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感悟 ——张军峰
今天听了岳阳老师的《国学与领导力修炼》课程,对于讲到的“无为而治”与工作关系深受启发,《道德经》中明确告诉我们理解了道便可窥探天地万物之妙门,企业管理亦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件事,有相通的道理。道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道的核心便是对“有无相生”的理解和把握,对企业管理就是达到“无为而治”的目标。
作为管理者不但要有上善的德性,更需要将这种德性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当然老子倡导的管理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很多人以为无为而治就是什么都不做,然后坐享其成,世上显然没那么好的事,这也是对老子莫大的曲解。我认为“无为而治”有三层含义:1、无伪,意思是在我们的管理过程中不要去巧装伪饰,殊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伪装一次,员工就会因人而异奉还无数次,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无违,其意为管理要符合规律,顺应人心,不得背道而驰,不然就将南辕北辙,适得其反;3、无为,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可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顺其自然,便可得无所不为。从管理所经历的三个发展进程(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来看也是一个越来越无为的过程。
“无为而治”是抓住了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循人之本性,因循利导,员工必将追随,这才是管理的真大“道”。“无为而治”是大智慧,在道的高度,从“有无相生”中整体去把握企业的发展规律,解决工作中层出不穷的各项难题,提升个人领导力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