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现在的样子
十八岁的我往前看,一团迷雾,前方是憧憬,也是迷茫,我想象不出四十二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四十二岁的我往后看,往事历历如在眼前,清晰明朗,我的十八岁就站在那里,遥远,亲切。人生关键的那几个拐角,在行走的当时,并没有重大的仪式感,也并不是全部符合自己的心愿,那只是平常生活里的几个决定,或主动,或被动,有努力,有运气,也有放弃,甚至无奈。只是,回过头去看,才惊讶的发现,如果拐弯的时候到了另外一条路上,我的人生将会是另外的样子,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丈夫,不同的子女,不同的朋友,不同的际遇。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长大时的样子吧,只是,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现在的样子。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慢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象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二十岁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即便是失意,因为豪气,也是繁华落尽后的落寞,而不是一事无成的庸俗。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熬好的粥烫嘴,不过,不要紧,生活有的是时间和力量让你懂得怕,懂得冷却。
初生的心,嫩,软,透明,骄傲。在父母的佑护下,蓬勃的成长,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快意恩仇。在独立进入社会的那一刻始,爱与恨,情与怨,得到与失去,高尚与卑鄙,伟大与渺小,自信与自卑,忠诚与背叛,美好与丑陋,交缠纠结,如一朵朵花,如一支支剑,抚慰,伤害,伤口撕开,愈合,结痂,再撕开,再愈合,再结痂,终于,心披上了厚厚的铠甲,是自卫,也是反击。如果不把自己装备的刀枪不入,我拿什么应付蝇营狗苟?于是,我终于变得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别人都说我懂事,真的,我懂事了,心也变得老了硬了浑浊了谦卑了。
感谢谦卑,谦卑让我塌下身体,真实的融入进生活里面去。生活像大海,骄傲的孩子站在海边指手画脚,而他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大海。只有在大海里游泳沉浮的人,才真正懂得海。游舒畅了,晓得了大海的美好;呛着了,学会了对大海的敬畏。大海,波澜壮阔,因其不拒细流;丰饶深邃,因其包罗万象,同时藏污纳垢。接纳污垢的存在,是少年走向成熟的第一个心理转变。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正是在各种风波里,我们看到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智慧。只有懂得了人性的阴暗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人的局限性。如果是人类共有的某种丑恶,我们原谅了别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原谅自己总是更容易些。
炼钢铁必须经过一个淬火的过程。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急冷下来,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生命就是要这样折腾,加热,冷却,再加热,再冷却,没有一种成长是不痛的,痛就是淬火。百炼钢成绕指柔,对这个世界能够温柔以待的,往往是那些被生活伤害过但依旧热爱生活的人。懵懂的小白兔除外。就像《芳华》中说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因为不想让别人遭受自己曾经遭受的伤害,所以,选择不去伤害别人,这样的善良,是人间的瑰宝。
对于自己现在的样子,喜欢,很好;不喜欢,如果能改变就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只能接受。怨天尤人,牢骚满腹,除了给自己添堵之外,还能让周围的人对你退避三舍。世界那么大,有几个人是能真正随心所欲的呢?对于工作,做着做着也就喜欢了;对于配偶,处着处着也就依恋了。一见钟情的工作和爱人,都是稀罕物,可遇,不可求,遇到也未必能长久。生活要用心。用心,就能把碎片化的琐事联结成有意义的故事,否则,生命仅仅只是时间的累积。无趣的生命实在是一种浪费。
年终总结时,同事刘医生说了一句话,“好坏由别人评说,得失由自己感悟。”这句话说的真好。了了十四个字,体现了她通达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生活是自己的,嘴巴是别人的。若是为了别人的“嘴巴”而活,不仅会丢失了自我,也会无所适从,因为人心最是捉摸不定,“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只有工作、修养等方面的得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察感悟的。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却仿佛还没有好好的年轻过。青春像一碗美味的鸡丝面,吃的时候狼吞虎咽,还没来得及细细品位,面已经进肚了。事后,任凭你再细细的咂摸,也已经不是面的味道,而是回忆的味道了。感慨,如果让我重新吃这碗鸡丝面,我肯定要细嚼慢咽,人生重在过程,不是吗?可惜,门前流水尚能西,而,时光,却不可能倒流。其实,即便时光能倒流,吃鸡丝面还是会狼吞虎咽,因为,手里捧着那碗鸡丝面的人意识不到鸡丝面吃完就没有了。
活在当下,努力,向上,接受平凡,拒绝庸俗,平安是福,贵在滋味。看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的谈吐气质和胸怀,而非权位和金钱。新的一年,愿岁月这把小刀,把我们切磋琢磨的更圆润更通透,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慢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象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二十岁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即便是失意,因为豪气,也是繁华落尽后的落寞,而不是一事无成的庸俗。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熬好的粥烫嘴,不过,不要紧,生活有的是时间和力量让你懂得怕,懂得冷却。
初生的心,嫩,软,透明,骄傲。在父母的佑护下,蓬勃的成长,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快意恩仇。在独立进入社会的那一刻始,爱与恨,情与怨,得到与失去,高尚与卑鄙,伟大与渺小,自信与自卑,忠诚与背叛,美好与丑陋,交缠纠结,如一朵朵花,如一支支剑,抚慰,伤害,伤口撕开,愈合,结痂,再撕开,再愈合,再结痂,终于,心披上了厚厚的铠甲,是自卫,也是反击。如果不把自己装备的刀枪不入,我拿什么应付蝇营狗苟?于是,我终于变得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别人都说我懂事,真的,我懂事了,心也变得老了硬了浑浊了谦卑了。
感谢谦卑,谦卑让我塌下身体,真实的融入进生活里面去。生活像大海,骄傲的孩子站在海边指手画脚,而他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大海。只有在大海里游泳沉浮的人,才真正懂得海。游舒畅了,晓得了大海的美好;呛着了,学会了对大海的敬畏。大海,波澜壮阔,因其不拒细流;丰饶深邃,因其包罗万象,同时藏污纳垢。接纳污垢的存在,是少年走向成熟的第一个心理转变。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正是在各种风波里,我们看到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智慧。只有懂得了人性的阴暗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人的局限性。如果是人类共有的某种丑恶,我们原谅了别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原谅自己总是更容易些。
炼钢铁必须经过一个淬火的过程。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急冷下来,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生命就是要这样折腾,加热,冷却,再加热,再冷却,没有一种成长是不痛的,痛就是淬火。百炼钢成绕指柔,对这个世界能够温柔以待的,往往是那些被生活伤害过但依旧热爱生活的人。懵懂的小白兔除外。就像《芳华》中说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因为不想让别人遭受自己曾经遭受的伤害,所以,选择不去伤害别人,这样的善良,是人间的瑰宝。
对于自己现在的样子,喜欢,很好;不喜欢,如果能改变就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只能接受。怨天尤人,牢骚满腹,除了给自己添堵之外,还能让周围的人对你退避三舍。世界那么大,有几个人是能真正随心所欲的呢?对于工作,做着做着也就喜欢了;对于配偶,处着处着也就依恋了。一见钟情的工作和爱人,都是稀罕物,可遇,不可求,遇到也未必能长久。生活要用心。用心,就能把碎片化的琐事联结成有意义的故事,否则,生命仅仅只是时间的累积。无趣的生命实在是一种浪费。
年终总结时,同事刘医生说了一句话,“好坏由别人评说,得失由自己感悟。”这句话说的真好。了了十四个字,体现了她通达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生活是自己的,嘴巴是别人的。若是为了别人的“嘴巴”而活,不仅会丢失了自我,也会无所适从,因为人心最是捉摸不定,“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只有工作、修养等方面的得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察感悟的。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不知不觉人到中年,却仿佛还没有好好的年轻过。青春像一碗美味的鸡丝面,吃的时候狼吞虎咽,还没来得及细细品位,面已经进肚了。事后,任凭你再细细的咂摸,也已经不是面的味道,而是回忆的味道了。感慨,如果让我重新吃这碗鸡丝面,我肯定要细嚼慢咽,人生重在过程,不是吗?可惜,门前流水尚能西,而,时光,却不可能倒流。其实,即便时光能倒流,吃鸡丝面还是会狼吞虎咽,因为,手里捧着那碗鸡丝面的人意识不到鸡丝面吃完就没有了。
活在当下,努力,向上,接受平凡,拒绝庸俗,平安是福,贵在滋味。看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他的谈吐气质和胸怀,而非权位和金钱。新的一年,愿岁月这把小刀,把我们切磋琢磨的更圆润更通透,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