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懶’
剛加了一個公眾號,祂説,祂的經歷是突然在藝術館裡體驗了一些靈性經歷。
然後進入繪畫夢的程序,然後現在開始輕鬆的工作,這給予了很多人提示,
生命的工作是放鬆的,這是一種有深度的懶。
說起如何激發內在的潛在生命工作方向,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助你。預約請留言。
有些人是不斷在尋找,但祂們其實不想找到。因為要開始做事,也是需要起點勇氣。他們為了不去做他們生命的事情,而製造了‘我找不到’的結果。或‘我沒有選擇’的結果。
有些人是知道了自己想做什麽,卻不去完成那件事。因為很多因素的考慮,比如不肯放棄穩定的收入,恐懼未知和失敗。有些人正在做著某些事情,卻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也越來越想放棄。
有些人不願意開始做些什麽,想著希望有一個神,告訴祂的使命是什麽,然後祂不會出錯地完成某事。這樣的想法,源自懶惰。核心也是以上的想法背後:恐懼錯誤,恐懼失敗,恐懼未知,恐懼死亡。
緊抓著一些已知的東西,感覺著每天都會消逝的安全感。
這樣,會讓你獲得永生麼?
這樣,會讓你永恆幸福麼?
有分辨力的覺知者,你會理解此時自己內在的狀態,聆聽著自己靈魂深處的追求,成為那個真實的工作者。成為一位能去愛的人。分享著生命的流動和智慧。
osirisx: 哈哈,翻开童话心理学,也正好讲到面对退行.病态的退行与创造性的退行的不同.也是昨天我说的那些.
童话说到的懒,也与我只是提及的关于这个世界因为懒才能不断优化发展的那种创造性的懒的睇法相通。
devilivэb: 創造性的懶?
osirisx: 什么都不想干的那种彻底的懒,是回归子宫幻想的那种想要得到永恒静逸的死寂。而为了懒而不断创造更可以偷懒,更节省能量与操作的懒是不同的
devilivэb: 哈哈哈哈。。。 有深度的 懶。
osirisx: 一个是为了死寂的不想动却在不断妄动,因为回归子宫是幻想,不现实的,却不断去追求,所以是妄。而一个人为了节省能量与操作步骤,也是懒,但在偷懒的过程中是创造与革新的。
是节省的优化。
那些懒,甚至只是不想动的懒,是真的懒,甚至是赖,有心的赖,就是懒。
而创造性的退行,或你说的创造性的懒,是闲。真的闲,是顺道自然而不妄为妄动。那样就可以看仙人(xianren)通闲人(xianren),仙通闲。
真正的闲,才能倾听顺应大道。
真的闲下来了,才能感应大道。心被外物劳役,就无法觉知真心大道,就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向哪里走。
但闲下来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不妄作妄动。这个在佛家、在道家的思想中都说得很多了。
童话心理说的那个“懒”是顺应命运,接纳命运,是女性意识或叫女性原则、女性特质;而对抗命运的,是男性意识或男性原则、特质。
但不是其中一方就是最好的。而是理性的情况是能整合统合这两面而非单方面的唯一准确性。
书本里有写到“创造性的退行并不是完全将力量由意识输送到给无意识,相反,它具有产生下一次自我统合的力量。”这里就是,假我死,真我活。真我被巩固下来并且被感知感应后。再次死就会再次生,生死就会转化发展。死过一次并且能回来并且对这一过程有自觉的,才会不会怕死,才会有不断走下去的勇气与信念。
没体验到这个真我,未体验过死而复生,或死而复生后都对这个过程不自觉的,其实都会不断怕死的。
懒不是不作为,非渴求“回归子宫幻想”的退行;而是 “为了节省能量以及优化操作”而去“偷懒”。而后者又是自然本性之一,即以最省能量的低能耗状态保留自
身(事物自己)存在的自我特性,也就是事物自身区别于他者的自我独特性,也可以说是事物自身的自性。所以这个倾向是一种有为法,保留自我本性(自性,不同于核心那个自性,这里只是指代事物自己区别他物的独特性)。看不清这点,就是对我的执,我执以及俱生我执(即法执),都是无明。
而这个事物自身区别他者的 自性 的本源就是空,都来自于空,所以说有为法的“自性”是假名或假借或就是空无的。所以有所“一切法无自性”中的有为法的部分。而无为法的部分,无为法无自性是因为无为法本身不以固定的所谓“我”而在,整体都是变化的、流动的,这样就不存在所谓固定的我的说法。所以无为法也无自性。所以就结合为“一切法无自性”。
但自性本身又是一种特质,而且是最核心的特质,所以祂在空中,能统合一切。这里的自性就起到再组织、凝聚的能力,是自性的凝聚的功能特质。这里,就有自性——自我在统合的根基了。而这个自我不是以人自认为的那个我为核心,而是以自性真我为核心,是顺道的,非膨胀自我的。所以,当体会到这个自性,才有永恒分解再构造的核心同一性。
无法体验自性这个真我同一的内核,就无法实现这样的自我同一的自我认知自我感知与发展了。
[OsirisXstudiO 首席心理咨询师]
伍君雄osirisx
心理咨询师、中国曼陀罗研究小组核心成员。
【专长领域】个人自我探索与成长,梦、曼陀罗、心理类型的分析与工作。
【擅长技术】梦的分析与工作、心理类型(MBTI)分析、曼陀罗绘画技术、意象技术、沙盘游戏、认知疗法等。
更多活動和資訊
請瀏覽OsirisXstudiO公眾號
想瞭解更多詳情,請添加微信和公眾號,諮詢,入群,交流,討論
個人成長。沙盤遊戲。曼陀羅。繪畫。藝術表達療法。心理劇。
團體成長。公司內部培訓。企業EAP 心理培訓
家庭成長。兒童成長。情侶成長。員工心理类型(MBTI)分析
及人事調整。工作坊。考試和工作方向輔導。讀書會
心理成長小組
督導活動沙龍
榮格心理
自性化
意象
非言語表達性藝術
夢析與工作
沙盤遊戲曼陀羅
心理類型
然後進入繪畫夢的程序,然後現在開始輕鬆的工作,這給予了很多人提示,
生命的工作是放鬆的,這是一種有深度的懶。
說起如何激發內在的潛在生命工作方向,可以找專業人士幫助你。預約請留言。
有些人是不斷在尋找,但祂們其實不想找到。因為要開始做事,也是需要起點勇氣。他們為了不去做他們生命的事情,而製造了‘我找不到’的結果。或‘我沒有選擇’的結果。
有些人是知道了自己想做什麽,卻不去完成那件事。因為很多因素的考慮,比如不肯放棄穩定的收入,恐懼未知和失敗。有些人正在做著某些事情,卻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也越來越想放棄。
有些人不願意開始做些什麽,想著希望有一個神,告訴祂的使命是什麽,然後祂不會出錯地完成某事。這樣的想法,源自懶惰。核心也是以上的想法背後:恐懼錯誤,恐懼失敗,恐懼未知,恐懼死亡。
緊抓著一些已知的東西,感覺著每天都會消逝的安全感。
這樣,會讓你獲得永生麼?
這樣,會讓你永恆幸福麼?
有分辨力的覺知者,你會理解此時自己內在的狀態,聆聽著自己靈魂深處的追求,成為那個真實的工作者。成為一位能去愛的人。分享著生命的流動和智慧。
![]() |
![]() |
osirisx: 哈哈,翻开童话心理学,也正好讲到面对退行.病态的退行与创造性的退行的不同.也是昨天我说的那些.
童话说到的懒,也与我只是提及的关于这个世界因为懒才能不断优化发展的那种创造性的懒的睇法相通。
devilivэb: 創造性的懶?
osirisx: 什么都不想干的那种彻底的懒,是回归子宫幻想的那种想要得到永恒静逸的死寂。而为了懒而不断创造更可以偷懒,更节省能量与操作的懒是不同的
devilivэb: 哈哈哈哈。。。 有深度的 懶。
osirisx: 一个是为了死寂的不想动却在不断妄动,因为回归子宫是幻想,不现实的,却不断去追求,所以是妄。而一个人为了节省能量与操作步骤,也是懒,但在偷懒的过程中是创造与革新的。
是节省的优化。
那些懒,甚至只是不想动的懒,是真的懒,甚至是赖,有心的赖,就是懒。
而创造性的退行,或你说的创造性的懒,是闲。真的闲,是顺道自然而不妄为妄动。那样就可以看仙人(xianren)通闲人(xianren),仙通闲。
真正的闲,才能倾听顺应大道。
真的闲下来了,才能感应大道。心被外物劳役,就无法觉知真心大道,就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向哪里走。
但闲下来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不妄作妄动。这个在佛家、在道家的思想中都说得很多了。
童话心理说的那个“懒”是顺应命运,接纳命运,是女性意识或叫女性原则、女性特质;而对抗命运的,是男性意识或男性原则、特质。
但不是其中一方就是最好的。而是理性的情况是能整合统合这两面而非单方面的唯一准确性。
书本里有写到“创造性的退行并不是完全将力量由意识输送到给无意识,相反,它具有产生下一次自我统合的力量。”这里就是,假我死,真我活。真我被巩固下来并且被感知感应后。再次死就会再次生,生死就会转化发展。死过一次并且能回来并且对这一过程有自觉的,才会不会怕死,才会有不断走下去的勇气与信念。
没体验到这个真我,未体验过死而复生,或死而复生后都对这个过程不自觉的,其实都会不断怕死的。
懒不是不作为,非渴求“回归子宫幻想”的退行;而是 “为了节省能量以及优化操作”而去“偷懒”。而后者又是自然本性之一,即以最省能量的低能耗状态保留自
身(事物自己)存在的自我特性,也就是事物自身区别于他者的自我独特性,也可以说是事物自身的自性。所以这个倾向是一种有为法,保留自我本性(自性,不同于核心那个自性,这里只是指代事物自己区别他物的独特性)。看不清这点,就是对我的执,我执以及俱生我执(即法执),都是无明。
而这个事物自身区别他者的 自性 的本源就是空,都来自于空,所以说有为法的“自性”是假名或假借或就是空无的。所以有所“一切法无自性”中的有为法的部分。而无为法的部分,无为法无自性是因为无为法本身不以固定的所谓“我”而在,整体都是变化的、流动的,这样就不存在所谓固定的我的说法。所以无为法也无自性。所以就结合为“一切法无自性”。
但自性本身又是一种特质,而且是最核心的特质,所以祂在空中,能统合一切。这里的自性就起到再组织、凝聚的能力,是自性的凝聚的功能特质。这里,就有自性——自我在统合的根基了。而这个自我不是以人自认为的那个我为核心,而是以自性真我为核心,是顺道的,非膨胀自我的。所以,当体会到这个自性,才有永恒分解再构造的核心同一性。
无法体验自性这个真我同一的内核,就无法实现这样的自我同一的自我认知自我感知与发展了。
[OsirisXstudiO 首席心理咨询师]
伍君雄osirisx
![]() |
心理咨询师、中国曼陀罗研究小组核心成员。
【专长领域】个人自我探索与成长,梦、曼陀罗、心理类型的分析与工作。
【擅长技术】梦的分析与工作、心理类型(MBTI)分析、曼陀罗绘画技术、意象技术、沙盘游戏、认知疗法等。
更多活動和資訊
請瀏覽OsirisXstudiO公眾號
想瞭解更多詳情,請添加微信和公眾號,諮詢,入群,交流,討論
個人成長。沙盤遊戲。曼陀羅。繪畫。藝術表達療法。心理劇。
團體成長。公司內部培訓。企業EAP 心理培訓
家庭成長。兒童成長。情侶成長。員工心理类型(MBTI)分析
及人事調整。工作坊。考試和工作方向輔導。讀書會
心理成長小組
督導活動沙龍
榮格心理
自性化
意象
非言語表達性藝術
夢析與工作
沙盤遊戲曼陀羅
心理類型
![]() |
![]() |
© 本文版权归 crazyeggeg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