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以后,月薪多少比较合适?
「专栏/作者简介」 「留英视界」岛主眼中的世界 「作者」岛主/4W留英社群创建者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这是腐岛营陪你们
留学之路上的
第348篇文章

弱弱的问一句留学的大家,你们知道咪蒙吗?
这两天有没有被“咪蒙教你月薪五万”刷屏?
是不是惊讶国内的职场都已经这么玩了?
那我们海归回去月薪多少才合适?
1
2016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54万。
更多学生愿意回国就业——73%的留学人群计划完成学业后回国就业。
也有不少留学人群愿意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国就业,希望海外工作经验对未来就业有帮助。

其实国内的工作生存压力,也都挺大的。 曾经有一份《全国城市安全感工资标准》,不知道哪里来的数据:
上海9250元;深圳8780元;
北京8550元;杭州7880元;
广州7750元;苏州7320元;
厦门6600元;青岛6260元;
南京5980元;成都5660元;
天津5350元;大连5000元;
济南4950元。

更扎心的是,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个男人要赚多少钱才能养好一个家?
假如在北京,一个30岁有了孩子的爸爸,工作到60岁,奋斗30年:
一套装修好的普通两居室:315万;
有辆10万的车子,10年一换,包含各种费用:66万;
养孩子和双方父母(父母每月给500元),并且在都无大病的前提下:60+36万=96万;
休闲娱乐、应酬,若是一年2万:60万;
柴米油盐、日常开销,一月3000元:108万;
退休后如果每月2000元,无大病,若活到80岁:48万;
以上一共是693万,如果平均到每个月:一个爸爸的月薪需要有1.925万。
1.925万,这个数字已经非常保守。
8550元的安全感,不够。
2
那么,留学生回国工作以后,月薪达到多少才合适了?

月薪<6000元
这个月换了手机,可能得多吃方便面。想换 iphone,卖肾也没用,因为还是钱不够。
不想遇上地铁高峰,就早早早早早起床,还要晚晚晚晚晚晚下班。
网上有一个《欢乐颂》的段子:一开始我们都是邱莹莹,慢慢变成了关雎尔,我们都希望像安迪一样有能力,过上曲筱绡的生活,最后却都成了樊胜美。作为职场新人,生活和工作哪儿哪儿都捉襟见肘。时不时因为各种压力,还容易变成樊胜美。
永远关注打折商品,永远尝试大牌A货,有时觉得生活也是打折来的。
安全感指数,零。
月薪:8000元
达到超市财务自由,意味着当你去逛超市,基本不用顾及货架上的价签。买水果的时候,可以不挑特价瓜;想吃牛排的时候,花2、300元买一块回去煎,让自己开心就好;巴黎水、VOSS,买来享受,发个朋友圈也是有逼格的事情。最新的热门电影都要去看,文艺小情结一爆发,买几百块钱票去看个话剧、歌剧,也是有的。
虽然还是会坐地铁,打车也不是什么大事,月底看到行程清单上的总价心疼三秒。当没事闲的时候,会想起“我以后不想做因为没钱而不敢花钱的中年人”来励志,其实你还是有可能成为那种没用的中年人。
而且,病不起。
月薪:20000元
如果 iphone8 摆在面前,说换就换,毫无压力。一双1000的鞋,一件1800的外衣,喜欢就买。逛商场的时候没有因为钱,去过多地妥协审美。知道城里奢侈大牌的窝点都在什么位置,知道哪里、什么时候有打折、便宜的新货,毕竟买到不贵的好货也是重要的生存技能。
有钱之外,还有点小闲,去巴黎喂鸽子,去巴塞罗那看钟表展,别人还在国家大剧院看外国人演歌剧的时候,你已经在美国百老汇看最经典的版本,说走就走的旅行体体面面。或者就在胡同里瞎转悠,也知道去哪个爵士乐最好听的酒馆。
最好也别生病,要是没有生活的一地鸡毛,还是挺好。
月薪:36000元
不多说,看图。

如果带娃,请自降1-2级。
月薪>50000元
从二环的老城区换到三环的 CBD,或者直接换去五环上的别墅区。下次,留下前一套,买新房。在没有家里老人帮助的前提下,一个北漂要在北京独立买房,没有年薪百万,估计不容易。房子重要吗?很重要,尤其是学区房。要知道北京史家胡同附近的二手学区房,即使是12-18万一平米,也永远没有房源。
3
以上纯属段子,但是道出了国内职场就业环境竞争与生存压力之大。那么,海归如何准备,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达到理想中的合适月薪呢?

求学阶段就需培养各种能力
在求职之前的留学时光里,学子应该利用在海外多元文化背景下学习和生活的优势,多与当地人交流,提升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提升沟通技巧。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通过旅游,接触更多的外国风土人情,开阔自己的眼界。
金莹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新能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留学期间,她在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每一次小组讨论,通过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课余时间,金莹还参加了许多学校活动,接触到了更多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开阔了自己的眼界。金莹认为,求学期间本就该努力,不仅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积攒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这些独特的人生体验,都将成为未来求职或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回国之前抢占先机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信息流通与回传的速度越来越快,留学生在海外也可以轻松地获得国内的求职信息,不必等回国后才仓促求职。
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陈一诺即是一例。她虽然远在英国,但通过社交软件,看到自己本科的同学纷纷步入职场,在国内读研的同学也手握三四份简历,不禁产生了危机感。在身边的留学生同学还在关注去哪儿游玩的时候,陈一诺便开始做回国就业的准备了。
求职过程戒骄戒躁
《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国内雇主认为海归面临求职压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我定位过高(75.9%)和对薪资待遇要求过高(54.5%)。心理期待与实际能力之间的落差容易造成心态失衡。留学生应沉下心,准确认知自身实力,既不应因留学经历沾沾自喜,自觉高人一等,也不应因几次面试不理想便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失去信心。
岛主结语
工作都会有的,安全感也都会有的。
—END—
英国留学之路诸多坎坷,相逢不易
努力再努力 陪你走完这一场
欢迎来撩
请关注英国留学腐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