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雨果
前前后后读了雨果老爷子的四本书,《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说,《悲惨世界》读来最为有趣,《巴黎圣母院》次之。虽然仅凭这四本书很难去描述雨果老爷子的伟大,但还是想管中窥豹一番。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在几百年后还依旧被人们给津津乐道,是因为它所传递的是人类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思想,语言和故事情节不过是给这个思想服务的外表、驱壳——当然,一部能流传几百上千年的作品,一定是会让人痴迷于其外表并想深究其思想的——把这个驱壳拿掉之后,所留下来便是足够引人深思的东西了。而雨果老爷子写的,是流传了几千年并且没有什么改变的东西:人性。
仔细想想便会发现,书里面的这些人这些事,我们身边几乎都有,无论大小。
现实要比小说要美好得多。“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大胆”。所以自从珂赛特认识了马吕斯并芳心暗许之后,一次又一次地表达自己的爱意,毫无顾忌跟犹豫。而马吕斯呢,面对珂赛特的感情满是欢喜,但也充满了不安和怀疑。多亏了女孩的勇敢,两人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而珂赛特的母亲,芳汀,爱上了一个浪荡子并生下了珂赛特,却从不曾后悔过——女人在爱情里的勇气经常是超乎我们想象的。艾丝美拉达喜欢上了一个花花公子,便什么都不在乎了。面对众多追求者毫不动心,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救下名义上的“丈夫”,对自己而言也不过是普通人。所钟意的只有那位花花公子。所以才会跟着他去宾馆,一路上没有问任何问题。在宾馆里花花公子想要占有自己,面对自己的守身如玉的原则,简单而强烈地反抗之后,还是妥协了。最后被冤枉谋杀,心系的还是那位花花公子——同样,女人在爱情里的忠贞和盲目,也令人咋舌。格温普兰和蒂呢,蒂被前者从死神那里救了出来,早就已经跟定了他,所以表现得格外主动,甚至于一刻都离不开他。而格温普兰则跟前几位男士一样,犹豫不决,但还是被女孩热烈的爱所感染。恋爱中的女人要比我们想象的深情得多。恋爱中的珂赛特、芳汀、艾丝美拉达还有蒂,都是如此地坚定如此地深情,她们爱的是对方的灵魂。所以她们才会对其他追求者嗤之以鼻,才会拒绝其他一切男人——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寻得了灵魂伴侣,那样的让人沉醉。就好像我们不管考试有多烂、工作做得有多糟糕,一回头总是看见她如春风般的笑。就好像,她在我们耳边碎碎念念,那似水的温柔可以让我们都融化掉。才会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才会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才会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想想吧,多年前一起依偎看月光。想想吧,一起并肩赏夕阳——这些女孩,是这些男孩艰难的人生里不可多得的美好。但同样分了手的女人要比我们想象的绝情得多。你会发现,当一个女人真的不爱你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地努力多么地想对她好,她都可以做到无动于衷。“你没想象中那么念旧,回忆换不回你的温柔”。
母性也总是如此伟大。芳汀即使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心中所念的也不过是自己刚刚几岁的女儿,她知道靠自己是无法养活她的,所以才把她寄养给一对开客栈的夫妇——即便这是珂赛特噩梦的开始——还每个月坚持给这对夫妇寄钱让他们善待自己的女儿。也才会在宁死前,嘱托恳求冉阿让让他务必找到自己的女儿。米歇尔佛莱莎在战乱中也依旧抚养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哪怕不知道自己还活不活得过下一秒。在朗特纳克决意要杀死自己的时候,也没有丝毫惧意。可却在自己死里逃生被好心人救活之后,得知自己的孩子生死未卜,反倒是心如刀绞还不如自己死了算了。于是便踏上了不知结局的寻子之路,不管路人怎么劝说她不要去战乱地区,不管别人如何地阻止她去送命,她只是想找到的自己孩子。看到三个孩子深陷火窟,要不是有人拉着她早就一头冲进去了——多亏了朗特纳克良心发现,才救得孩子性命。吉普赛人因为自己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别人拐走了,所以变得疯疯癫癫甚至于仇恨那些家庭美满的人。对于那些生活光鲜的女人总是报以最恶毒的态度,因为她们生活的幸福反衬出自己女儿的悲苦。可后来得知自己苦苦相逼的一个女孩竟然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欣喜若狂,甚至忘了上一秒自己是如何地挖苦和为难她,甚至于为了保护在逃难的女儿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临死前还一个劲地让她快逃。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大冬天的晚上妈妈背着我们去医院打针,费劲心思做我们喜欢吃的菜,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一直心存芥蒂,不管我们事情做得有多糟糕,妈妈总是一边严厉地批评一边又帮我们收摊子。她总是我们避风的港湾——这些,大概都是母性的本能吧。
朋友的陪伴和人们的帮助,也是如此地温暖着我们。冉阿让还是苦刑犯的时候,卞福如主教不计较身份的卑贱依旧收留了他,给他吃的东西和睡的地方,才让他不至于真正地心灰意冷。后来在修道院也是多亏了一位友人的瞒天过海,自己才能活下去。朗特纳克明明可以一走了之,但心中似乎对即刻就要被烧死的孩子们有悲悯之心,才会又回来打开铁门救得他们。格兰古瓦眼看着就要被杀掉,命悬一线千钧一发,如果不是艾丝美拉达愿意让他做自己的丈夫,恐怕他现在已经在阎王爷那儿了,可艾丝美拉达明明可以不这样做,他们明明素不相识。可她还是救了他一命。卡西莫多从小是个畸形、残废,如果不是副主教克洛德的好心收养,早就不知道魂归哪方了。而且后来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嘲笑和谩骂,艾丝美拉达却不计前嫌,给口渴的他送来了水喝,感动不已。格温普兰为了逃出雪地,在活命的途中听见了婴儿了的哭声,他遇见了一个刚出生没多久还在喝奶的小女孩。他已经是泥普萨过河自身难保,可还是把她抱在了自己的怀里,并为了不让她冻着把自己的衣服也给了她穿——即便那时的他从没想过,自己怀里的这个婴儿,日后会成为她生命里最珍贵的人——那时他自己也不过才十岁。而当于苏斯遇见他们俩的时候,完全可以给他们一点食物就打法他们走,可是他没有。他一边抱怨这两个小孩有多么碍事,一边却抚养和教育他们。就好像遇到难事我们请好朋友帮忙,心中烦闷找他们诉苦,一起漫无目的地逛街好像只是因为今天太阳不错。偶尔招呼也不提前打就直接去蹭饭,因为玩得太疯所以要一起通宵赶作业。我们跌倒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扶我们起来不过要等他们先笑完,可如果真正是棘手的事儿也是同舟共济一起承担——如果没有这些温暖,我们大概很难能走到今天。
但同样,现实要比小说要残忍、恐怖、绝望、艰难得多得多。德纳第夫妇折磨珂赛特的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她不是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她是榨取的工具。朗特纳克下令杀掉米歇尔佛莱莎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也根本没有考虑她还有三个孩子,不过是觉得她没有活着的必要。副主教克洛德疯狂地追求艾丝美拉达,可终究是爱而不得艾丝美拉达疯狂地迷恋着别人。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别人也别想得到,就索性毁了她,栽赃陷害屈打成招。格温普兰本来有着王室的大好前途,就因为几个人贩子的一时邪念,自己的人生全毁了,而且脸上被雕刻成了一件奇怪的艺术品,成为了“笑面人”,其丑无比并且一脸恶心的笑容让别人厌恶,也让他永远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最近发生的“三色”事件,剧情的反转,相关的处理,都让人难以置信。从最开始的震惊、愤怒,到后来的呼吁、恳请,从相关消息被压制的迷茫、惊异,到处理结果出来时的无奈和失落。一幕又一幕,扑朔迷离,无能为力。网友们甚至用了莎翁的“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可最后呢,真实的谎言,谣言竟如此逼真,甚至可以不惜代价地去诬陷军队。我们真的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相信。真的有那所谓的真相吗,谁知道呢。
冉阿让在逃亡过程中,面对差点没逃过的追捕而绝望,最后还好死里逃生,虚惊一场。可那种差一点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的感觉,太让人胆战心惊——就好像我们的人生遇到一个无法越过的槛,高考失败,考研落榜,工作上犯了错误被处分被开除。虽然之后再往前看,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可当时的那种心灰意冷,那种走投无路,确确实实让人胆寒。还有蒂,天生是个瞎子,不过幸好有着灵魂伴侣,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她这般幸运。有很多东西啊,我们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有多重要,可一旦失去之后才会明白,比如水、食物、干净的空气,还有健康。那些瘸了腿的、瞎了眼的、聋了耳朵的、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病的,平常的生活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艰难。就好比我因为智齿冠周炎还有拔完智齿后的恢复期,嘴巴张不开也合不上,麻药的劲过后牙齿扯着心的疼,当真难受极了。而且我们总是觉得,只有自己的痛苦才算得上苦难,别人的都不算什么——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当你自己真正经历的时候才明白,噢原来发生这样的事是如此地难以承受。而郭文和沙威,都是信仰的崩溃。他们没办法接受自己一心想至于死地的人,竟然有着耀眼的光辉。同样我们也无法接受,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信念竟然会坍塌崩溃。一年前某日报一记者被曝诱奸女实习生,舆论哗然:“这个世界怎么了,这位记者难道没有一点道德和良心吗”。记者也不解:“你们怎么了,我不过就是想睡睡一个女实习生,至于么”。“ 我以为我走进的是真相与正义的圣殿,没想到是食人的地狱。”最后呢,是绳之以法还是不了了之呢?大概在一年后的金融圈,一句“这是一个名利场,你愿意吗”,道出了其外表如此光鲜可终究不过是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世界。还有著名高校教师在家教过程中猥亵女学生,真可是谓是多事之秋。他们啊,哪一个不是表面上满嘴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所谓真相,就是如此的赤裸裸。还有唯利是图的商贩,见利忘义的小人,背后捅你一刀的叛徒……
如果没有这些邪恶,我们的生活该多么美好。但同样,如果没有这些污秽,我们根本就不会意识到生活中的这些美好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不过啊,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即便雨果老爷子用他那只生花妙笔把这些人这些事写得如此的入木三分,对我们来说终究是别人的故事。听故事是一回事儿,自己亲身经历又是一回事儿。“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好好读书,好好生活。而且说起来,生活还没那么遭,至少我们还有家人还有朋友,还有雨果还有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