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之间
“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对的人生,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这个问题拷问所有人的内心。
对于沈光耀而言,他的青春甚至生命注定要遭受历史浪潮的拍打和卷入。是遵从家族祖训,享受人生乐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还是遵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实、正义、无畏、同情,去承担时代的责任?他彷徨过,也妥协过。但看到被炸成废墟的校园、还未成年就已逝去的生命、轰炸过后一片狼藉的重庆和昆明,他似乎在纠结和困顿中突然顿悟,找到了自己的历史坐标,明确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山河的破碎岂能容得下小民的天伦之乐?静坐听雨的校舍岂是长久栖身的学习之所?无国何以为家?于是他毅然违背了对母亲的誓言,追随陈纳德,在蓝天白云间,一次次穿过死亡的幽谷。当二郭将他的遗物送回老家时,在他的日记本里,也曾有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动和神往。那一刻,我心底柔软的神经被轻轻拨弄,没有喷薄的悲伤,也没有扼腕的叹息,只有像微风拂过伤口般的遗憾。窃想,午夜梦回,沈光耀是否也有过家国之间的浅浅挣扎?但国难当头,哪还有个人的温情主义。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激荡的历史中,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顿悟或许就在一瞬间、一刹那。“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知道,即便提前知道要面对的人生,沈光耀还是有勇气前来。
对张果果来说,和平年代,人生似乎不会太过痛苦和惨烈。个人之于时代而言,就像一滴水滴进了海面,浪涌到哪里,便走到哪里,没有目的也没有选择。人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挣扎。因为,一滴水岂能决定大海的方向!时间久了,我们也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等有一天,你想面对真实的自己,会发现你所面对的既不是野蛮的侵略者,也不是愚昧的暴民,而是种无形的巨大压抑,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你的行为方式被大众价值所裹挟,你所获得生活的全部乐趣来源于其他人对你的评价,唯独没有你自己的感受。在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之间,我们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判断。我们没有带着个人的偏好去看待世界,因为我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于是,在是否要帮助四胞胎家庭的这件事上,张果果一度陷入了困境,他所纠结的不是物质上的损失,而是对人心的怀疑,对社会的不信任。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他听到、看到了太多的非良性循环。在从众和善意之间,何去何从,如何面对真实的内心,是张果果要面对的问题,不像沈光耀那样沉重,也不像吴岭澜那样具体,但同样严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既微小又宏大,小到内心的波澜,大到社会记忆的塑造。正如加缪所言,或许每个时代内心都怀抱着要改造世界的理想,而我们这时代的任务或许更大,就是在于阻止这个世界的崩解。因此,在阻止世界崩解之前,要先阻止自己内心的崩解。拒绝世俗的绑架,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影片的最后提到,“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无问西东》是一部给清华大学的献礼片,也是一部叙事宏大的青春片。在两个时代之间,两个世界之间,在人生开启的正当年华,都需要从思索人生意义的羞耻感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才能去敢于遵从真实的内心,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不盲从、不怯懦,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沈光耀而言,他的青春甚至生命注定要遭受历史浪潮的拍打和卷入。是遵从家族祖训,享受人生乐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还是遵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实、正义、无畏、同情,去承担时代的责任?他彷徨过,也妥协过。但看到被炸成废墟的校园、还未成年就已逝去的生命、轰炸过后一片狼藉的重庆和昆明,他似乎在纠结和困顿中突然顿悟,找到了自己的历史坐标,明确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山河的破碎岂能容得下小民的天伦之乐?静坐听雨的校舍岂是长久栖身的学习之所?无国何以为家?于是他毅然违背了对母亲的誓言,追随陈纳德,在蓝天白云间,一次次穿过死亡的幽谷。当二郭将他的遗物送回老家时,在他的日记本里,也曾有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动和神往。那一刻,我心底柔软的神经被轻轻拨弄,没有喷薄的悲伤,也没有扼腕的叹息,只有像微风拂过伤口般的遗憾。窃想,午夜梦回,沈光耀是否也有过家国之间的浅浅挣扎?但国难当头,哪还有个人的温情主义。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激荡的历史中,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顿悟或许就在一瞬间、一刹那。“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知道,即便提前知道要面对的人生,沈光耀还是有勇气前来。
对张果果来说,和平年代,人生似乎不会太过痛苦和惨烈。个人之于时代而言,就像一滴水滴进了海面,浪涌到哪里,便走到哪里,没有目的也没有选择。人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挣扎。因为,一滴水岂能决定大海的方向!时间久了,我们也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模样。等有一天,你想面对真实的自己,会发现你所面对的既不是野蛮的侵略者,也不是愚昧的暴民,而是种无形的巨大压抑,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你的行为方式被大众价值所裹挟,你所获得生活的全部乐趣来源于其他人对你的评价,唯独没有你自己的感受。在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之间,我们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判断。我们没有带着个人的偏好去看待世界,因为我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于是,在是否要帮助四胞胎家庭的这件事上,张果果一度陷入了困境,他所纠结的不是物质上的损失,而是对人心的怀疑,对社会的不信任。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他听到、看到了太多的非良性循环。在从众和善意之间,何去何从,如何面对真实的内心,是张果果要面对的问题,不像沈光耀那样沉重,也不像吴岭澜那样具体,但同样严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既微小又宏大,小到内心的波澜,大到社会记忆的塑造。正如加缪所言,或许每个时代内心都怀抱着要改造世界的理想,而我们这时代的任务或许更大,就是在于阻止这个世界的崩解。因此,在阻止世界崩解之前,要先阻止自己内心的崩解。拒绝世俗的绑架,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影片的最后提到,“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无问西东》是一部给清华大学的献礼片,也是一部叙事宏大的青春片。在两个时代之间,两个世界之间,在人生开启的正当年华,都需要从思索人生意义的羞耻感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才能去敢于遵从真实的内心,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不盲从、不怯懦,成为更好的自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