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书17︱做个无情的有情人

TO:dry martini 好吧,以后《笑忘书》就固定收信人了,省得老有人对号入座。即便以前的确有人叫过这个名字,即便很多年前跟这个名字之间确实有过千丝万缕的情感链接,但是,今天放在这里,就真的只是一个空洞的名字吧,谁都不必自行带入,谁也不必妄加揣测。我的意思是,说到底,我这么挑剔的人,这么各色的人,找个能有事没事掏心掏肺唠嗑说闲话的人,也蛮难的,所以,目前来说,也只能假想。 是,就是忽然想跟人聊聊天呢,就说说话而已。 所以,dry martini,不知道你现在正在上海呢?重庆呢?还是宜昌?好久好久没联系了呀。我就是,那天整理衣服,看到深紫色保暖内衣,就想起从前自己还送过你一套呢,那是几几年的事?不记得了...... 现在,你长大了吧?应该是呀,十几年过去了。十几年呢,再没人像你那样怯生生叫姐姐了.......你叫姐姐的声音真好听......记得你曾经学我说话的样子:“要好好的”,学完了以后,顾自就眯着眼睛笑起来......嗯,你的细眉细眼也真好看......不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不好......要好好的呀.....还写字么?是不是,儿女忽已成行? 我还好,就是双11嘛,大家都在忙着购物,我这么俗气又爱捯饬的人自然也难逃裹挟。嗯,买了几件,都是羊绒的。好像有点贵吔,满减之后仍旧不便宜。不过,现在的购物口号不一直都是——买多不如买精。虽然有点忽悠的意味,但道理是对的。 就比如有人说起自己在8年前买了一件皮夹克:“牛皮的,5万多人民币。当时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价,但因为太合身、太喜欢了,就咬牙买下来。这件皮衣后来成为我最喜欢的服之一,简单、合身、厚实,可以配牛仔裤,也可以打领带;出差、旅行、日常都适合,所以每年都会拿出来穿。随着穿着次数的增多,袖口和手肘处有一种特别的磨砂效果,今天拿出来试了试,皮衣已经完全贴合在身体上了,就是我们说的“把皮衣穿服了”。比当初崭新的样子更好看呢。算了一下,5万平摊在8年里,一年还不到一万,但是每年你都能穿上一件最棒的皮衣。特别欣慰当初下了决心,这笔消费带来的喜悦才可能历久弥新。” 嗯,贵的衣服自然有贵的道理——从穿着体验,到耐用程度,以及带来的自信,都能让这笔钱花得非常值。 题外话就是——你看这个人说话的语气,像不像当年的无敌?呵呵。 不过,今天跟你唠叨的重点并不是衣服,我是说,买着买着,钱钱花着花着,就有点走神儿,就由衣服联想到了人们对情感的选择——为什么相同的道理,购物的时候,但凡经济条件允许,差不多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讲究,越来越注重品位和档次,越来越在意让什么衣服配得上自己、充当自己的门面,但涉及到感情时,似乎更多的人仍旧在孜孜以求、洋洋自得于数量而非质量? 之于爱情——女人更多炫耀的是被多少男人追逐过、或者正被多少男人追逐着;男人吹嘘的,则都是曾经把多少女人带到床上、压到身下,且数字仍在持续创新高。
人海里风那么大,天涯路格外易断,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时刻想把人生和感情推翻重来,谁都一副打算在爱里巧取豪夺的架势,要么抓住任何的可能性拼命攫取,要么抓住任何的可能性拼命清仓.....
之于友情——好多的相逢变得愈加随遇而安漫不经心,好多的相处变得愈加离心离德浮光掠影,好多的离别也正变得愈加轻而易举防不胜防.....每一张脸孔看上去都饥肠辘辘、饥不择食、永无餍足。
而每一段交往背后,却也都东倒西歪人浮于事地罗列着铁马冰河的岁月以及折戟沉沙的年华,不堪细想。无处诉说的心事被层层囚禁在暗夜里、梦魇中、深海处,只堪在一个人的时候,才敢把那些酸甜苦辣摊开一桌,饮恨...... 再没人像我们当年在“月亮”时那般、隔着网络也敢赤诚相见了吧。那时候的我们,十几个人固守着一个小圈子,人人都骄傲得眼高于顶,不屑于同化别人,也不屑于被人同化........ 我是说,自和你、和你们离散之后,我难得再跟人那样肆无忌惮毫无防备地交心了呢。 所以,你一定想不到,你和你们带给我的那些伤口,至今没有愈合........ 那些伤口,导致今天的我,抗压能力日渐薄弱。再不敢轻易跟人有什么情感纠缠,不管是哪一种性质的感情。 回想年轻时候面对离别,比如跟你、跟月亮那些人,虽然也悲伤也难过,但总会觉得来日方长,山不转水转,都没什么大不了。但现在,只觉得每失去一次,就要濒临风烛残年,松开手的第一时间,思考的就是如何放弃所有信念、乃至生命。 我的意思是想说,随着年龄增长和精力的日益匮乏,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再装模作样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不是社交恐惧,也没有交流障碍,就是懒得再认识一些不必要的人,懒得应付一些不想应付的事儿,因为明白世界上没几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所以只希望自己把时间用在值得的感情上——每一分付出都有人用手、用心,稳稳接住,一丝一毫不会掉地上摔碎,而且都有高质回应。 昨天私语有句话:对低水平事物的无原则接纳,就是对高水平事物的辜负。对人对物,皆是。 山本耀司也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与很强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对于情感和人际交往,如今的我,确乎挑剔到近乎苛刻呢。 我是说,我还蛮看得起自己的,也蛮把自己的情感情意和付出当回事,不乐意随随便便逮谁给谁。 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我只是,没有时间了,有限的时间里,不想随便被辜负、也不想随便辜负谁罢了。 如果可能,如今的我,只想做个无情的有情人。 说点别的吧—— 闲逛微博,看到有人说起《一树桃花开》里,徐帆和王志文在医院病床上的一段戏:这一对儿(老情人)演得格外真松弛自然,他们自己心领神会,旁边的人也能感受到气场的match。所以说, 趟过"性" 的 "情" ,永远都有着别样的"质感"。男女之间,若曾有过情与性的高度匹配,即使不再有任何瓜葛,多年以后面对,某种默契也依旧会在。









是的吧。 所以说——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所以吕方那首老歌唱得好:人说情歌总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我说情人却是老的好,曾经沧海桑田分不了...... 想起以前总遗憾有情人难成眷属,但现在细琢磨琢磨: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反正一辈子也没有多长。 你说呢。 好了,说到这里吧,这几天闪了腰,行动受限,坐久了更是僵直得难受。 又及:外公的画册我保存得好好的,还有那2个小玉佛,你如果方便,就联系我,拿回去物归原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