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第一顿饭
每次从外地回来吃上一顿家里的饭菜真是很有滋味的。昨夜从外地回来和我妈一起在新房子住了一夜,早上起来下了雨,我一起来又洗了头发,可竟然忘了新家没有电吹风,等着头发干确实的很漫长的,我妈找出个大干毛巾帮我擦头发,然后催着我一起回老屋给我做中午吃。我还在擦头发,听她催着我,我有点生气了,这不头发还没干,然后小孩子脾气对她甩过去一句:是因湿头发感冒了重要,还是饿肚子重要?
我妈不再勉强也不催促我了,然后她说我说的话有道理当然是感冒重要。我执意要等头发干些出门,她一个人打着伞就先回了老屋。她到家第一时间给我来了电话,要我快些回家,她开始做饭了。我说好。
一个多小时后我回到老屋,一进屋,只见旧式的饭桌上满放着四碟家常小菜。十几年前的小木桌上,花纹镶边的餐具里分别放的黑木耳青椒炒肉片,蒜炒上海青,芹菜香干,清炒豌豆米,另外,还单独有一小碟下饭的咸菜,这几个菜颜色单一,搭配不繁,也不过平常最常见的炒菜。此时这菜也已经全都冷了,我问我妈怎么不先吃都凉了,她说她先前吃了点昨天剩的绿豆稀饭垫着呢,准备要等我一起吃的。说罢我去盛饭,两小碗,我妈和我一起吃。
这碗里依旧是糙米饭,这是我家十几年来不曾更换的米饭品种,除了逢年过节有亲戚朋友来才换上点香米东北大米之类的。这吃糙米的起因还是那时在外地读大学吃饭不规伤了胃,每食硬且糯的精米都不好消化易积食。然后我妈就换了糙米,她说这米好啊,好消化,还便宜呢!这么多年来,我偶尔在外用餐吃到廉价的糙米饭时,总能想起家里这一碗米饭。都吃了快二十年了,父母也早已习惯糙米的口感,怕也是难得再换了吧。
这四碟小菜本也普通,我家的菜,素来清淡,油盐少,调料单一,姜蒜辣椒香料等也少,在外吃工作餐多年,更是吃多了饭馆里的浓油赤酱,每每吃起这清爽的口味也觉珍贵。我和我妈相对而坐并不多言,其后我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除了米饭,桌上所有的菜均已是冰冷了,我妈问我要不热热?我说不用了青菜热了就不好吃了。我先用铁勺子舀满勺碗豆米直接送入嘴中,连舀几满勺,豌豆米是我的最爱,清炒最好,不要佐入肉和蛋等,才能有豌豆的青甜。接着黑木耳青椒肉片里的黑木耳也被我挑出来吃了不少。这季节过了霜上海青入口就是甜的,叶子和梗都是甜的。再扒上几大口米饭就一口小咸菜。芹菜香干里的香干,也是买来的卤香干,买回来斜切成条状先过油炸一下再和芹菜一同炒。无疑,这几个菜都是我平日里爱吃,我妈是依我的喜好而准备。不一会儿功夫,我两一句话没说我就扒完了一碗饭,菜也瞬间光了一半。我妈只是不说话,她小口小口夹碗里的饭,看上去她吃起来不如我吃香。看我这食之有味,食之不知其饱的吃相,她是开心的。
只是有些后悔自己粗心没提前备个电吹风把头发吹干,导致这回家的第一顿她期待的饭就是冷饭,连累她也因等我吃了个冷饭,好在我吃的香也吃的多,这是对做饭的母亲最高的肯定和回馈了吧。
从读大学到工作,出嫁,然后又出外地工作,这些年认真在家吃饭的日子其实并不多。记忆中家里饭菜大都是简单的,没有新奇出挑的菜式和口味,父母他们做饭,固执的坚持着几十年来的老派菜式便认为是最好最温暖的。这也是特有的我家的味道,永远都是家常菜式,连配菜也懒得轻易更换,单一的调味料,逃不出煎炸炒的烹饪方式,配口感一成不变的糙米饭。当然,偶尔我妈也会弄着甜品来着,不过是银耳红枣汤,米酒小汤圆之类,却也常甜腻滋润。我家的饭菜简单,简单到能极致的家常和嗅出市井的气息。
我记忆里累积了很多个回家第一顿饭的画面,画面里有湖北代表性的排骨藕汤,也有我从小就爱的糖醋排骨,但偏偏今天,这一顿没汤没硬菜的冷饭,成了我往后岁月中更深刻的一顿饭,由我洗头发未能吹干这个事件所引发。也于一顿冷饭中体会出,不论我去到多远,经历过什么,是否赚足够的钱,回到家后,我妈只是单纯的要给我做顿饭,同在一张桌子上吃,哪怕言语甚少,不需听我道来外面世界的云云种种,只要我多吃,就是我妈的开心欣慰。我想,今天这顿饭的画面,也一定会在她脑海中留很久吧。
说罢,我要出门买电吹风去了。
-
豆友189557072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1 18:00:20
-
徐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6 17: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