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之光
你写PPT时,宝善街上包子铺的破酥包子正冒着热气出锅; 你看报表时,团结乡的小苹果顶着清晨的阳光被果农摘下装车; 你挤进地铁时,年老的妈妈正认真检阅菜场里来自蒿明的新鲜葱蒜; 你策划年会时,宣威乡下的张屠户已经将刀刺进黑毛猪的脖子,猪血像水笼头一样喷溅而出;
以前的时候,每到一个新的城市,热衷于去找市中心的商场去买衣服,现在年岁渐长,更喜欢去找寻当地的菜市场找吃的,感受风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特别有道理。广西的菜市场里,水产海鲜之类就特别多,放在云南,则大多是山货,尤其是菌子上市的季节。
挺可惜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周末都奉献给了动物园,没能去三源里菜市场感受下帝都菜场的国际范儿。

今年到处都是卖佛手瓜的,好多摊子都有卖,不过没吃过,看着感觉似乎味道不会好。原来看过一个轶闻,说是慈禧太后喜欢在自己的宫中放这个,不是为了吃,是看中了瓜果的香味,闻着让人舒服。

这种小小的蕃茄说是水果吧,不如圣女果,说是蕃茄吧,又太小,味道似乎没有真正的蕃茄足,很少买了做菜吃。

大理漾濞的核桃很出名,有一次坐车貌似经过漾濞,好高的一个核桃造型雕塑,在山里极为夺目。

嵩明似乎是昆明的菜园子,但凡果疏似乎加上嵩明,就能显出不凡且正统的出身。这个老板收钱的微信名字和头像都是“蕃茄”,一点儿都不怕打错钱了。看着这个“8”字,好喜感,笑逐颜开,可能是因为其他家的蕃茄卖4块一斤吧,哈哈。

唉呀,大姐,你的“摊位”的“摊”字少了个提手旁啊,这下好了,变成“难”了。这里的糖炒板栗只要15元,放在市中心,就变成了40。

这个文案厉害了!语言直白,铿锵有力,初恋哪里会甜啊,是青涩的,大概是没成熟的青木瓜的味道吧。
还有一次,也是这个菜市场,看到了一堆苹果上写着一个牌子“今时不同住日 苹果10元/3斤“。

有一次早上没吃早点来买菜,特别饿,跟老板买了根玉米,可是没有零钱,老板很慷慨地说”就一根玉米,你拿去吃吧,不要钱",后来买完菜,把一块钱给他时,老板还很不好意思说”就一块钱,还让你跑来跑去“。
------------------------------------------------
红的苹果,黄的香蕉,橙色的桔子,还有紫色的葡萄。绿的葱,白的蒜,案板上放的各种肢解过的猪牛肉,大鱼小鱼在池子里扑腾,各种食物争先恐后地展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菜市场真是个好地方,是久居城市中的人们短暂的休憩地,可以让匆忙生计的苍白上班族感受四季的轮转,领会土地的宽厚和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