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美国政府科研经费 居然直接向企业拨款
作者:Pansesus

为了重振经济,美国政府决心大力扶植高新产业,希冀技术创新能够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国制造业霸权。
美国国会和白宫一道创立了数个旨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企划,包括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SBIR)、小企业技术转化(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 STTR),以及专门针对日本电子业而去的先进技术项目(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 ATP)和半导体制造技术项目(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EMATECH)。
与之前联邦政府的科研政策不同,这些新项目直接向企业拨款,或是提供企业税负减免,因此在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国政界、学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同欧洲和日本的同僚不同,美国官僚们在直接给企业拨款支持研发工作这一问题上一直畏手畏脚,生怕触怒了因为此类政策而利益受损的大企业。这些项目本身的成果也颇受争议,八十年代,日本的电子产业丝毫没有受到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继续在美国市场上攻城拔寨,以至于美国媒体不住大呼狼来了。
1989年,日本人收购了纽约地标之一,洛克菲勒中心,东京的土地市值超过了美国全国土地价值的总和。看起来,日本似乎将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王者了,然而日本的好运其实已经到头了。

1985年,日本在美国的政治压力下签署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升值,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同时社会资本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激励下大批涌入房地产市场,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泡沫。而日本的电子产业完全错估了未来高新技术演化的走向,将大笔资金投入人工智能的研究,最终被靠互联网重新武装起来的美国企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日本自身市场规模有限,在90年代初地产泡沫爆掉之后又无法开拓新的市场商机,外部又有美国和东亚诸多竞争对手的紧逼,陷入了至今未能摆脱的经济停滞。
在日本经济自爆掉的同时,美国军事上最大的对手苏联也轰然瓦解。苏联自建国伊始就有很复杂的民族矛盾,经济上过于偏重军工业忽视民生产业,苏共内部亦腐败不堪、丧失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志,这个曾经雄霸欧亚大陆一端的帝国在1991年突然解散,继承了苏联主要军事遗产的俄罗斯联邦随即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耳提面令下开始全面私有化,即所谓的“休克疗法”,结果经济全面崩盘,由“休克”变成了“心肌梗死”。国家陷入混乱,无力同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争锋。

看起来,在漫长的经济军事竞赛中,美国笑到了最后,对手死的死、残的残。美国学界的自满情绪达到了最高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日裔学者福山甚至撰文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但是人类的未来真的像他和部分美国人想的那样,是美国的万世霸权吗?

上期回顾:《60年代,美国科技从阿波罗登月 到走近百姓的生活》
下期预告:《90年代,美国经济成功大翻身的奇迹 竟然是因为它》
(责任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