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灵魂——亨利·莱巴斯克

莱巴斯克喜欢卢瓦尔河(Loire)。河两岸野生湿地渺无人烟,河水由北向南奔腾急下,冰冷清澈。初春时节的天气如孩子般的情绪喜怒无常,天空中漂浮着大朵乌云,北风强劲。莱巴斯克的画架就架设在卢瓦尔河边的Ambois城堡对面的河堤之上。在风景写生的同时,他脑海中充满了达芬奇的画面,他当然不止一次地朝圣过Ambois城堡,这个达芬奇最后生活的地方充满了无限神奇,“蒙娜丽莎”曾经就悬挂在卧室南向的墙壁之上。晚年的达芬奇和悬挂在墙上的“蒙娜丽莎”曾经产生了怎样的对话,莱巴斯克已经无从知晓,但从Ambois城堡流传下来的神奇故事中,莱巴斯克获得了人生中最宝贵的灵感与启示。
从河堤的位置可以看到国王弗朗索瓦的城堡以及为达芬奇所修建的墓地建筑。墓地其实是城堡东南角的一个教堂形式的建筑,在这个小型教堂的背后才是Ambois城堡,距离约500米。莱巴斯克在自己的写生画面中刻意将Ambois城堡的主建筑的红色砖瓦描画的非常主观细腻,在铅灰色的乌云下,红色砖瓦显得格外醒目,这种处理与表现带有明显的后印象派风格。
晚年的莱巴斯克更多的是表现女性之美,在卢浮宫他也曾紧盯“蒙娜丽莎”的双眼来寻求答案。亨利·马蒂斯认为女人体是表现人性之美的最佳介质,他的视觉接受的主要是人体的曲线之美,在缤纷的环境中女人体的蜿蜒曲线和周围建筑、家具等的直线形成了完美的对比。马蒂斯常常在肉色平涂之上勾画出女性的优雅之美,但对于莱巴斯克来说,也许仅有曲线还远远不够。青少年时期在Ambois城堡附近的艺术朝圣为他带来了不小影响,他似乎比马蒂斯更需要明暗和立体感,并且在很多的绘画中他需要将模特移到室外,甚至经常在卢瓦尔河谷的河堤上进行写生创作。
1937年的巴黎变得越来越令人烦躁,莱巴斯克终于回到了他向往的故乡曼恩-卢瓦尔。虽然大片的原始森林与野生湿地逐日减少,但和拥挤烦躁的巴黎相比,卢瓦尔河依旧是他孩童时代心目中的圣河,更不消说这里还有Ambois城堡和达芬奇的神圣灵魂。



















































-
豆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27 1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