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正确打开方式——聪明的孩子是玩出来的
前两天和表弟微信聊天,
谈到了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表弟的儿子今年9月时未满3周岁,
未到入幼儿园的年龄,
但因家里无人照看,
提前送到了小区里的私立幼儿园。
他说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识字、数数、背诗,
还会给孩子留作业,
让家长教孩子识字、背诗,
并将成果录成视频,在家长群里发布。
前两天,因为孩子不肯背诗,
教了几遍都背不出来,他发火生气,
吼了孩子,
说:“班里的那么多小朋友都会背,
为什么你背不出来?”孩子崩溃哇哇大哭。
事后他也很不是滋味,
在反思是不是过早地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
其实,很多家长和老人都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信条,希望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接受早期学习,为将来上小学做准备。
曾听到小区里的一位姥姥抱怨自己的闺女:“把小外孙女送到一个月上万块钱的什么高级双语幼儿园,天天什么都不教,就是玩,白白浪费钱,说了也不听。”看着姥姥满脸的可惜之情,我确信这姥姥确实为花重金上啥也不教的幼儿园感到不值。
可也许他们不知道,若严格按照教委大纲要求,幼儿园就是不允许教孩子识字算术的。一般公立幼儿园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不自找麻烦。

还记得给儿子开的第一个幼儿园家长会,从早上7:30开到了中午11:30,除了给家长做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等育儿培训外,园长专门向家长详细说明并解释了为何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算术。园长说:“幼儿园会依照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对孩子实施德智体全方位教育,包括体能测试。”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无论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还是我们国家颁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告诉我们:幼儿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在创建幼儿园教育之初,就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项:游戏、恩物、作业。
游戏:是孩子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一种活动。
恩物:是适合幼儿游戏活动的玩具,由福禄贝尔亲自设计,如球形、圆柱体、立方体等,通过这些玩具,儿童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了解社会。
作业: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英语、算数、语文、汉字、拼音等,而是画画、纸工、刺孔、串珠子、拼图等活动,实际上还是游戏。
所以幼儿教育之初,主要内容就是做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获益良多。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既有想象,又有直觉;既有兴趣,又有意愿;既有爱好,又有情感;不仅有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还有对客观、真实、具体、规范的社会有一个理智的判断和逻辑的思考。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芽和预期。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既有对自然的亲密接触,与人和社会的交往,也有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哼哼唱唱、嘻嘻哈哈是没用的,是在瞎玩,还不如让他学点东西。
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究竟要通过什么媒介、什么途径去做?”这个问题上,育儿专家北师大教授钱志亮提出——要通过互动的亲子游戏为媒介进行儿童早期教育。他指出: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生活本性、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最佳的融合,游戏应该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一个乐途,因为孩子可以从中获得情感、认知、社会性、意志,获得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还能获得自由感、解放感和成就感。
如果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学外语、音乐、认字、画画等等,实际上,这剥夺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遏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父母常问孩子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学的会你却学不会等等,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产生一种无能感和退缩感,这就泯灭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甚至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厌学的种子。
与这些早教班相比,更好的方式是父母陪伴互动的亲子游戏。
比如,与三个月大的孩子玩躲猫猫,孩子躺在那儿,用手绢盖在他小脸上,把手绢揭开的一刹那,你说一声“喵……”,他就会哈哈大笑。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明白:看不见爸爸妈妈不代表他们不存在。物体的客观存在性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游戏让孩子得以感知的。
再大一点,可以玩我们记忆中的拉大锯游戏,拉着宝宝的手,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宝宝去。宝宝会在你的拉动中咯咯笑,也会听到你说不让去后着急撒娇。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对宝宝有很好的锻炼,既在给孩子做前庭平衡以及腹肌背肌训练,与此同时还有节奏以及情商沟通。
可见,只要用心,亲子游戏并非难事。
亲子游戏不仅可以让宝宝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也可以拉近亲子关系,建立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亲的亲子游戏,要比早教班重要得多,受益得多。
重视和孩子相处的时光
一定要重视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每天都要和孩子在一起互动,不要动辄就说“我今天有加班,有应酬,不回来了。”尤其是对于一岁以内的孩子,再多的陪伴也都是应该的,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多么过分的事,相反,是父母应当做到的。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每天要有意识地做亲子阅读,看儿童绘本,有空就把孩子抱到怀里,给他讲故事,或者睡前讲。还要鼓励爸爸加入其中,你会发现,同样一本绘本,爸爸和妈妈能够传递给宝宝的信息是大不同的。讲绘本有三点好处:练习听力、提升语言能力和亲子互动。

给爸爸的建议
爸爸每天再忙,也要跟孩子做一次游戏,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千万不要用挣钱忙事业为借口而不顾家,如果后院着火了,孩子毁掉了,事业再大,名声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还记得儿子的第一次幼儿园家长会上园长最后说的一句话,她寄语与会的家长们:“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这句话让我顿悟了那耗时4个小时家长会的意义所在。面对这些稚气孩子们的早期教育,该好好学习的是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