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的“战争”
![]() |
婚姻的存在非常粗鲁的把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女人拉在了一起。一个和睦的家庭需要这两个女人的智慧和谦让,更需要牵连着她们关系的这个男人作为调和剂。如若这些都没有,那这个组合从客观上说是失败的。
婆婆的强势是与生俱来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句话本身就注定了心理上的不平等,不管婆婆作为儿媳妇的时光是美好的还是煎熬的,只要她成为了婆婆那一天就注定代表了一种地位,一种儿媳妇只能俯首称臣的地位。如果婆婆在儿媳妇面前只会夸赞自己的儿子,并不允许儿媳妇对自己儿子的抱怨,那么在婆婆的眼里儿媳妇永远只是儿子的人,她并没有把儿媳妇当作自己这个家庭的成员,儿媳妇就像是她的邻居、牌友、远房亲戚和普通朋友一样的存在。所以她不会客观地公正地去对待他们的关系,而遇到矛盾她只会拿着长辈的“盾牌”,利用儿子这个“长矛”去刺向“敌人”一般存在的儿媳妇。聪明的婆婆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调节好跟儿媳妇的关系儿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她会把对儿子的爱转化为另外一种方式——爱屋及乌的疼爱自己的儿媳妇,这样不但换来了一个家庭的和谐还得到了子女们对她最大限度的尊重。格局的大小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而格局的主宰就是婆婆。
儿媳妇的称谓是嫁给这个男人的标配,义务和不平等也是标配的一部分,从踏进这个男人的家庭那一刻开始,儿媳妇就从自己家里的掌上明珠变成别人家里的“外人”,他们依然组建着不属于你的圈子,谈论着跟你没关系的话题,如果你听话妥协就会如空气般存在;如果你反抗为自己辩护就会变成他们一大家子的敌对面。能融入这个家庭的一小部分儿媳妇除了有过人的情商和容忍度还应该匹配一个宽容大度有格局的婆婆,而融入不进去这个家庭的大部分儿媳妇就徘徊在门外郁郁寡欢、满腹抱怨。她从恋爱中那个被爱的可爱女人变成了处处显得多余的矫情儿媳妇,如若这个时候丈夫还处处维护自己的家庭、家人,而去指责自己口口声声爱着的女人,那这个女人的心理不平衡感就会油然而生,她会怀疑自己的爱情,怀疑自己的地位,怀疑这个男人口中为她编制的未来。那个曾经的可爱女人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声嘶力竭的怨妇,变成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丈夫和儿子本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身份却赋予了一样的责任并由一个人扮演,少数的男人会权衡好这两个关系的地位并穿梭其中游刃有余,但大部分的男人都如深陷泥潭、痛苦挣扎。男人们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身边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不能融洽相处,反而水火不容、地位之争经久不息。婆婆希望她在自己儿子的家里仍然保存尊贵的地位,而媳妇却觉得自己才是这个小家庭的女主人,换位思考都没有错,错就错在长辈本该有的宽容婆婆做不到,而晚辈应该有的尊重媳妇也做不到。她们的互相厮杀最终殃及的是她们爱着的男人,婆婆总希望儿子能幸福,可却无法给他爱的女人同样的爱与关怀,而媳妇也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开心,可她却做不到对一个虽然叫着“妈妈”却没有任何感情和养育之恩的人去奉献无私的孝心。这个时候如果男人在两方争执之时还无条件的偏袒一方而指责另一方,那整个事情就会上升到一个矛盾的高度而得不到解决。轻者争吵不断,重者就会因此而断送掉自己的婚姻。男人们如果混沌之时不妨回想曾经自己爱着的那个可爱女人,你们的矛盾大部分是来自自己本身,还是来自家庭?如果两人之间最大的矛盾就出现在婆婆那里,除此之外她依然是那个可爱女人,那么男人就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往往推波助澜的就是自己的那双无形之手。
所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的道理无非是在儿媳妇嫁进这个家庭的前些年婆婆能给予她爱和宽容,等公婆年迈之时儿媳妇也会发自内心的做到最大的孝顺。而现在婆媳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最后换来的是大家庭的不和谐和小家庭的不幸福,即使妻子最终因为丈夫而去履行对婆婆的孝道,也不可能做到发自内心的面面俱到。而一个懂得宽容与关怀的婆婆会换来儿子的家庭美满更会换来另一个女人对她的尊重与孝心,晚年尽享幸福和睦、其乐融融、子孙满堂。婆婆的格局与心胸决定着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走向,儿媳妇的感恩与尊重决定着长辈们的晚年幸福,男人的智慧与情商决定着家庭的美满。
人生在世,各司其职,短短数十年,每个角色的扮演都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种因得果,没有无缘无故不孝顺的儿媳妇,也没有无缘无故幸福和谐的家庭,不要时常去羡慕别人,时时自省,方得始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