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系”
12月份有个“佛系”词,一夜之间突然流行起来,原本以为就是一个流行词,没有什么,今天早上坐地铁的时候微博上又看到,突然发现这个词不简单,它不是随口说出来的,而是更大的社会现状的反应。
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最近流行的一种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他们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但内心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

2017年12月,因网络传播,“佛系”在又刷屏了。引申出来的词语有“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生活”、“佛系追星”,也有人反对佛系,而提出“道系”、“儒系”等词。
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这里的佛系跟宗教无关,它更多的是网络传播时代衍生出来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表现出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的年轻人的一种无力感。
好像是现代人的一种阿Q 式的自我催眠,因为买不起车所以告诉自己有没有车都行,反正道路这么堵,开车还不如地铁。因为房价太高,那就索性不买房子,反正那么高的房供也供不起,不如就这么租房子。因为觉得差距大到怎么努力争取都争取不到,所以不如索性及时享乐,不再努力不再争取。
因为怎么样都好不了所以怎么样都行,沉浸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世界里所以和不和人交往都行,反正所有的一切我都能从网络上获得,似乎没有了走出去的理由!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摘录过来,
“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太有意思了:谈恋爱麻烦,上超市多余,一部手机定所有,难道手机不好玩么。年轻人失去对于物质兴趣,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对于许多日本的年轻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话题(摘录网文,类似于我们风行的佛系生活)
-----1、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日本18至34岁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这一数字足以让许多男人们感到惊讶与欢欣。而还有一个数据,同样会让人感到吃惊,在18至34岁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也高达36%。
-----2、调查报告还显示,18岁至34岁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没有男朋友。而在35岁至39岁的年龄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从未有过性经验。34岁以下的女性的处女率达到40%,这一个比例就很能说明,日本女性并不是像AV片中渲染的那样开放与随便。但这一数据也说明,日本社会确实已经进入了“无欲望社会”,或者说是“低欲望社会”。
-----3、日本NHK电视台对四十多岁的已婚妇女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夫妻生活的就占了63%。问到原因,有20%以上的妇女回答说:厌倦和老公过性生活。另外近60%的理由是:提不起兴趣,老公也太累。最大的问题是,30几岁的夫妻中,一年中只有数次,或者根本没有的比例也高达41.6%。
-----4、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在2015年公布的 “终生未婚率”的调查数据显示,50岁之前从未结过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约为23.4%,女性比例约为14.1%,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终生未婚。
-----5、日本的这一种无欲望社会,不只是反应在性问题上,也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譬如日本人没有炒房的欲望、没有炒股的欲望、没有结婚的欲望、没有购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谈恋爱觉得麻烦,上超市觉得多余,一部手机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
-----6、日本厚生劳动省22日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估算值显示,今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数将仅为94.1万人,创下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连续两年跌破100万大关。今年死亡人数估算值为134.4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这意味着日本今年人口将自然减少40.3万人,这也是该指标首次超过40万。
-----7、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在这本书中,他感叹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发就行。
-----8、当个性追求渐渐高于共性,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对于物质攀比的兴趣,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对于许多日本的年轻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话题。东京这么一大国际大都市,85%的年轻人结婚时租房子结婚,只有5%的年轻人买汽车,这种地域物质的低欲望,使得银座街头的奢侈品变得毫无价值。
-----9、房子如瘟疫般蔓延“鬼城”越来越多。日本总务部2014年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全国住宅总量达6063万户,其中闲置空房820万户,也就是说,每七户住宅中就有一户空置。野村综合研究所表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空房比率将在未来10年提高到20%。”
——@投资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