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坏人叔叔”怎么办?
![]() |
一定告诉孩子,穿泳衣时要遮住的地方,除了妈妈帮你洗澡、医生检查身体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碰!
女童被性侵的案件频频出现,让人心惊。受害的孩子有些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但有些竟是父母日益陪伴左右的青少年。这说明,无论父母是否在侧,危害的可能性都存在。成年女性遇到此类事件,或忍,或怒,或破口大骂招致警局,各有各的招数。但小孩是弱势群体,如果父母没有与孩子一起提前做好“遇到坏人叔叔该怎么办?”的功课,一旦真遇上某个“坏人叔叔”,孩子将不会辨别与处理,甚至遇到后也不敢告诉父母。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提前告之孩子:如何辨别危险、辨别加害者,以避免危险的到来。
另外,除了环境因素不可控之外,加害者的范围也不可控。例如学校的老师,课外辅导老师,校工,亲戚,邻居,同学家长。。。可能性的范围之广让人无处可防。所以提前交流“遇到坏人叔叔该怎么办”这个课题就很有必要。且要反复多次提醒。比如幼儿园小班开始的时候,就要与小朋友探讨这个话题,过一段时间,到大班了,这个话题又要拿出来讨论一下。上小学了,换了新环境,给小孩普及安全课时,要再一次强调之前教过的内容。
这样孩子才不会大意,才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辨别危险。当真正的危险出现时才能马上想出“妈妈那天是怎么教我的”的画面来,才知道如何应对。
一.如何辨别。
如何辨别分两步,第一步是危险环境的识别。
学校环境——告诉小孩,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去老师的办公室(那种几个老师合用一间办公室的除外),
如果有问题需要询问老师,叫上一个好朋友陪你一起。
跟老师讲问题的时候,不要凑得太近,最少拉开半米的距离(在家给孩子演示一下半米大概多远)。
如果有校工找你搭话,礼貌地笑一下,然后跑开。
不要一个人太早到校或太晚离开学校。
社会环境——不要擅自去同学家里。
小孩有时候会想要去同学家里玩耍或者写作业,因为孩子认为同学是相熟的、安全的。但是,小孩只是跟同学相熟而已,同学家里有什么人?是不是有酗酒的父亲?无所事事小混混的哥哥?或有表哥之类的亲戚?小孩是不知道。并且,家相对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更容易让侵犯者下手。所以,可以跟孩子沟通,可以与同学约在外面玩,尽量不要去同学家里。即使是那种相处了十几年,双方家长都认识的同学。
有时候我就想,“双方家长认识了很多年的同学也尽量少去对方家里”这一条是不是太严格了。但是,当我脑海里想象一下我女儿跟同学的父亲单处一室的画面时,我就认为应该这样严格。
因为很多时候的“犯错”,只是加害者一时的念想。我不给这“一时”任何机会。
其实所有的危险环境辨别,就是不给加害者制造机会。
第二步是加害者的辨别。
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与她强调自我保护第一重要。女儿三岁左右就跟她说,除了爸爸妈妈帮她洗澡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看她的屁股,捏她的脸、前胸。(医生检查身体除外)等到再大一点,五岁左右,爸爸不再帮忙洗澡之类的事情之后,这个能碰她的人就只能是妈妈。
二.如果危险环境没有辨别出来,遇到了坏人叔叔,怎么办?
第一:大声拒绝,用力反抗、推开、然后跑掉,记住一定要跑开;
第二,马上回家告诉家长。如果是在学校发生的,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说要回家。
一定告诉孩子,穿泳衣时要遮住的地方,除了妈妈帮你洗澡、医生检查身体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碰!如果有人碰了那些地方,无论这个人是谁,平常跟你多亲近,一定大喊大叫,跑开,告诉家长。
--文章节选自儿童性教育读物《如何面对你的情窦初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