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仿佛只有回望,才是生命的价值——2017读书报告
2017失业的大半年,闲来无事就翻书。一共阅读书籍40多种,较之去年稍有提升。列个2017读过的个人很喜欢的十本书书单,排名不分先后。
最爱金宇澄老先生的《回望》,讲述50年代老先生父母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对饱受苦难的年轻恋人,家与国的成全和被抛弃。回望苦难,即是铭记。仿佛只有回望,才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的生命价值。
之后是坂口安吾充满日式怪诞荒唐美学的《在盛开的樱花林下》,作为和太宰治齐名的作家,坂口安吾却没有太宰治那么“丧”,反倒是像芥川龙之介一样辛辣的嘲讽欲壑难填的众生相。
黑泽明成长回忆录《蛤蟆的油》,一个暴脾气的耿直老头,同时又是不忘师恩、不忘同道之情的真性情大导演。最值得称道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拍电影,是真的在拍电影,比如黑泽明讲过《罗生门》里的打斗场景,那时候没有特效也没有替身,全部是演员亲身上阵真打,摄像师也跟着转来转去。然而现在的电影,唉。
纽约客街头随机采访,无关年龄和种族,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故事,有喜悦有痛苦也有无奈和怒其不争。阅读的过程时而大笑时而感动到流泪,确实是一本好书。
记录身患绝症、年逾古稀的日本老太太在最后弥留的日子。絮絮叨叨、看韩剧迷韩星、脾气暴躁爱怼陌生人…… 无用的日子,是老太太的人生哲学,是她对生命的思考,是与自己的妥协和不妥协,是还好有一帮能忍受自己的好友。也是“我的生命却更加绚丽灿烂”。
香港女作家陈宁的随笔。我在孔夫子旧书网收的繁体字版,扉页有作者签名,受赠人沈灏。据我多方考证, 沈颢,即是南方报社的前辈、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沈颢。2015年,沈先生因涉经济案件锒铛入狱,此书辗转入我手时,唏嘘不已……
因同名电视剧热播,于是找来原著。故事背景是80年代经济腾飞的香港,师太一贯眼毒舌毒, 早期的作品真是字字金句,对于人情世故,也是拿捏的恰到好处游刃有余。整本书到女主遇到第二春之前都很有意思,甚至很女性主义。只不过后半部分再强调女人必须结婚,就有点落入俗套了。
老马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写就的一本小说,没有推理没有悬疑。造成一个无辜年轻人的惨死,有各种各样的巧合,而这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凶手。
刘以鬯文笔真是了得,辞藻华丽却毫不矫揉造作。风格上,和太宰治的调调很像,也是丧到尘埃里。但我个人是不太认同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
本年度最后一本书,一度不忍卒读。我惊讶于世上竟有衣冠禽兽如此肆无忌惮恬不知耻!13岁的少女,还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被油腻中年男人毁掉,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她决定爱上他。我以为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悲剧,然而单纯少女的反面,是中年老男人无耻恶心的嘴脸与罪恶。这个故事太沉重,故事背后作者的自杀更沉重。生而为女人,为何要承受他人欲望强加给我们的痛苦?生而为人,为何要用毁掉一个人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最后要加一个年度惊喜之书。
爱德华时代的英国女士,每天行走于英伦乡间,用她的画笔和优美的文字记录下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雪莱、济慈们吟哦英伦大地特有景象的诗歌穿插其间,真是一本可爱的乡野自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