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鸡尾酒是一门玄学,比算命还不讲道理

在酒吧点酒就是一场对手戏。点单的人泰然自若口若悬河假装自己见多识广;调酒师心里明明MMP却为了五斗米而笑嘻嘻。 简单点,不过是点个酒罢了。在喝酒的乐趣面前,装逼那点乐趣,简直微不足道。

调酒师大概是被赋予了最多幻想的对象之一。
传说中,他们能给每位客人制作出唯一属于他们的那杯鸡尾酒,能从一杯酒中窥见人生,还能用一杯酒治愈人生。

所以,如果你款款走进一家路边酒吧,与调酒师对视5秒,嫣然一笑,然后说——
“帅哥,你能不能根据我给你的感觉,给我调杯鸡尾酒?”
那你保准会被甩一大白眼子。

不是所有的鸡尾酒都承载着故事,鸡尾酒也不是啥“心灵鸡汤”。
很多鸡尾酒配方诞生于甲板。早期的航海时代,烈酒和柠檬(补充维C)是每个水手的标配。想想,一帮抠脚大汉常年日常晒太阳,又巨无聊,把柠檬加到烈酒里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了……
而之所以风靡,也是美国禁酒令期间,私酿酒太难喝了,加料加果汁能让它更好喝。

起源虽听起来“皮糙肉厚”,后来的鸡尾酒可实打实地晋升“蓝血贵族”,无论是花样、种类都翻了数番,让酒吧小白们面对着一大堆神神叨叨的名字竭力想装着“上道”却不自觉地腿软。
以至于——“来,给我杯最贵的鸡尾酒。”
这可是无数bartender最讨厌听到的话。

在酒吧点鸡尾酒,装逼需谨慎。
虽然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能够用流利的旧金山口音点一杯Cosmopolitan,用Triple Sec,Absolut Vodka做base。
但是大部分人的英语,emmmm……更别说谁能想到“Mojito”的读音,其实是“mo-hi-tou”(西班牙语)呢?

即使迈过了第一关,你也不会料到,一切的伪装在喝下神秘的鸡尾酒后完全破功。
看起来萝莉范儿的“玛格丽特”,杯口一圈盐边让你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而大名鼎鼎的“血腥玛丽”,说难听点不过是冷掉的番茄酸辣汤。

第一次进酒吧,想要真情实感地装逼吗?
百度来的《鸡尾酒装逼指南》至少需要记住9个常见名字,了解4组基本概念,熟悉6种基酒……
像我这种靠《名侦探柯南》来认识洋酒的,对不起,还是给我一杯最贵的鸡尾酒得了~

那么,第一次进酒吧,正确的装逼姿势是?
老老实实地问调酒师,把自己的“第一次”完全展露出来:能喝酒吗?爱甜的还是爱酸的?喜欢水果味还是奶油味的?有喜欢的香味吗?……
记得,不要说“随便”,“随便马提尼”一听就不好喝。

虽然听起来一点都不酷。
可鲁迅曾说过:装逼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装逼。(误)

一个能向调酒师虚心请教的顾客,一定比不懂装懂百般刁难的可爱得多。毕竟,一大堆专业术语背后的虚势,很容易被一眼看穿。
而率真,是比装逼更可爱的事情。

以上种种,均建立在“你在一个比较空的时间、去了一家专业的酒吧”。
但如果碰到“只会随便倒几种酒一掺和”的服务员,难道就不能愉快地喝酒了吗?

以下小选项,
可供你实在没有办法时做选择:

通常情况下,酒精浓度低的鸡尾酒口味比较大众化。
但它还是一种酒。要是完全没有了酒精,那岂不就是“红茶拿铁不加奶”了吗?《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就曾经点了杯“无酒精自由古巴”——其实就剩了可乐。
1、喜欢奶味的
Grasshopper(绿色蚱蜢)
绿色的,很清新的感觉;薄荷巧克力的味道

甜甜的咖啡外貌、甜甜的咖啡香味,入口顺滑,几乎就忘了那是酒。

2、喜欢果汁的
Pia Colada (椰林飘香)
酒精度极低,跟果汁有些靠近。有着椰子的清香和菠萝的酸甜。

第一眼吸引我的,绝对是颜值。樱桃味,有大量果汁。

3、喜欢酸的
Whisky Sour(威士忌酸)
嗯……是比较清爽的那种了,但是因为加了蛋清,口感很顺滑。
男子力爆棚的少女淡子就特别喜欢威士忌酸,即使在办公室里也念念不忘,“我早两年干嘛去了?那些年的酒都白喝了~”

4、酸甜口
Mojito(莫吉托)
我就没遇见过不爱喝Mojito的人。
虽然因为太多人爱喝,被很多人认为“俗”了。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需要找些自己喜欢的,而不是冲着“与众不同”去的。
海明威就爱莫吉托。

5、香甜口
Cosmopolitan(大都会)
“大都会”就像是city girl,漂亮、酸甜的背后躲着复杂。

它是《欲望都市》里的Carrie的最爱:
我们可以没有男人,但不能没有高跟鞋和“大都会”。

Gin & Tonic(金汤力)
金汤力有柠檬的清香,金酒的反苦。据说是男人的最爱。
但在村上春树《1Q84》里,女主角青豆去酒店“勾引”男人前,必会喝一杯金汤力。

6、花香味
Blue Moon(蓝月亮)
金汤力属于男人,蓝月亮则属于女人。
因为紫罗兰香气,这种鸡尾酒一直号称“衬托了女性的妖娆之美”,emmmmm……每次看到这种形容词我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却不得不承认,大卷发与高跟鞋,比直筒裤更配蓝月亮。


这一块,专为那些酒量好 / 酒量不好也愿意一醉方休的小伙伴准备。 没试过高酒精度鸡尾酒,就像去成都不吃串串,遗憾。
1、Long Island(长岛冰茶)
跟Mojito一样,太太太太常见了,并且以名字的欺骗性著称。
因其长得像冰红茶而得名。但它里面没有茶,更喝不出茶味……如果你喝出来了,那一定是进了个假酒吧。
它是传说中的“失身酒”,甜丝丝的酒味带着微醺,不知不觉间就晕了头。

2、Zombie(僵尸)
虽然外表看起来小清新,但是喝完酒会变僵尸……
浓浓的百香果和菠萝汁,掩盖了四种混合的朗姆酒,是个不折不扣的温柔杀手。
重点是,很好喝。不惜变成僵尸,我也愿意来上一杯。

3、Margarita(玛格丽特)
提醒一句:杯口粘着一圈盐,接受不了的人千万不要尝试。
咸咸酸酸的,传说中象征着“心酸的泪水”。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我第一次踩了雷,至今还没能接受它。

注意,以上所有推荐,均建立在“我是第一次去酒吧,我不知道该怎么表现也没有任何想要深度了解的欲望”的基础上。

当你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向其他类型探索了。鸡尾酒就像是爱酒人的后宫,环肥燕瘦,总有你喜欢的。
而它的美妙之一,就在于你永远都可以挑战它的边界。

比如,用中国特有的酒来调制鸡尾酒。
香港的餐厅,会用米酒,加上荔枝糖水、菊花茶调配成“米酒鸡尾酒”。

平常用来做菜的黄酒,加入茉莉和苦艾酒,就成了“茉莉花黄酒”,特有的中国草药味,喝着像是人参汤。

唯有白酒。人人都说白酒味道太过于霸道,和香草香料格格不入;茅台一开,满屋子的茅台味;XX + 二锅头 = 绝望。
白酒和鸡尾酒,那是两个世界呵~
但是英国人Paul Mathew,在伦敦开了好几家酒吧,最喜欢用白酒与各种洋酒调和来制作。
甚至,爱用“重口味”酱香型白酒,在“血腥玛丽”里调节番茄汁,

茅台 + 朗姆 + 糯米浆 +茉莉花茶,可以做成“STRAWBERRY RICE CRACKER”

茅台 + 红酒 +覆盆子果酱 +薰衣草糖浆 +鲜蛋白 = Rangoon

而国产白酒品牌“江小白”则更丧心病狂。
它以最常见的物料作为配方,美年达、水溶C、糖浆、脉动……组合成的鸡尾酒“刀刀扎心”。 比如“打一针鸡血酒”,薄荷叶+西瓜味美年达+黄柠檬+江小白+水溶C100+糖浆:
配料之简单,自己在家都可以随意地玩。

如果说江小白只是小打小闹,那么泸州老窖的操作更666。
白酒本身,带有谷物的芬芳;就像豆瓣酱配麻婆豆腐,橄榄配马提尼,白酒也得跟着相适应的食物走。
泸州老窖干脆就模仿四川人的口感调制了“巴蜀记忆”鸡尾酒,按着老窖原始酒香调制的“飘香十里”,甚至还办了个中国白酒鸡尾酒世界杯赛,简直rio感人。

泸州老窖调制的五款鸡尾酒
在真正的调酒师眼里,最高层次的“逼格”不是挑战,而是找到平衡。
跟穿衣服一样,并不是套上T台上时装就好,得有明确的个人风格。咽不下的鸡尾酒,再贵也不是好酒。
虽说“提升逼格”从来不是贬义,持之以恒总能成为“高逼”。只是别太“装”把步子扯大了,多点真诚就好了。
普通人如你我,不如干了这杯爽口的鸡尾酒,再与年终大战三百回?

文:没接任何广告但很乐意江小白和泸州老窖来投钱的圆滚滚
如需转载联系后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吹水唔抹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4 02: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