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讲究,美国的外交理念很“总统”
作者:Pansesus
自建国之日起,美国的外交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
第一种是所谓的威尔逊式,以一战时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得名,这种形式是大家最熟悉的。威尔逊是国联的推动者之一,他强调国际体系应该组织化,由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领导。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3任总统,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
第二种理念,是杰斐逊主义。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国父,也是最顽固的反英人士。他是弗吉尼亚大地主,强调自给自足、小政府,是美国孤立主义的肇始者。

10元美钞上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宪法起草人之一,第一任财政部长,政治理念影响深远
第三种是汉密尔顿式——以另一位国父汉密尔顿命名,强调美国的外交,应该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领导下,拓展美国海外的经济利益。由于杰弗逊式外交本质是消极的孤立主义,美国十九世纪的很长时间内,外交界的理论其实都来自汉密尔顿派。
美国人老认为中国崛起是搭了美国霸业的顺风车,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是搭了英国霸业的顺风车才崛起的——这种外交理念的实质,是汉密尔顿派。

扇面:广东十三行时期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行
十九世纪的美国人知道军事上干不过英国,就决心放弃对抗,转而跟随英国转战世界各地——有英国军舰的地方,就有英国商人,有英国商人的地方,必定有美国商人。林则徐查抄广东十三行时,美国商人和英国商人的囤毒量是不分伯仲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没多久,美国政府又忙不迭地跑来逼迫清朝签订《望厦条约》。
再者,就是海外利益方面,美国人虽然很少直接出兵,但是英国炮舰的后面,总有美国政府和美国商人的身影。英国人用武力换来的特权,美国也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沾光。所以现在美国指责中国搭顺风车,实质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十九世纪时的影子。这种顺风车的做法,在美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希望在海外投入太多精力,汉密尔顿派又想继续开拓海外经济利益。所以直到二战后,美国接收了英国的海外基地,这种顺风车模式才正式终结。
上期回顾:《美国很纠结:中国崛起 世界科技精英多了一个新归宿》
下期预告:《关心国际形势,为啥要从看清美国外交开始?》
(责任编辑:夏冬)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