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地图
查看话题 >北镰仓 | 东庆寺,武士政权下的花
一
东庆寺(とうけいじ)在北镰仓车站附近小山的半山腰上,与圆觉寺仅隔着一条铁轨,是临济宗圆觉寺派寺院,山号“松冈山”(しょうこうざん),本尊“释迦如来”。
穿过山门,一眼见东庆寺的红叶比其他几个寺院红的更浓烈,红透了叶尖,亦可看见红色的丝丝叶脉,可谓“寺多红叶烧人眼”。本堂门口有块碑,是明治时代的歌人四贺光子的歌碑,上刻歌颂觉山尼的和歌。本堂正面有佛像端坐,其背后是花菖蒲,要6月才开。






二
东庆寺原是北条时宗的妻子觉山尼(此法号为无学祖元授予)于1285年开创的。最初为男性禁止入内且不涉外事的尼姑庵,但后来太多被丈夫暴力对待的女子前来寺庙躲避,只要将个人身上任一物品抛入寺庙中,尼姑庵即会出手相救。



幕府时期的女性没有权力离婚,除非丈夫休妻,否则即使被暴力对待也必须忍受。东庆寺渐渐成为女性的庇护所,而有了“缘切寺”(意即切断姻缘之意)的名号。
此种寺庙具有幕府承认的“婚姻调停”之特权,也可出面替女性提出离婚申请,只要已婚妇女在寺内修行三年,幕府即认定离婚之事实,双方成为自由之身。
而如今此寺庙成为了人们赏花观枫、祈求美好姻缘的地方。寺庙里不少看起来是新交往的男女,美景下的恋爱想必也格外甜蜜。
渡边淳一曾在小说中写道:
椎名打电话来时,里子约他来看红叶。曾经春风一度的女人不好意思直接要求“你来” ,只有借辞赏枫。 “京都的红叶应该很美吧! ”椎名只这样回答,没说来不来。
三
在东庆寺内没有见到那尊著名的水月观音半跏像,据说与京都保守的造像不同,轻松的坐姿和仿佛在飘动的衣服,是从宋朝传来的风格。
寺内有众多名人的墓,铃木大拙、西田几多郎、岩波茂雄、和辻哲郎、安倍能成、小林秀雄等等,前四位生前就是好友,身后葬在一处。另外,寺内有佐佐木信纲、高见顺等文人的和歌碑及诗碑。
这里有一则小故事:
岩波茂雄是岩波书店的创始人,岩波书店不仅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书籍,并且还于1927年创刊了《岩波文库》。当年郭沫若在日本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经常在岩波书店买书。1937年日本侵华,郭老独身回国,留下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尽管岩波茂雄跟郭沫若从未谋面,出于对中国学者的敬重之情,他对郭沫若的长子郭和夫表示愿意承担孩子们上学和家庭的费用。 郭沫若1955年访问日本时,曾去东庆寺拜谒了岩波茂雄的墓。东庆寺的禅定法师拿来笔墨砚台和斗方,请郭沫若挥毫。郭老挥笔写下:“生前未遂识荆愿,逝后空余挂剑情。为祈和平三脱帽, 望将冥福裕后昆。”用到了李白《与韩荆州书》中“识荆”的典故,表达自己未能在岩波茂雄生前相识的遗憾。















这座历经了镰仓、室町、江户三个时代充满了故事性的东庆寺,如今静静地伫立于北镰仓的一隅。离开时偶见院中有一株“十月桜”绽放其间,想起井上厦的小说《东庆寺花だより》,描写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那些女性在此变得冷静、透彻,对生活的暂时逃离,让她们拥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东庆寺想必也曾是武士政权下的一朵花吧。

北镰仓/2012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