。
滑梯滑到最底处,上方悬挂着一个摄像头,抓拍游客们的狂飙瞬间,游客会在出口处被问“嘿,要不要这张留念?**欧元”,国内很多景区现在也这样。天下景区运营者一般有商业思维。
继续里走,会经过盐展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挖盐工具展厅,木桶已快长毛。盐矿内空气潮湿,深处还有水池,做成了4D影片,讲述盐矿的故事,地质如何运动,人们如何挖矿。下图中的小人儿,就是古代的矿工示意图。
出矿道时坐的这种矿工交通工具,好像叫Holzhund,木狗。据说,当时的矿工都是乘坐它下班的。
排排坐,吃果果。
行程匆匆,都没来及去那个最著名的摄影点拍照,直接一路沿着主干道返程,哈尔施塔特湖畔的小馆子占据天然地理优势,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惜无法小憩片刻,只能寄于下次。
小镇居民乐于装扮自己的居所,如果你走遍欧洲,会发现不止于这个小镇,那里的村子,家家窗明几净,户户窗外或栏杆外摆满鲜花。还有很多攀岩而上的树木或藤蔓,自成一景。
冬日时,它们往往是这样的:
未来,我想挑春秋两季,“三去四去”。住几晚,发发呆。
如果你对这个小镇感兴趣,它在红点这里: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gaodayutalk”德/英笔译初级班、中级班,德语发音班、初级班筹划中,有需求请加我微信或留言。
如果你不便去欧洲,又恰巧在北京、上海、大连、南宁、天津、武汉、深圳这些城市,总能找到对应的欧洲风情街区,比如蓝港、北欧小镇、泰晤士小镇、威尼斯水城、欧洲风情小镇、意式风情区、西班牙风情街、茵特拉根小镇。
在广东的也可以省内尽享欧洲最美小镇风情——惠州“五矿哈尔施塔特”,全然山寨位于奥地利上奥地利州的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小镇。
我去过这个地方两次,一次是从萨尔茨堡乘火车过去,寒冷冬季,白雪皑皑;另一次是开车前往,春夏之交,鸟语花香。实现了“一去再去”。
![]() |
从Hallstatt火车站下来要坐一个摆渡船到对岸的镇子上,路遇很多韩国人,姑娘们几乎人手一个自拍杆,偶尔有几个韩国小伙儿,忍不住多看几眼,大韩民族的颜值偏爱男性。
![]() |
再去的时候刚入夏,虽是6月初,但山区的天气还不够热,我在同样的位置留了一张影。
![]() |
抵达Hallstatt小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3:35,由于已经当晚已预订了萨尔茨堡的酒店,所以,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游玩时间。
![]() |
下了火车拐个弯就是通向摆渡码头的小道,满是冰渣,一步三滑,导致我被前方的韩国游客们远远落下。冬季太阳落山较早,逆光更显黑暗。
![]() |
从船上拍对岸的小镇,笼罩在皑皑白雪中,再离近点,一个冬天的童话。
![]() |
到了那头的码头,先看回程的摆渡船和火车时刻表。
![]() |
时间不允许,只在小镇的主路上走了一个来回,到达摄影发烧友们最爱的地点,也是本文题图的拍摄地。
![]() |
夏季对比图:
![]() |
返程之前,在湖畔酒店吃了晚餐,煎鱼排,太饿,口感不重要。最后的满足感,主要靠餐后甜点。
![]() |
当一个人在吃饱的情况下还觉得甜点好吃,那就真好吃。
![]() |
登船之前,拍一下这家店。在廊檐下用餐,看外面湖水波光点点,浪且漫。
![]() |
夏季再去,主要参观了盐矿。一条笔直的轨道,通向半山腰的入口。由于远古时期的地质运动,形成了这里的盐矿。
![]() |
左下角的人物,是二维指示牌:
![]() |
一路上都是他的身影,他身后的那些方块,全部是镜子堆叠而成,如果你去照镜子,会有一种玄幻感。
![]() |
乘轨道交通上去之后,需要走一段路,遇到了一波搞活动的当地青年,穿着传统服装,惹眼。
![]() |
入盐矿的口,看最上标志,便知要入斧头帮。
![]() |
通道形状内饰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拱形,一会儿变四方,材质或石或木,还有一些升降,有时为木制滑梯,重新体验童年。这里我滑下去的。左侧这位上了年纪,选择步行,我们进入井道时,都要换上这种工服,屁股上带大补丁,耐磨。
![]() |
滑梯滑到最底处,上方悬挂着一个摄像头,抓拍游客们的狂飙瞬间,游客会在出口处被问“嘿,要不要这张留念?**欧元”,国内很多景区现在也这样。天下景区运营者一般有商业思维。
![]() |
继续里走,会经过盐展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挖盐工具展厅,木桶已快长毛。盐矿内空气潮湿,深处还有水池,做成了4D影片,讲述盐矿的故事,地质如何运动,人们如何挖矿。下图中的小人儿,就是古代的矿工示意图。
![]() |
出矿道时坐的这种矿工交通工具,好像叫Holzhund,木狗。据说,当时的矿工都是乘坐它下班的。
![]() |
排排坐,吃果果。
![]() |
行程匆匆,都没来及去那个最著名的摄影点拍照,直接一路沿着主干道返程,哈尔施塔特湖畔的小馆子占据天然地理优势,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惜无法小憩片刻,只能寄于下次。
![]() |
小镇居民乐于装扮自己的居所,如果你走遍欧洲,会发现不止于这个小镇,那里的村子,家家窗明几净,户户窗外或栏杆外摆满鲜花。还有很多攀岩而上的树木或藤蔓,自成一景。
![]() |
冬日时,它们往往是这样的:
![]() |
未来,我想挑春秋两季,“三去四去”。住几晚,发发呆。
如果你对这个小镇感兴趣,它在红点这里:
![]() |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gaodayutalk”德/英笔译初级班、中级班,德语发音班、初级班筹划中,有需求请加我微信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