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豆瓣友邻
查看话题 >可爱的豆瓣友邻
(一)
Chris算是我在豆瓣遇到的第一个能推心置腹的友邻。文质彬彬,情商高,进退有礼还不满脑子情情爱爱。第一次认识他是在豆瓣小事里,我发了个求助贴,他私聊回复。这么一来二往,发现彼此三观还挺合的,渐渐地便聊开了。
跟我大学才来广州读书不同,Chris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有个地道的同城网友,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当地所有的hea蒲圣地都尽在其掌握之中。这对于一个初来乍到,还沉迷于探索新鲜刺激的外地人来说,无疑就是一个随call随到的人肉导航仪!
“Chris Chris , 最日式的居酒屋在哪?” ——“盘福路天桥右拐的小巷子里有。”
“Chris Chris,东圃附近求推荐好吃的店!” ——“陈记顺和牛肉火锅,不过我每次去都要排2个小时的队,你最好先预约拿号。” “收到!”
诸如此类的美食探店对话数不胜数。要不是有这么一个广州通的豆邻,大概在新手上路的美食畅玩探索中,踩到的雷区都足够浇灭我对广州美食的欲望了。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我能跟一个网友保持联络一年多,很大的原因在于当时我跟父母之间处于煎熬的冰河期。这倒成了我和Chris聊起来的契机。
我从小就特讨厌自己的父母。控制欲强,态度强硬,典型的被人诟病的中国式父母。在这样唯我独尊的父母的抚养下成长,我从小到大都不敢反抗,或者说反抗过几回也无疾而终后颓然认命,渐渐地在他们面前就形成了一种怯懦无能的奴性。
但事情的转机就发生在大二的暑假。我爸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就对我骂骂咧咧。我一气之下,转身回房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学校,他妈的真是受够了!委屈、愤怒,像是万丈潮水涌上心头。希冀这样的父母有天能悔改真是痴心妄想!明天走!我明天就走!他妈的以后老无所养跪下求我也别指望我回来!!
犹记得我当时的内心想法就是这样的。之所以没有当天就走是因为当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早已错过通往我们学校的末班车。我把自己锁在房间,等着天亮的到来,没想到却等来了我哥。他是来劝阻的。切断我的经济来源并撂下狠话。我可以不管我爸妈的死活,但我不能不顾我哥。于是,我的初次策逃就这么被搁置了。
但出逃搁置不代表我会低头认错。虽然我还窝在家里,但对父母的所作所为还是耿耿于怀。那段时间里,Chris是我揣在手里的一根救命稻草。大概是跟我身边的一贯“家和万事兴”的劝导不一样,Chris并没有说过我和我父母的孰是孰非,也没有说出“他们毕竟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这么道德主义却又听着令我硌人的话,他更多的是为我描绘一张毕业后得以远离父母的蓝图。而这,恰合我心意。
写到这儿,Chris倒像是个要蓄意拐卖少女的犯罪分子。要是大家真这么认为,那我就太对不起他了hhh。很有趣的是,于我们两个而言,彼此应该都是曾经网络世界中独特的存在吧。共聊一年多来,不去探知对方姓名年龄相貌,素未谋面,彼此单身过也从没起过要发展恋情的念头。而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在几个月前,我们两个在讨论“限韩令”事件时彼此意见不合已经不欢而散了。
事实证明,跟网友的感情就是这么脆弱。始于三观相合,终于三观不符。但毫无疑问的是,能遇到一位这么意气相投的豆邻,真是一段再赞不过的事了。
(二)
没小姐是我在豆瓣认识的一位笔友。她管自己叫没尝酥,但我从不这么叫她。我管她叫没小姐。
这个中缘由不为伪文青,也不为装逼搞特殊,单纯只是因为把“尝”字写得太难看而废了不下五张信纸后,我心下一横,提笔就在称谓栏写上“To没小姐”。之后也就一直这么叫开来了。
如果你仔细留意没小姐的ID,你大概就能得知没小姐的热衷事物之一了。没尝酥,没尝酥。梅长苏,梅长苏。这是2016年一部爆红电视剧中男主人公的名字,而我和没小姐就是2016年认识的。
跟没小姐通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还记得起初我们约好每星期一封来信。约定时间降至,我估摸着信也该到了,心下欢天喜地拔腿就往学校传达室跑,可惜几日下来都无果而返。混了几天脸熟之后,传达室大叔终于大发慈悲地告诉我:别瞎跑了,你的信估计还得再等一个星期。
“可是上次寄信的时候,邮差说广州到武汉的信件一个星期就可以了啊。”我一脸质疑地看着大叔。
“是这样没错,广州寄武汉只要一个星期,但武汉寄广州就是得要两星期。”
(为什么会有这么变态的规定。。。?)
终于一个星期后,我翘首以盼地等来没小姐的第一封信。
没小姐的第一封信足足写了三页纸,而且还是飘着淡淡的橘子香味的原木信纸。跟大大咧咧的我相比,没小姐简直文艺精致到极点:原木信纸、整齐得像是拿尺子比对过的行间距。如果说她是抱着鸿雁传书的情怀,那我就是被说成千里传厕纸也不为过。更别提后来一来二往熟了之后,我常常在打着瞌睡的高数课上随便抽出一张做过题的演算纸就给她写信了。
跟我从小规规矩矩考试升学不同,没小姐是个美术特长生。她寄来的信中常常会夹着一些无聊时随手画的手绘。对于从小“画伯”的我而言,这简直不要太美妙了。每次收到信我都迫不及待地抖开信纸,先看画,再慢慢读信。
没小姐比我大一届,跟她聊的都比较泛。分享歌单,推荐电影,骂骂男朋友,聊聊变态的辅导员和烦心的舍友。偶尔也会相互夸赞一下对方。她会夸我的钢笔字写得真好看,我也会称赞她画画好棒。用她们粉圈的话说就是商业互吹。没啥实际意义,就是彼此图个乐呵。
跟没小姐呆久了,对粉圈的事也略知一二。受这位资深粉圈人士的洗脑,我,一个二十几岁、之前对追星嗤之以鼻的老阿姨,竟然饭上一位身高仅166cm的37岁日本老爱豆。论颜无颜,论大长腿也没有大长腿,还不是个青春气息满满的小鲜肉。这大概就是没小姐口中的“亲妈粉”了。
饭上日本爱豆后,没小姐开始怂恿我陪她去日本看演唱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开始加入没小姐的学日语之路。我们起初用中文通信,她考研我备考四六级的时候用英文通信,本来说好学日语之后再一起用日语通信练习的,可如今我标日已经差不多学完上册了,这个约定还没实现。
跟没小姐断了联系是在她考研前后吧,不知道她是如愿考上武汉大学了还是落选后搬离原先住址了。写下这篇日记前,我特意去看了她的豆瓣主页,更新时间依旧停留在5月26日。
世间聚聚散散分分合合本是常态。反正断联后彼此平行线,一切的未知就任由我自由畅想就好啦。那就是了——没小姐一定是如愿考上武汉大学,每天忙着课业和研究,有个很严格但又很受人敬佩的导师,还有个事事贴心的男朋友,所以无暇顾及我这么个素未谋面的网友也是正常的。
嗯,就是这样的。
(三)
Lily是在广州豆瓣小事里认识的,也是我唯一面基过的豆邻。
一开始,我从不认为我跟Lily会有发展成现实生活中朋友的可能性。这并不针对Lily,只是在这个网络喧嚣的时代里,网友大多不过是逃离枯燥平庸的现实世界里的NPC,各取所需罢了。也正是这个原因,跟网友面基这事,向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跟Lily认识的初衷不一样,我们是在豆瓣里约好要在夏天一起学游泳的。而且还有一个力促因素就是,我们两人的住处就在相隔的两个小区里。
只能说,缘分,就是那么妙不可言。
我和Lily都没学过游泳。在我们原定的计划中,是要约好一个当地的教练教我们的。事实上,我们也找到了——体校游泳生,靠谱,学费也相对实惠很多。然而就在我们一切都谈拢的时候,教练撂下一句“要去虎门游泳馆打暑假工”就跑了。我和Lily很无奈,但一想到错过今年暑假就要等到明年才能学游泳,我们两个旱鸭子一咬牙,也就这么奔向游泳池了。
因为是素未谋面,两人又住得这么近,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就约在了Lily家的小区游泳池。打着两个旱鸭子抱着浮水泡沫在人少的小区游泳池里扑哧扑哧不会太瞩目的念头一路来到约定地点,结果大头虾地发现泳池还没到开放时间。sad。。。
无奈之下,我们决定先去Lily家打发打发时间。现在回想起来,Lily胆子可真大,初次见面的网友就敢往自己的单身公寓里邀请去玩。我也好不到哪儿去,第一次见面就敢往网友的住处里钻。不过真的费劲脑袋都想不起来,当时自己为什么迷糊到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事后问Lily,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真是迟钝的两个女生啊,也幸好彼此都不是什么坏人,不然后果就大发了。
后来游泳池开放时间到了,我们还是没能游上泳。因为突如其来的雷雨天气,我与豆邻的第一次面基竟然是在她家聊天看剧逗宠物,顺便再吃了个她亲手做的晚饭才回家。真是想想都觉得好奇妙。
后来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还是没能学会游泳。也许我和Lily永远都不能成为推心置腹的挚友,但在这么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个无聊时串串门、有空约约饭的朋友,也不错。
© 本文版权归 二娘balabal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