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学、学科整合、和欠下的功课
前段时间出去玩了,几乎每天都是前一天下午或者晚上做第二天的功课,查景点和住宿。
过了N多天重复的一日游生活。心里只觉得倦怠。
好在很多盛名之下的景点总有一个场景会留在心里,回想起来,觉得还会想再去一次,就去看一看画卷展开来或者忽然遭遇的那一刻、以及异乡里偶遇的风土人情(米兰的喂鸽子拍照的青壮年黑人和南亚人*这里一定要额外记一篇、售票机前帮人买票又摸多余硬币的青年男性难民们、Bologna干脆直接要钱的人直接充斥在每一天的时时刻刻、还有安静守礼谦让的瘦小老年难民们 —— 这些老人给我教育还蛮大的,直接在无声处的教育;以及意大利众多在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黑人们,和法国地铁系统给人的感觉又不一样,法国人的黑大姐售票员让人觉得恼火,觉得拖沓、傲慢、官僚,但是意大利的黑妞公交车司机让我感觉很好,精神、爱干净、也不是说有多谦和,但是应该做的一样都不拉下)
这样上气不接下气的日子里,有空了就只刷豆瓣,忽然打开邮箱发现一封友邻一个多月前寄来的一句话,觉得蛮不好意思的,但是当时连不好意思的心力都没剩多少了。
友邻问的是芬兰的学科融合/现象教学,也就是风传的芬兰的中小学取消分科目教学。
答:这是发展的方向,他们现在还在摸索中。教师培训学校/师范附属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已经试行了2、3年都不止了,但是在普通教师中间才从2016年秋起刚开始摸索
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不妨查一查STEM教学的案例,因为STEM教学就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和mathematics这几个学科整合在一起教的做法。
一般都是依托一个主题,所以不管是topic-based learning,还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根绝学生的能力决定主题的大小和学习目标的深浅。
另外,不管是国际学校的IB项目也好,还是看过的一些芬兰学校的现象教学的主题的制定,或者国内一些精英学校的主题的设定,都是差不多互相借鉴的,重点是本土化、校本化 —— 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
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可以是各个大主题不断重复、深化
(关于project-based learning, 以前看到过一个很棒的案例:https://www.douban.com/note/593833461/
可以参考他们的主题选择,都是很宽泛的题目,大小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意而定)
我觉得有用信息的几条链接:
重点推荐这一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795df0102wgfj.html
http://www.parentingheadline.com/index.php/zh/%E5%AE%B6%E5%BA%AD/%E5%B0%88%E5%AE%B6%E6%95%99%E5%AE%A4/6575-%E3%80%90%E8%A6%AA%E5%AD%90%E5%B0%88%E8%A8%AA%E3%80%91stem%E6%95%99%E5%AD%B8%E8%88%87%E5%82%B3%E7%B5%B1%E6%95%99%E5%AD%B8%E6%9C%89%E4%BD%95%E5%88%86%E5%88%A5%EF%BC%9F
https://www.jiemodui.com/N/82862.html
https://www.hkteducation.com/chi/stem/
另外,关于所学,发现自己还欠很多笔记,等精力回来了能补一点是一点吧
以下是脑子里先浮现出来的最近的所学:
1.合作学习里的grouping和预防霸凌
2. coding
过了N多天重复的一日游生活。心里只觉得倦怠。
好在很多盛名之下的景点总有一个场景会留在心里,回想起来,觉得还会想再去一次,就去看一看画卷展开来或者忽然遭遇的那一刻、以及异乡里偶遇的风土人情(米兰的喂鸽子拍照的青壮年黑人和南亚人*这里一定要额外记一篇、售票机前帮人买票又摸多余硬币的青年男性难民们、Bologna干脆直接要钱的人直接充斥在每一天的时时刻刻、还有安静守礼谦让的瘦小老年难民们 —— 这些老人给我教育还蛮大的,直接在无声处的教育;以及意大利众多在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黑人们,和法国地铁系统给人的感觉又不一样,法国人的黑大姐售票员让人觉得恼火,觉得拖沓、傲慢、官僚,但是意大利的黑妞公交车司机让我感觉很好,精神、爱干净、也不是说有多谦和,但是应该做的一样都不拉下)
这样上气不接下气的日子里,有空了就只刷豆瓣,忽然打开邮箱发现一封友邻一个多月前寄来的一句话,觉得蛮不好意思的,但是当时连不好意思的心力都没剩多少了。
友邻问的是芬兰的学科融合/现象教学,也就是风传的芬兰的中小学取消分科目教学。
答:这是发展的方向,他们现在还在摸索中。教师培训学校/师范附属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已经试行了2、3年都不止了,但是在普通教师中间才从2016年秋起刚开始摸索
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不妨查一查STEM教学的案例,因为STEM教学就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和mathematics这几个学科整合在一起教的做法。
一般都是依托一个主题,所以不管是topic-based learning,还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根绝学生的能力决定主题的大小和学习目标的深浅。
另外,不管是国际学校的IB项目也好,还是看过的一些芬兰学校的现象教学的主题的制定,或者国内一些精英学校的主题的设定,都是差不多互相借鉴的,重点是本土化、校本化 —— 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
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可以是各个大主题不断重复、深化
(关于project-based learning, 以前看到过一个很棒的案例:https://www.douban.com/note/593833461/
可以参考他们的主题选择,都是很宽泛的题目,大小可根据自己需要随意而定)
我觉得有用信息的几条链接:
重点推荐这一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795df0102wgfj.html
http://www.parentingheadline.com/index.php/zh/%E5%AE%B6%E5%BA%AD/%E5%B0%88%E5%AE%B6%E6%95%99%E5%AE%A4/6575-%E3%80%90%E8%A6%AA%E5%AD%90%E5%B0%88%E8%A8%AA%E3%80%91stem%E6%95%99%E5%AD%B8%E8%88%87%E5%82%B3%E7%B5%B1%E6%95%99%E5%AD%B8%E6%9C%89%E4%BD%95%E5%88%86%E5%88%A5%EF%BC%9F
https://www.jiemodui.com/N/82862.html
https://www.hkteducation.com/chi/stem/
另外,关于所学,发现自己还欠很多笔记,等精力回来了能补一点是一点吧
以下是脑子里先浮现出来的最近的所学:
1.合作学习里的grouping和预防霸凌
2. coding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