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谈恋爱好难?
朋友说:
大概是因为,一想到要重新开始去认识一个人,要从头到尾去了解对方,就会觉得实在是太累,也太麻烦了。
更重要的是,有时候你想要了解对方,也要看对方愿不愿意。
而那些十六七岁喊着“恋爱大过天”的年纪,小心翼翼地靠近,认真而又笨拙地喜欢一个人的年纪,好像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青春期刚刚离去,而生活的艰难又刚好到来。
以前的时候,喜不喜欢一个人是爱情的前提。
但现在身边的人好像都不这么想了。
我跟朋友聊到这个话题,她说:
其实身边就有很多不因为爱情而结婚的例子啊!
家里人聊天的时候也会说,某某亲戚的女儿,相亲,才一个月就嫁给了某一个男的。
男的家里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很安稳,多好啊之类的。
同学聚会,因为结婚而变得有权有势的那一位也受到了最多的恭维。
“哎呀真羡慕你呀,什么事都不用操心,不用那么累。”
大家谈论爱情的时候不是问你“爱不爱对方,喜不喜欢他。
”而是问你“,他家里条件情况怎么样”。
很奇怪吧?
以前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是偷偷把自己的作业本跟对方的叠在一块。
是排队升国旗的时候,在好多一模一样的后脑勺里一眼认出他来。
但现在不是了。
就好像有朋友跟我说:
自己明明才二十来岁,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迷茫。
那种青春年代荷尔蒙爆发,对一个人怦然心动的时刻,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大家不会再花很长时间去了解一个人,不会花很长时间去偷偷喜欢一个人。
他说:
爱情本来就是很难得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了。
感觉才二十几岁,就丧失了喜欢人的能力了。
主要是,那种怦然心动离自己好像越来越远了。
每天很忙也很累,就算空闲下来也不想出门,就想一个人在家里躺着。
还有就是,没有时间去完全了解一个人。
生活节奏都很快,更多的人谈恋爱,不会像以前一样,慢慢了解对方,然后才在一起。
他们快速表白,然后快速牵手,先确定关系之后再了解对方,表白失败了就重新找一个目标继续。
以前上学谈恋爱,要偷偷躲着家长,躲着老师。
现在不用躲了,却发现什么都躲不过现实。
以前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相互喜欢。
天冷的时候他把校服外套借给自己穿,你偷偷带回家,洗干净了上面是香香的洗衣粉味道。
两个人偷偷交换彼此的课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那时候喜欢一个人是藏在心底的小窃喜。
冬天的暖水瓶,或者写满了他名字的草稿纸。
他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你的心情一整天。
那种日常小事中细小的美好,也不知道是某年某月某日,它们突然间消失不见了。
被生活中烦躁的事情掏空了力气,看到夕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它好看了。
只会在心里想:
一天又过去了,我还是一事无成。
遇到稍微心动的人也会迟疑,会觉得:
真实的他可能并非我喜欢的这幅模样,还是算了。
况且他未必想要我去了解他。
有时候觉得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自己呆在家里看看电影听听歌来得舒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