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代价
最近两年,没事干的时候都会听xiami每天给我推荐的那几十首歌,经常还会有些收获。昨天听到这张专辑里最后一首心甘情愿,不知道怎么就觉得好熟,终于发现这调调是不是和慢火车有那么点像啊……
当然这是两首完全不一样的歌,但其实这两首歌都是郑华娟写的。上周去台北前反复听她那首漂泊的心停泊在基隆港,里面有一句,把人生变成故事对爱你的人慢慢讲。联想前几天看到条广播有说把人生向别人和盘托出是比我爱你更深情的表达,这才能明白那句歌词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xiami总给我推郑华娟的歌,譬如2年前反复听的那首新恋情的demo曲。但却很少有她最红的作品,譬如给张清芳写的那些。90年前后她写的Men's Talk, 加州阳光如今都成了张清芳的代表作品,尽管对我来说不是特别喜欢。但如果算上优客李林的少年游和多情种,郑华娟的歌可能自我年少时候就起了很大的影响,毕竟这两首歌我初中时候可是喜欢的不得了。
郑华娟的作品继承了台湾70年代起的民歌,但去掉了那些难懂的部分,类似于ふきのとう之于民谣最后终结于细腻情感的描绘。自她于90年代末淡出后,台湾也很少再有这样的作品了。如同很多东西一样,这种结束并非单纯其个人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结束的缩影。
心甘情愿这首歌收录于爱的代价这张专辑中,讲述母亲和孩子间的感情。爱的代价这首歌我第一次听最晚不会晚过高一,而且很可能当时就听过了整张专辑。但不得不说,当时我对这张专辑这首歌基本毫无感觉。至于这样爱你对不对,只能说陈淑桦唱过的歌别人也是没法唱了。大概进大学前后知道了因为寂寞这首歌。直到大学毕业时候,才能从李宗盛唱的爱的代价里听出些什么来,大约也是因为经历过的感情更多了。如今听来,陈升写的戏雪也相当精彩,这种乡愁和对故土的感情从来都是陈升最擅长的内容,这些当年我自然也不懂。
如同专辑中那段独白,”说到爱,应该说是说到每一种爱,都是很难解释的,都是没有对与错的。”这张专辑探究的是被称为爱的感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所以这张专辑里的歌连同读白最终都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即便如今听来,也一点也没有过时。其中所描述的热恋,单恋,暗恋的情感,对故乡的感情,对国家的感情,同性间的感情,对孩子的感情,既是对爱的探究,也是对社会的探究。
如果不是张艾嘉,又有谁能让李宗盛,陈升和郑华娟来共同制作一张专辑呢?如果把爱的代价这张专辑看成台湾文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恐怕也是不为过的。只是要认识到这一点,绝不是当时只有10多岁年纪的我能意识到的。而且,必须意识到,当年受到了80年代后半到90年代台湾民歌时代后半段影响的人群如今正是台湾社会的中流砥柱,这样如今台湾社会民间所展现出的那种温柔才能更容易地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