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Texas
说起德州,大概最初的印象就是BBQ,NBA和NASA:BBQ来自薯片上那薄薄的一层味觉体验,NBA来自耳熟能详的德州三强(当然来了维克之后还有alumni pride),NASA来自浩瀚宇宙中探险家们胸前的标志。
Aunt Jean和Uncle Albert定居在达拉斯已有数年,此前一直想要拜访都未曾成行。春季实习offer落定后查查机票也不算太贵,就定下了期末考试结束后的德州之行。
而这一行,倒是真的让我喜爱上了德州。
纪念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MTM1MTk5Ng==.html?from=s1.8-1-1.2
美东时间12月10日清晨,被司机放了鸽子的我与Karen同学一起驱车前往机场。初雪尚未完全融化,朝阳缓慢而静谧地洒向大地,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呼啸,飞机起飞的引擎轰鸣,似乎都在这霞光中被温柔地消解。
大概是由于前一晚睡眠不足的缘故,过安检时忘记了倒掉保温杯里的水,导致被安保人员拉去角落查包。还好虚惊一场,重新安检后坐定候机。

感恩节期间刚自驾来过亚特兰大,转机口刚好是一排可口可乐自动贩卖机,觉得色彩煞是好看。

在亚特兰大转机后于中部时间下午三点到达达拉斯。机场出口处的欢迎标语“BIG THINGS HAPPEN HERE”,颇有点骄傲与自嘲的意味,既是拿自己的“big size”开涮,也是反映出德州人民豪放爽朗的性格。

哈哈这张图里的大叔和上一张里是同一个人,这身打扮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Texan了。Love Field位于市中心西北6英里处,基本上是飞国内航班。


德州第一餐——当然是牛排啦!
这家牛排馆据Uncle Albert说从小就光顾,店里的装饰风格也非常西部。

Ta-Da!

三分熟的口感——鲜嫩多汁大快朵颐!

11号和学姐约在休斯顿见面,于是早早起床赶megabus。大巴晚点了半个钟,在候车厅遇见一个UT Dallas大一就读的妹子,刚好也是坐megabus回休斯顿,一起聊聊天还挺有趣。
4小时车程后到达休斯顿车站,出站后沿街步行至丰田中心。

不愧是太空城,天空无比的湛蓝澄澈。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休斯顿的温暖湿润让人仿佛置身初夏。

休斯顿城区的道路规划十分简单,全是横平竖直的规则方块,十几分钟就走到了丰田中心。也许是工作日的缘故,整个城区道路上鲜见行人,偶尔有三两拉美裔或非裔由街角拐进人行道,或是一两个同我一样边走边拍的背包客。

国人对火箭感情浓厚,大姚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标志,上海人民也戏称火箭为“母队”。维克校友现役球星Chris Paul当然也是吸好感。当日正值休斯顿火箭与新奥尔良鹈鹕赛前热身,无法进入馆内参观,只能留下一张相片到此一游。


过马路走进一片广场,遇见两位年轻人身着球衣练习投篮动作,上前交流得知他俩是在为订婚摄影预热。两位都是拉美移民,从小就来到了休斯顿,也早已将篮球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妹子说,虽然自己是火箭球迷,但还是更爱Kobe Bryant。Kobe vs. James,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沿街的涂鸦也充满了城市特色。


在Trinity Episcopal Church旁与学姐学长碰上头后一起前往NASA约翰逊控制中心。抵达时已是下午四点左右,和门卫小哥一通套磁就直接放行了,省下30刀门票钱,去gift shop购入一件NASA文化衫。

NERD?哈哈哈不是这件啦。

晚上学长学姐一起吃了顿川菜(Mala Sichuan Bistro),辣得贼带感。吃完沿着德州6号公路回“可乐鸡镇”(College Station)。
同样是村,可乐鸡镇有相当成熟的华人超市与餐饮,而我温莎全镇都没有一家奶茶铺(羡慕脸。
12号早晨在Ying学姐和Hong哥带领下参观了(巨大无比的)TAMU校园。


开放型的TAMU校园更让人觉得是一座大学城,学生平时都要乘坐校内公交来回不同建筑。学校标志是ATM(笑,“Go Aggies”的口号再一次体现德州人民的校友荣誉感和欢快的自嘲精神。


十分感谢Ying学姐和Hong哥带飞太空城和可乐鸡镇!!

灰狗巴士晚点了近两个小时才发车,不像来时全程I-45,回达拉斯的灰狗巴士沿德州6号高速一路北上,经停了不少小镇,直到韦科(Waco, heart of Texas)才上了州际高速I-35,倒也增加了不同的旅途体验,沿德州6号高速经过无数广袤的农场、与高速平行延伸的铁轨,以及非洲大草原般的牛羊群落。



到达达拉斯前的最后一站经停了沃斯堡(Fort Worth),转沿I-30向东行驶。傍晚的金色阳光映照着达拉斯的天际线,虽未曾拍摄到全景也不觉遗憾,毕竟肉眼所见才是最美丽的相片嘛。

重头戏要数晚上的达拉斯小牛(Dallas Mavericks)对阵圣安东尼奥马刺(San Antonio Spurs)的NBA篮球赛了。我居然亲眼见到了Dirk Nowitzki!宝刀依然很锋利啊!

第三四节的比赛紧张感与精彩程度成正比,观众席的呼声“DEFENSE”和“Let's Go Mavs”也高涨不停,紧张地我手心冒汗疯狂抖腿,直到晚上回家后还依然沉浸在球场的沸腾之中。

12月13日,德州第四日,Uncle Albert带我来到了沃斯堡(Fort Worth, TX)。
沃斯堡——一听这名字什么什么堡(bǎo),那一定和军事军工有关吧。当然,和我天朝的十里堡(pù)马家堡地窝堡应该不太一样。
果真在一片农场中平淡无奇的几座白色方形平房建筑中,居然是全美唯二的印钞厂,一家位于首都华盛顿,另一家就在德州腹地沃斯堡。进厂不允许携带背包和任何电子设备。询问前台大叔游览时长,大叔笑笑说,很多人呐,难得看见这么多钞票堆放在那,都盯好久哩!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跟着钞票的制作工艺流程,不禁思索起印钞厂的会计:一张纸币在其仍作为存货存于印钞厂仓库时它的价值几何?印钞厂将成箱的美钞卖给美联储的时候,双方又是怎么记账的?谁来审计印钞厂?多久来审一次?
(哈哈哈大概是学魔怔了
每张沃斯堡出产的纸币上都印有FW的缩写,翻翻自己的皮夹,还真有一张德州制造。

离开印钞厂前往沃斯堡Stockyards牛仔镇,刚好是herd drive。

墙上挂着牛仔赶牛的队形示意图,和军队编制还有些类似。




午饭是经典大德州烧烤,一口beef rib下去简直幸福感爆棚,不说了直接上图。
Before:

After:

Beef rib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好吃了!!!

吃完BBQ后回镇上散步消食,镇上建筑风格多为19世纪末的美墨结合型。大罗斯福曾经说过:比德州人会赶牛的大概也就墨西哥人了(德州人民说:不服,come and take it!
一家咖啡厅门口的铁艺牛仔,造型颇像《玩具总动员》中的牛仔Woody,店里大叔说这位牛仔兄弟可是镇上的红人呐。


除了众多主打牛仔元素的礼品店外,画廊也不少。 N Main St上一家名为“ADOBE”的画廊就让人颇为惊喜。

除了动物标本之外,还有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比如下图中的老鹰,全部由刀、叉、勺组合而成。同类型的作品还有印第安部落首领头像和孔雀,十分逼真。



下午四点左右离开了Stockyards返回达拉斯,路过沃斯堡市中心的Water Gardens。Water Gardens由水平路面向地下拓展,层叠环绕,水流如瀑布直泻而下,置身其中格外清凉舒畅,如山中空谷,实在是一片上佳的城市绿洲。

12月14-15日,为期两天的德州自驾。
Aunt Jean提前帮我在Hertz约好了车,于是周四早上我就屁颠屁颠地上路了,40分钟的样子到达了达拉斯西北的葡萄藤镇。
小镇不大,约有5万人口。由于是工作日早晨前往,公共停车场上几乎随便停。停车场旁的墙上描绘着农场景象,下面刻着小镇建立时间——1844年,还是在德州共和国时期。

作为Christmas Capital of Texas,整个葡萄藤镇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从外部装饰到宗教符号,这个南方小镇有着不同于新英格兰地区的圣诞氛围。






这辆停靠在小镇粮仓旁的复古小火车,据说可以从葡萄藤镇开往沃斯堡Stockyards。

在葡萄藤镇的游客中心碰到一位做志愿者的老人,问起他为什么葡萄藤镇是德州的圣诞中心,他笑笑说,这里生产很多圣诞装饰物,加上很多主题活动在此地举办,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了。

镇上的Giddens Gallery of Fine Art也不错,店面不大,主要是油画、素描和小型雕塑。
离开小镇向北行驶不到十分钟是葡萄藤湖(Grapevine Lake),是上世纪中叶建立的人工湖(为葡萄藤镇和达拉斯供水泄洪的大水库)。下车走走,湖风送爽,波光粼粼,在蓝天映照下还是挺美的。



离开小镇后我临时决意再去一次沃斯堡参观Kimbell Art Museum。
特展Casanova: The Seduction of Europe挺好看的,有不少波士顿和三藩美术馆馆藏作品。刚好3点有一场解说,让我回想起大学实习通勤地铁上看的David Tennant和Peter O'Toole主演的BBC版欧洲情圣。

拍了几幅很喜欢的作品。



这位太太您的眼神可真是太犀利了。



Kimbell Art Museum的工作人员十分友好,有个帅大叔给开门、指引。加上本身藏品的质量也很高,总之疯狂吸好感。
从Kimbell回达拉斯的途中遇上晚高峰大堵车,I-635水泄不通,花了两个小时才到家。
饿着肚子的Aunt Jean和Uncle Albert带我去吃Osaka Sushi buffet。来美半年只吃过一次日料的我感激涕零(呔,其实是芥末呛的。

吃完晚饭逛灯会,中西结合疗效好。






12月15日,我独自来到了巴黎。
经过McKinney后转沿德州121号公路和82号公路行驶,双向两车道,部分路段正在进行翻修,沿途景致由城市逐渐变为农场或工地,途径车辆也大多是皮卡、SUV或重型集卡。
巴黎是Lamar county的县法院所在地,位于德州北方边境处。据统计截至2010年的巴黎人口才两万五千人左右,以至于我在巴黎转悠了一圈目光所及的人数都不到20个,这其中还包括两位在市中心广场边执法的警察,一位推着婴儿车在广场喷泉旁晒太阳的老太太,一位身着白衣过马路的黑人大姐,县法院收费窗口的女公务员,Paris High School停车场上操着和Woody Harrelson一模一样口音给我指路的白人大叔,以及Red River Valley Veterans Memorial里几个参观的退伍士兵。
后来才知道当年南北战争时,Lamar county是德州少数投票反对脱离联邦的县之一,而德州作为一个州选择了南部邦联,巴黎市民也大多参与了邦联的军队。







起初知道在德州还有叫巴黎的地方是缘起一部名为《德克萨斯州的巴黎》(Paris, Texas directed by Wim Wenders)的影片。而在我自驾至巴黎时还未曾观看过这部影片。有意思的是,虽然片名如此,但电影背景并不在巴黎,而是德州南部的特灵瓜(Terlingua,很有趣的翻译)以及太空城休斯顿。巴黎在电影中只以一张折了角的泛黄相片的形式出现,甚至在相片中它还只是一块竖着“For Sale”的空地——那是男主人公曾经与妻子一起购买的一块土地,希望能一家人在那里快乐地生活——却是他在影片中始终未曾到达的一片处女地 。

离开巴黎后沿271号公路北上,途径Camp Maxey,曾是二战时的步兵集训营与战俘营,营前有平行开去的铁轨。



德克萨斯与俄克拉荷马被一条Red River分隔开。
不得不说这河流蜿蜒的走势还真的有点像Regency电影制片公司的标志,不知Red River是不是该标志的创作来源,未经考据纯属个人猜测。


驶过Red River就到了俄克拉荷马。界碑上刻有Oklahoma州旗上的图案——羽毛修饰的圆形盾牌(即上图中的第二个“O”),有着浓浓的美国原住民特色。


有意思的是德克萨斯与俄克拉荷马的这俩边境小镇,一个叫巴黎(Paris),一个叫雨果(Hugo),却和法国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Paris是因为一大农场主有个小店叫巴黎并且捐了一大块地给县城,Hugo则是因为建城时测绘员的老婆爱看维克多·雨果的小说。
更不是西科塞斯的这个↓ (笑

沿着70号公路向西,一路经过大片农场与零星小镇,两车道的路上四顾无人,天空湛蓝,一时间竟觉得自己仿佛走着当年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浪迹西南的路线。
然而帅不过三秒,在路过Bokchito小镇(全镇人口才632人)的一个学区忘记了减速,直接被警车要求靠边开了张超速罚单。重新上路之后立马收敛乖乖按标牌限速行驶,毕竟不是Bonnie and Clyde。_(:з」∠)_

回家路上经过艾森豪威尔的老家Denison,路旁矗立着巨大的白色花岗岩半身塑像。回程还不算太堵,刚好6点前Hertz还车。

晚饭后再次和Aunt Jean来到了沃斯堡。连续四天都来沃斯堡,真是有缘呐。
来了牛仔镇怎么能错过Rodeo!
不得不说美国人民的爱国教育渗透在每个细节中,每场竞技比赛之前都会有歌手带领大家一起唱《星条旗》(12号的NBA比赛也是),大家在享受娱乐前都很自觉的脱下牛仔帽,认真地跟着唱国歌。Rodeo正式开始前,Cowgirl肩扛星条旗伴着《God Bless the U.S.A.》跑马的飒爽英姿极具渲染力。那种爱国精神,不只在奥运会开幕式或者是大阅兵时的一时热血,而是每时每刻深埋在内心的一颗种子。

不过说起Rodeo,李安导演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directed by Ang Lee)中有很好的体现,Jake Gyllenhaal和Anne Hathaway分别骑牛和赛马都高度还原了竞技场内的场景。

Rodeo结束后的夜晚,Stockyards仍然无比热闹,德州大叔们在广场上搭个小棚子自弹自唱,沿街的酒吧烤吧生意兴隆,也许牛仔们正在兴致高昂地讨论谁今天在牛背上发挥超常了呢。


12月16日,德州之行的最后一天。
前几日在公路上撒欢,最后一天我选择了博物馆。
第一站是乔治·W·布什图书馆(小布什),位于南卫理公会大学内。


图书馆内其中很大一块篇幅着力在“9·11”事件上。暑假在纽约时,我没有去归零地Ground Zero,似乎那段久远的往事与当时身处大洋另一边的自己并无直接关联,或者说内心不愿面对那惨绝人寰的情景。
而它将2001年的那个早晨的以慢镜头般再现,宾州客机内乘客决意坠机、曼岛引以为豪的双子塔瞬间崩塌、尘土裹挟着碎片如海啸一般吞噬街道上逃离的人群——这不是好莱坞CG制作的灾难片——这可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民众啊。这可是纽约啊。
而他们,在经历了巨大的伤痛之后,仍然每天笑迎八方客,并建立了新的曼岛地标——这又要多么坚强。
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好在图书馆还有一些别的展览,让人稍稍走出了压抑的情绪。布什总统的两个女儿Barbara与Jenna介绍了小布什的各种逗比事迹,也是让人破涕为笑。
图书馆内重现了布什在任时的椭圆办公室,墙上挂有多幅体现西部特色的油画,亦有摆放牛仔英姿的小型雕塑,毕竟是德州走出来的男人哈哈哈。

趁Aunt Jean和Uncle Albert不在,厚着脸皮坐了一下总统宝座 (/ω\) 。
(是不是和在横店拍清宫照一个feel


图书馆参观结束后来到达拉斯美术馆,旁边有不少food truck,要了一份Gyro,量大好食。
DAM里有很大篇幅是宗教画。Piet Mondrian的作品也有不少,可以看出他画风的转变过程。照例拍了几幅喜欢的作品。




逛完美术馆出门发觉天阴欲雨,只好放弃原本计划的涂鸦墙(对不起Aunt Jean),来到了迪利广场旁的第六楼博物馆。
这栋曾经是德州教科书仓库的建筑,在1963年11月22日,成为了弑君者的藏匿处。但也许不仅是这栋仓库,整个迪利广场早就是阴谋家们预先计划好的行刑场,而那些举旗微笑迎接首领的民众,在枪声响起时被迫见证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真相是什么?2029年我们真的能走进国家档案馆拨开历史迷雾么?

我曾天真地以为,JFK不过是个与梦露暧昧不清的花花公子,他的夫人也不过是再嫁船王的富家女。权利游戏我不太懂,但至少我现在知道,他曾在海军服役并参与太平洋战争,他推动了改变美国历史的民权运动,而我不久前刚经历的招聘季中networking过的非营利组织Peace Corp也是由他一手创办。
再回头看一眼Zapruder film——那段公民记者拍摄的肯尼迪遇刺录像带——他才46岁。
而将JFK的名字与纽约相联系——那便不再是一个机场的代号,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份变革者留下的文化遗产。

插播一句,回北卡后我补掉了Oliver Stone的这部片子。摄影剪辑一级棒。
片中的检察官Jim Garrison的“魔术子弹论”庭辩非常精彩,但之后也有人做电脑动画模型称并非是子弹绕弯,而是座位、肢体动作等导致的“一弹七伤”。
而我脑海中回响的是《理查二世》(Richard II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中的一段独白:
Let's talk of graves, of worms, and epitaphs; Make dust our paper and with rainy eyes Write sorrow on the bosom of the earth, Let's choose executors and talk of wills: And yet not so, for what can we bequeath Save our deposed bodies to the ground? Our lands, our lives and all are Bolingbroke's, And nothing can we call our own but death And that small model of the barren earth Which serves as paste and cover to our bones. For God's sake, let us sit upon the ground And tell sad stories of the death of kings; How some have been deposed; some slain in war, Some haunted by the ghosts they have deposed; Some poison'd by their wives: some sleeping kill'd; All murder'd.
细细想来,这在德克萨斯的一周,所见所闻的是摩登现代与西部传统融合的德州,是淳朴豪放与细心善良的德州人。皮卡数量这一点相较于东部的确是压倒性地远超,但纹花臂扎头巾骑机车的大汉还真没见着几个(也有可能是因为冬天比较冷哈哈哈)。

12月17日早晨,Uncle Albert送我去DAL机场,值机安检候机登机一切顺利。

却在机舱门关闭快要起飞时突然流泪。
来美大半年,第一次见到亲人。
一直觉得自己可能习惯了漂泊和独处。但那一刻我多么感激Jean和Albert对我的照顾,又有多想念大洋彼岸的亲人。
唯有努力奋斗。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