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学会的三件事: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永远保持好奇心;延迟满足感

2017年作为人生中第二个本命年,作为一个一向封建迷信的人,这一年我过得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回顾了下这300多天,可能是我除了高三以外最忙碌的一年了。跑步、健身、读书、写文章、练字、背单词、学技能,跑了马拉松,还学会了煲了猪脚汤、包抄手……
回顾起来,觉得一件件事喷涌而出,都不知从何说起。但仔细地想过后,还是要感谢和男神的重逢吧。在青春时期,可能每个女生都喜欢过某个学霸,我自然也不例外。这份情愫当年没有开花结果,之后也一直暗藏心底。每每听到“再见不能红着眼,至少还能红着脸”的时候,心跳都会一悸。随着慢慢长大,我一直都觉得,这只是年少时期珍贵的经历,是一个不会再被开启的匣子。
但在这个本命年的大年初一,很久很久不联系的男神发来了春节祝福。之后我们一起跑步、一起旅游、一起去马拉松,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十来年的光阴改变了很多,但也留下了很多。这之间心中情感的起起伏伏,挣扎纠结就不再多说了,毕竟都是过去的事了。故事走到这里,我们发现对方是值得交一辈子的好朋友。所以在2017年我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初恋暗恋的男神变成了现如今的好朋友。
男神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人。他身上有许许多多我十分羡慕的特质,自律,自信,果断,专注,目的明确,全力以赴。一直以来,我都想成为这样的人,直到2017年,感受到了身边这样真实的存在,我终于开始,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带着这份力量和陪伴,2017年真的是非常好的一年。
今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三件事,第一,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第二,永远保持好奇心;第三,延迟满足感。
第一件事,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
今年是我自己非常努力的一年,我做了一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事,我自己也一度为了沾沾自喜,比如我瘦了几十斤,我看了很多书,我练完了好几沓黄草纸。我在分享这些成果的同时,也期望收到别人的肯定和赞颂,甚至一度这样的称赞,成为了我巨大的动力。
但是这样的生活其实是不平静也不持久的。在这里要非常感谢豆瓣时间的陈海贤老师的焦虑课,这十来节课整个改变了我的状态。课中说,我们要去改变我们可以控制的事,也要放弃那些我们不能控制的事。
我意识到,努力生活的是出于对自己的期待,而非对别人的迎合。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要试图要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人和人之间,哪怕再亲密,其实也有着完整的边界。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多的期待,相信自己的选择,达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别人看我的字之后发出的评价是我无法控制的;但我在练字时候感受到的flow是真实的,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好好练字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爽(可以是字越写越好,也可以是写自己喜欢的字体,哪怕写得不好),而不是让别人夸我。
比如跑马拉松之后别人对你的质疑、“错误的”关心(伤膝盖、会猝死)是我无法控制的;但我在跑步对于我自己的意义是我可以控制的。所以跑步的目的是实现自己对于跑步的期待(跑步时我感到快乐、自由,跑步消耗的热量,和跑友的愉快交流以及跑步后可以多吃点好吃的奖励),而不是试图让别人理解、夸奖跑步这件事。
比如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是我所无法控制的;而我自己怎样规划生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努力生活的目的应该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充实、是简单、是奢华还是丧,其实都是可以的,但我们要去听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过上别人认为“成功的人”应该过的“正确的”生活。
第二件事是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今年我看了不少好书,托这些出色的书籍的福,我对许多之前毫无了解的领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旺盛的兴趣。比如我开始系统地看历史书籍,听豆瓣的史记课,看通史,近代史;比如我开始学习金融与经济的知识,参与投资课程,也开了基金账户,开始了“养鹅”大计;比如我又恢复了旺盛的对于书法的热爱,每天都有一两个小时扑在古帖之中;比如我看了不少的健身、营养学方面的书籍,开始调整自己的减肥计划,从健身到饮食,我开始做自己的减肥餐……
但是有的事情有利必有弊,因为对太多事情感兴趣,所以收到的信息太多太分散了,导致在许多领域上我都有了非常粗浅的认识,但却没有时间也没有花精力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明年我希望自己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时,掌握更好的学习能力,在某几个领域有更深,更全面,更系统的学习。
第三件事是推迟满足感。
这个是在《少有人走的路》中看到的,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此也有隐隐约约的感受,但看了书之后就十分明了了。现在做的事不一定马上就会有成果体现,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蔡康永说过一段很鸡汤的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尽管人生有限,有时候觉得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漫无目的的事情上,但如果我们还在寻找目的的路上,我觉得倒是也不妨做一些可能不是立刻见效,但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有益的事情!
总是长路漫漫,然而值得期待。2017年就快要过去了,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成为更让自己喜欢的自己。
也非常感谢今年这一年,在豆瓣絮絮叨叨的时候,有你们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