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轻,再“丧”一会儿吧
——以《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啊,荒野》《火花》三部作品为例
文 丨相米(嘉兴)
编 丨幸韵(北京)
写在前面
在当下日本电影中出现了这么一批丧气的年轻人,他们迷茫压抑,在孤独的城市一角遭受失败,但他们在一丧到底的过程中却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最终指向的是即使面对失败也要继续向前走的希望。在此用三部作品作为分析,他们镜头下的不同人物其实都带有一定的相似性,《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讲述丧失左眼视力的短工慎二,在的东京遇到有着相似命运的护士美香而发生的一场爱情故事。《啊,荒野》为电视电影由寺山修司的原著改编,讲述了两个处在低谷的年轻人通过拳击改变生活和命运,《火花》是一路奋斗追逐漫才梦想的故事,虽然是电视剧但是却运用了许多电影语言,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十小时的电影。
联系时代细致的影像风格

以往的电影中比较典型的如中岛哲也的《告白》《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极具风格化的影像,在混乱,华丽,mv式的视听上衬托出人物混乱压抑的内心状况和对人生的无奈与绝望的表现,视觉冲击带动情绪表达的强烈感。但是到了《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以下简称《夜蓝》)《啊,荒野》《火花》这些电影开始把影像转变为给为真实的拍摄手法,人物贴实时代感,镜头的指向性也更为准确,在尽可能的用一种细致的表现方式突出人物内心情感与性格刻画,同时把当下也就是城市的属性做一个结合,这使得他们常常看似是因果关系造成的(人情的冷漠,世俗的规则,与对命运的不可抗拒力),但是他们实际上都有一条内在的递进线,正是这条递进线很好的使得人物表现的拥有超越之前的丧气,颓废而充满一种希望的力量,也使得人物可以有足够的积淀去表达对生活生命的理解。
个人认为在这三部作品中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刻画方面最为成功的是《火花》,一方面他作为电视剧拥有足够长的时间,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大胆但不失真的镜头表现力,比如其中有一段大概四分半钟的特写镜头,其实在之前如此长的一段情感铺垫下这里运用煽情的音乐和人物情感涌现很容易带动观者情感,但是这里除了内心的独白外就只运用了逐渐虚化至无的画外音,情感是慢慢涌现的,镜头是纯粹的特写和固定的机位,这里的巧妙就在于不仅要在此去表现被生活中不刻意的细节所煽动的情感,还有那种对生活稍显麻木的状态,使得人物仿佛真的在生活而非为了宣泄而表现。对于这种对某一细节长时间的关注的镜头在电影中颇多。

而常常置于街道和小格局的室内镜头更是联系着城市的属性,那种个体的孤独感和城市的冷漠相照应,并且运用客体的角度,《火花》中的一段,主人公进入小巷街道时开始一个手持长镜跟在人物背后,流浪歌手的声音逐渐清晰,直到人物驻足在流浪歌手时,机位的选择就像是一同路过的路人,长镜的选择增加了这种不带情绪的真实感。这类影片必然会有些人物与城市之间的衔接,比如《夜蓝》 中点燃的烟头与城市霓虹的衔接,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在主题内容上的契合外还在情感的表达上延展出一个阔面,例如火花的结尾镜头逐渐从人物远离到整个城市的夜景很好的为影片的情绪收尾。
挫败感的具象化

影片中对时代和人物的丧气如何去营造,在此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挫败感的具象化比如《夜蓝》和《啊,荒野》中都刻意拉近死亡的距离,死亡是最为直接的把挫败感具象化的方法,《夜蓝》中两次发生在身边密切的死亡加深了生活的绝望感,也是使得人物状态的改变,(主人公从话痨到失语的状态)当然这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还有地震,路人高呼的日本完蛋等等这些使得这种丧气的状态甚至并不只存在于人物个体身上了。还有环境上的迷乱,在工人的合租屋里狭小的室内空间,杂乱的音乐和环境音加上暗红和绿色纷乱的色调,与隔壁严谨单色的空间布置的对比更显得躁动不安。

《啊,荒野》中甚至安排了一个防自杀小队,把一大批迷惘压抑的人聚集,直面死亡的思考和理解,不过遗憾的是这一类人的群像在除了在情绪上的统一以外,缺乏扩展,这条线内最为动容和振奋的一句话也许就是老兵所说“生命是不分轻重的”。
另外一点《啊,荒野》把当下人物行动的原因用闪回的方式去表现,那些闪回的片段都用灰黑的阴暗色调和光线处理,这与返回叙述的影像形成一种差异,使得回忆在表现压抑的同时还蒙上了一层隔离的真实感,在更加生活化和真实感的人物生活状态时又很克制的使用背景音乐,让这种情绪在很长的一段日常状态下并没有完全宣泄,而是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诚然,我们把丧的根源再细分一下倒是可以扩展到更多方面。除了城市生活的压力和人情淡漠与冷漠外,还有如《夜蓝》中女主角受到上一段情感的抛弃而怀疑爱情,去做吧台招待女也是这种绝望和孤僻的侧影。《火花》中更多的是性格的懦弱和某种不愿妥协的品质所遭遇的难以抗争的命运,因为一句话而写下的十年日记就是这种品质最为简单纯粹的具像表现。
而在《啊,荒野》中还有一股无可安放的荷尔蒙以暴力和性的方式去发泄,在同一题材《错乱的一代》就更为纯粹的表现了这一点。
悲观主义的希望
当人物处于弱小无助的时候想要通过自身做出改变往往会先从更为直接方式提升身体上的力量。《夜蓝》中女主学习空手道,《啊,荒野》中的拳击,恰巧的是14年安藤樱在《百元之恋》中饰演的同样丧气的角色也是拳击。当然拳击是一种方式或者媒介,电影的内在递进线才是人物改变或者发掘内在品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夜蓝》以爱情使人物推向希望的方向,其中最为明显的意象就是街头卖唱的歌女多次不经意的出现在了人物人生的几个节点中,这个被视为卖不出唱片的歌手,和香美不相信的爱情一样好像是注定失败,但最后女歌手的成功成为了一个重获希望和人物生活状态改变的一种象征。当然电影中返乡的片段还是有预示美好的向往,画面的柔和明亮,回忆中的母亲,坐在单车后座青葱的妹妹。在影片后半段一个远景的慢镜头中,慎二和香美与骑着小单车的孩子相遇,香美放下包时人物的高光,更像是与一种与新生活的交汇。

《啊,荒野》抛弃了寺山修司那种在视听上的癫狂表现,从故事抓住绝望和勇气的核心,因此它更有一种抗争性的东西,克服童年的阴影,过去生活的恩怨,在打拳击这种强烈的运动下,在与生活对抗的过程中找到一种生活希望。
《火花》是最为不同的,因为它不是改变,而是不变,十年始终如一的善良和对生活不甘堕落的希望,影片的故事看上去四平八稳,无非是人生的起起落落,但是影片真正所刻画的是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品质,而且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情绪才是本片打动人的地方,这也是与《啊,荒野》极为不同的地方,《火花》会更加细致的表达情绪,重复出现的音乐《I see reflections in your eyes》和《空に星が綺麗》变得更加像是一种情绪的符号化,时常在一些美丽寂寥的城市夜景和一些故事的转折点时达到情绪的高潮点。

当然,所以影片的通向都是一丧到底衍生出的希望,这些丧气更多的是贴合当下人的一种生命体验,的的确确的表现这么一批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丧气的流行甚至成为这个时代的丧气感,但是在某个阶段总会被某种方式所治愈,也像是在说即使我们是悲观主义者,但也还是要有希望的,那些看似边缘的生命也是我们生活的构成体,正如我们金马上的一句话,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局外人”。
© 本文版权归 深焦DeepFoc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深焦DeepFocu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电影手册》年度第一,是部情色片 (34人喜欢)
- 《花样年华》2025版值不值得看? (77人喜欢)
- 30岁入围戛纳的4个新导演,想要对资本霸权说不! (29人喜欢)
- 癌症晚期是否要选择自杀?阿莫多瓦这次聊的很深入 (34人喜欢)
- 是他,重新定义了三角恋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