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易不卜
或问至诚前知。
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传习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想起孔夫子诸次遇险,皆能坦然行去,从容化解。确是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但圣人却能遇变而通。所以,何必需要前知?良知是没有要知的心,却无不知。无知无不知原来是如此。邵子大才,虽善于前知,却未必事事有前知的心,此处或不可不辨。
这也是善易不卜之理,易是道,卜是术,易是无知无不知,卜是欲前知。善易者,通晓天地之道,无不知而不欲前知。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此知是为良知。
不离为仁,良知何曾一丝一毫相离,只是不自觉罢了。人人皆有,人人皆可复归,是这个道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