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
和我说话的是在这个村子居住了几十年的农民,他们有的已经在城市里买了房,有的准备投奔在城市生活的子女,也有人认为年纪大了,买不起城里的房就干脆租房度过晚年。
今天他们在农村的房子被拆了。
城市房屋拆迁或城中村拆迁或许可以诞生很多房姐、拆二代,可他们不属于这样的群体。农村的房屋和土地似乎没有大部分人想象中的那么值钱。而对他们来说,值不值想法也各有不同。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用挖掘机拆房的画面了,可心里有所伤感却是第一次。也许是因为和这群人打过些交道,突然很能理解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心情。对村里的老人来说,那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住所,家就在那里。对年轻人来说,那里承载了儿时成长几乎所有的记忆,童年就在那里。
我忽然觉得一阵心酸。他们的脸上也有各色表情,有的平和,有的麻木,有的不甘。我却没有找到和我情感共通的眼神。
可我相信,没有看到不代表他们没有伤感。他们中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佝偻着整个上身,跟着挖掘机行驶的方向一户户的观看。不只是看热闹的看,而是看有没有哪家遗留了部分建筑不拆,原因不言而喻。身体不便的老人尚且如此关注过程和细节,年壮的中年妇女们更加不甘示弱。
可我仍然相信他们的心里也伤感,甚至有着深深的不舍。可是啊,他们不舍的情感已被得失计较的认真心理遮挡覆盖。生活对他们来说,确实需要精打细算,细到一斤葱卖两块还是三块,坐一趟公交车花两块钱和走路半小时哪个更划算。
衣食无忧的人们有大把的精力用于伤感与不舍,以及其他更丰富的情绪,也因此催生了许许多多高雅的文艺创作。比如芭蕾舞,我刚好想到前几天电视里讲了这是高雅艺术。可对于我们山区里的农民,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分一毫收入全凭双手劳作的群体来说,他们的精力太有限了,他们的情感太有限了。
认识他们的时间不长,他们是单纯的,可爱的,即便有撒泼不讲理的,也并不可恨,因为他们是天生的弱者。我对他们的了解仅此而已,今后恐怕也不会有更深的来往。我只想祝福他们,在城市里生活一切都好。
我想,还没离开村子的人们日子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