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这么好的事
查看话题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关于美食的记录片/影视剧推荐,所以想现在开始,分类别记录一下自己平时看的有关吃喝的书、电影、纪录片。
谈不上推荐,算是记录吧,因为每个人对文字影视的喜好比较主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看。今天先推荐几本最近刚看完的书,都是些读起来比较轻松的文字。

这简直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归隐山间、种菜耕田、与土为伴、收货四季、腌制食物、研究菜谱、制作手工……还有5个冰箱的田园大房子。
一本记述津端夫妇田园生活的随笔,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日常的夫妻恩爱,食物的传承,上下辈的沟通,做个有趣的老人家也太酷了。

前段时间被陈晓卿从央视离职的新闻刷屏了,从美食达人吃货们纷纷转发,到文娱财经视频界对他的新公司的预测等。那段时间我刚好在看他的书《至味在人间》,这本书的烟火气息很足,探讨食物与人的关系比较多,据说这本书最开始的定的名字是《最好吃的是人》,这样就跟书中的内容特别搭。只是惭愧,明明是在感受文化,手却不自觉去搜索书里面提到的馆子。
现在城市动不动就搞文创,胡同里的小饭馆酒吧都被砸了,最有人气的地方都逐渐消失了,扼腕叹息。统一为灰底白色的门面,极其丑陋。当一个城市没有路边摊苍蝇馆胡同铺的时候,那大概人味也就到尽头了。

最近最喜欢的一本小书,以制作难度高的法式甜点舒芙蕾为隐喻,由一个小小的厨房串起了三个城市的小家庭,悲伤温情,特别细腻女性视角的一本书,作者是土耳其女性作家爱诗乐·沛克。
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点三次头。我总是在别人给我抱怨生活之苦的时候,劝他们去厨房试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料理,沉浸在打发蛋清、搅拌面糊的时候,确实会忘记生活糟糠。可是当已经没有人去试吃这些料理的时候,大概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今年开始自带午餐便当,会刻意读一些制作便当的书,需要不断学习食材搭配。从他人那学来的经验自己试验两次,就知道是否适合自己,或删或减,慢慢就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经验。
这本书是生活在北京的日本女作家写的,有很多描述自己小时候对便当的记忆,以及受母亲潜移默化影响对下厨的态度。书中便当餐的做法还是比较偏日式的,不太适合我这个中餐胃,但是能感受到浓浓的日本便当文化。
我也总结出的这半年做午餐便当的一些小技巧,可以点击看→_→明天开始带便当,才是减肥的第一口号

是食帖出的第15本书了,说是书,我更喜欢当做杂志翻翻看,读起来很轻松,排版审美也是很高。他们家的那一套书,我大多都看过,有的是自己买的,有的是在公司书架翻的。深度谈不上,里面有些做便当小技巧还不错。
◤ 这就是我最近看的有关吃吃喝喝的书。最近实在太丧了,想问下大家一般都是怎么排遣丧的,有没有跟我一样是下厨和做家务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