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点鬓微霜,岁晏苍茫。

冬至 十二月二十二日 阴 南风 微风 气温 3~-5度 霾∞
日出时间是07:10分,日落时间为16:18分。今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刻的盛京,日转舒长,斗柄指北。雾凇美景,庭院深静。因薄雾淡烟囿于陋室,可喧友迎年,煮酒相欢;也可一人独闲,练字养性,读书修心。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小春才过冬又至,说着应是远行人。
季节:仲冬
冬至三候:数九消寒 雾凇美景 寒窗生花

身如草木顺阴阳,云淡天青寒日光。从冬至日开始数九,除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九九歌”,还可绘制更有意趣的九九消寒图:“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更风雅些亦学古人在冬至日画上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玻璃照灼日光腾,白纸窗虚结绮棱。喜可妆来花样巧,晓寒中结一层冰。”东北隆冬之际,窗牖玻璃多结冰花,幻作雪花纹,蕨叶纹,山水人物等图案,甚是好看。

雾凇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旧时盛京人称其为树挂。“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 冬晓时分,寒江雪柳,琼花玉树,松萝万朵的雾凇郅景是大自然在长冬里送给人们的奇妙礼物。
岁时札记:
冬至换长天,踩着厚雪去河边散步,日光熹微,列风吹过,雪落白头。林间雪野疏朗,踏得人多,现出一条曲曲弯弯的白色小路;不远密植松杨林,人迹杳杳,深海波涌,寒光鳞鳞。雪色映衬,有人在卖力气地堆雪人,有人咯咯笑着,在雪地里打滚儿,洗着身上穿着貂皮大袍。沿着河岸的木栈道走,轻雾弥漫,空气冰冷。不远处河面上彩旗猎猎,滑冰的人,男女老少,着各色冬装,悠然滑行,时远时近,兜兜转转。
数九第三天,就是平安夜。一早和新出小区西门,天阴着,西北风紧,运河边上转一圈,冻手冻脚地折了柳条、松枝,采了柏果、忍冬果、辽东水腊的小果实回来。坐在阳台上,先把所有的自然收集物用湿布小心擦拭晾干,待柳条在室温下变柔软后,将数枝柳条修剪至大约相同长度,绾成圆环形,头梢交错,细铅丝困缚固定,用红色宽丝带扎紧,打个蝴蝶结,换红色细丝带缠绕整个圆环装饰。之后依着自己的设计,把初冬时拣来放在茶桌旁的两个小松塔用细铅丝固定在花环中央,暗绿的松枝、柏枝铺陈做底子,霜绿色柏果,大红色金银木果与辽东水腊的黑紫色小果实点染其间,最后,再“漫不经心”(其实是小心翼翼)地刷上几笔“琼花雪米”(其实是白色丙稀),一只造型简单随意却自然力满满的圣诞花环大功告成!哼着“Jingle Bells,Jingle Bells”喜滋滋地挂在门外,居然跟初年春节贴在门口大红洒金的春联很是珠联璧合。
入夜,北风细雪,凛冽的寒风化作一支支画笔,蘸着清新的霜墨,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迟迟醒来的冬日清晨里,就可以看见美丽的冰窗花,像是给明亮的玻璃上,罩上一层银白色的窗纱。难怪古人说冬日可爱,盼着下雪,盼着看树挂,绣窗花, 盼着温酒煮茶围炉夜话,说着远行人,回望春秋夏。
会想起早春开在路边的一朵紫花地丁,初夏一只不经意飞过的黄蝶,深秋一首浅吟低唱的老歌,立冬一碗撒了香菜的热汤面;会想起回到故乡某个欢聚时刻,想起坐在一起吃饭的人,想起那年夏天在葫芦架烧烤聊天喝酒的朋友如今早断了联系,可大家一定都会记得为我们刮葫芦条、贴饼子的小姨,记得她坐在场院里跟瓷胎修坯一样劳作,刮下的葫芦条几米长,晾在洗衣绳上的四下清香。
会想起很久以前的冬天,大人们坐在火炉边喝茶水打麻将唠家常,我们几个小孩,穿上棉猴儿裹上围脖,戴上毛线帽、棉手闷子在场院里疯跑,堆雪人打雪仗逮家雀,玩到脚上的“北京棉”湿透才极不情愿地回屋,脱衣甩帽蹬鞋翻身上炕。炕头上正消着的一盆冻梨,敲碎包围的冰壳,不怕凉的小孩拎着冻梨直接咬着吃,我更喜欢在冻梨上咬上个小口儿,慢慢地吸吮里边的梨汁,沙软甜凉。
也许,生活的意义就在这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照亮,也许,只有回忆才可能让我们重又欢聚,让我们留住这一年屈指可数的几天时光;人世的美与伤,都不可逆转,相遇别离尽是天意,且管它点鬓霜微,岁晏苍茫。
尝新:

黑枣:学名君迁子,又名软枣、丁香柿、牛奶杮、野柿子。“黑枣”不是枣,其为杮树科落叶乔木,树高十米左右,树皮灰黑以,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深绿色,淡红色花,花冠壳形,四瓣,雌雄异株,花期5-6月,果期10-11月,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初时淡黄色,霜打后渐渐变为蓝黑色,覆白霜。《本草纲目》卷三十果部写道:“君迁,其木类柿而叶长,但结实小而长,状如牛奶,干熟则黑紫色,一种小圆如指头大者,名丁香柿,味尤美。鲜果去涩后可直接食用,但多数用来酿酒、制醋,干熟成“杮饼”或穿串,粘冰糖葫芦吃,沙软甜面。

冻梨:又叫冻秋梨,一般由白梨,秋白梨,花盖梨,苹果梨冰冻而成。硬邦邦的冻梨需要存放于寒冷的室外,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是以前东北主要冬季水果之一。东北地区吃冻梨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即有契丹人关于冻梨解冻的记载: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消好的冻梨黑褐色的皮,白白的肉,甜软多汁,冰凉爽口,以前坐在热炕上吃冻梨,一凉一热,冷热分明,也是东北人冬天里一种特有的食趣。

葫芦条:又叫干葫芦条、葫芦片,由嫩匏瓜切片或用特制工具花成条后晒干而成。匏瓜,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即果实大、如梨形的葫芦;茎蔓生,叶心脏形,互生,夏秋傍晚开白花,夏末初秋果实鲜嫩时呈淡青色,覆细绒毛,果肉白色;去皮后清炒、熬汤、包馅皆清嫩鲜口,更多时候东北人喜欢将其切成片儿或刨成长丝状,晒成葫芦干存放至冬季,吃时用水泡发,炖鸡腿、炖河鱼、炖五花肉,软韧干香外亦有鲜葫芦的清味。另外,老熟的匏瓜果实对半剖开后可以做水瓢等容器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瓢葫芦”。

五花肉炖葫芦条
l 材料:干葫芦条、猪五花肉,葱、姜、蒜、盐、糖、豆油、料酒、海鲜酱油、大料、花椒面。
l 做法:
1. 干葫芦条清水泡发、洗净,攒干水份,切段,五花肉切细块;
2. 锅入油底,加白糖小火慢慢炒至融化,入五花肉翻炒上色;
3. 加花椒面、海鲜酱油继续翻炒上色,点葱、姜丝、烹料酒;
4. 加入葫芦条,转大火炒翻,添适量水,入大料瓣一枚;
5. 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二十分钟,肉熟汤稠后,大火收汁放蒜末,翻炒均匀出锅
小贴士:
J 不喜蒜末可不放,换葱花、香菜末亦可。

岁食-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到冬至,开始数九,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才真正来临,东北人有冬至数九第一天吃饺子的习俗。东北饺子个大皮薄馅面皮韧滑筋道,馅料鲜香浓郁,本地的“老边饺子”“大清花饺子“在全国都很受欢迎。当然这个节时令,自个在家里现吃现包最好,手擀饺子皮,酸菜猪肉,萝卜羊肉,蒸煮随意,油润鲜香,再烫上一壶老酒,那真是”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康素爱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树|谷雨-北方-沈阳山梨-11 (24人喜欢)
- 古树|惊蛰-沈阳-矮紫杉-05 (8人喜欢)
- 古树|雨水-北方-沈阳旱柳-04 (8人喜欢)
- 踏雪访古树 河堤遇田鹀。 (8人喜欢)
- 古树|立春-北方-沈阳旱柳-03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