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最近两年,民谣逐步的走上了音乐的舞台,成为了很多80后的必听选项,从小众到大众,民谣的这一大步,期间蕴涵了中国人和社会发展变革的内在规律,是时代成就了民谣,民谣又反哺了这个时代,听众中悄然刮起了一股清爽的民谣风。
一个社会的发展直至成熟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音乐这个无国界的艺术表达形式,受众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特别是对一个文化历史有欠账的社会而言,音乐的受众辐射和延伸需要我们又足够的耐心。中国社会的主流音乐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内在气质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着急的要求中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发达国家的音乐表达形式多样,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歌剧、合唱、爵士、乡村、电子音乐等无差别无歧视的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民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音乐陪伴着普通人从出生直至死亡,音乐如同饮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特殊的国情和民情,决定了我们的音乐发展和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让音乐的不同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繁荣的音乐文化市场。
文化艺术总是贴合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旋律,中国人的音乐世界是红色的、战斗的、单调的,空气中的声音仿佛都显示出静谧的红色。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大家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环境和空气,各种思潮和主义乘机蜂拥而入,开始逐步蚕食红色文化的土壤和高地,音乐的表达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崔健、唐朝、黑豹、零点等大量的摇滚歌手和乐团横空出世,摇滚风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崔健挽着裤腿在工人体育场喊出了《一无所有》,这是时代的呐喊,青年的呐喊,将时代和青年的迷茫、躁动、激进表现的淋漓尽致。
九十年代,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开始在内地流行起来,这时候的流行音乐主要表达爱情,恋爱的婉转、爱情的甜蜜、失恋的痛苦等成为了流行音乐表达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的需求从衣食住行逐步开始转移,爱情、慰藉等精神需求亟待满足,这才有了新一轮的流行音乐大爆发。我们这批80后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随着大家陆续结婚生子,家庭稳定、事业小有成,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精神需求开始逐步成为人的另一种追求。这时候以歌颂爱情、乡愁、诗和远方等为主题的民谣开始走入了80后的生活,独立的经济才能有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思维让独立的个体开始追求个体自由、自我表达、自我实现,民谣恰到好处的敲打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民谣复兴主路开始起航。
简单的旋律、简单的故事,民谣用简单的方式叙述着一个特定人群的理想,赵雷在《成都》中吟唱到“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余路还要走多久,让我攥紧你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挣扎的自由”戳到了多少80后的痛点?野孩子乐队轻轻的诉说“我走过了村庄,我独自在路上;我走过了城市,我迷失了方向”、“不要问山高路远我是谁,不要管太阳下面我信谁,不要说冷了饿了我恨谁,不要等花开花落我爱谁”恰如其分的表达出80后一代从农村走向城市迷失了方向、从校园走入社会迷失了自我的窘境,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耕文明的倒退带给了80后太多的思考,个体独立的思维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显得愈发的重要了。
我不想给读者介绍太多的民谣歌手和乐队,音乐这种东西,需要自己去发掘和感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讲述音乐在个体成长变化的某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心灵的净土,守住心灵的高地。很多同龄人感叹,时代发展的太快了,知识和信息大爆炸,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被太多的东西拖累,同龄人现在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可以对比和借鉴性,我们独特的国情、民情与国际大潮流相互交织和碰撞,是迎头而上勇往直前,还是停下来按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发展,期间的利弊只有个体自己能权衡。
民谣,用简单的旋律吟唱出你我心中的那些往事,回忆只属于自己的青春、爱情、悲伤、压抑,过往是自己的过往,憧憬是自己的憧憬,慢慢的与生活、世界、灵魂和解,跟着节奏和旋律,水乳交融,天地一统。
民谣,不在手机里,不在网络上,不在你我的哼哼里,它深埋在你我无处安放的内心里。
一个社会的发展直至成熟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音乐这个无国界的艺术表达形式,受众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特别是对一个文化历史有欠账的社会而言,音乐的受众辐射和延伸需要我们又足够的耐心。中国社会的主流音乐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内在气质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着急的要求中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发达国家的音乐表达形式多样,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歌剧、合唱、爵士、乡村、电子音乐等无差别无歧视的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民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音乐陪伴着普通人从出生直至死亡,音乐如同饮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特殊的国情和民情,决定了我们的音乐发展和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让音乐的不同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繁荣的音乐文化市场。
文化艺术总是贴合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旋律,中国人的音乐世界是红色的、战斗的、单调的,空气中的声音仿佛都显示出静谧的红色。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大家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环境和空气,各种思潮和主义乘机蜂拥而入,开始逐步蚕食红色文化的土壤和高地,音乐的表达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崔健、唐朝、黑豹、零点等大量的摇滚歌手和乐团横空出世,摇滚风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崔健挽着裤腿在工人体育场喊出了《一无所有》,这是时代的呐喊,青年的呐喊,将时代和青年的迷茫、躁动、激进表现的淋漓尽致。
九十年代,香港台湾的流行音乐开始在内地流行起来,这时候的流行音乐主要表达爱情,恋爱的婉转、爱情的甜蜜、失恋的痛苦等成为了流行音乐表达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知识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的需求从衣食住行逐步开始转移,爱情、慰藉等精神需求亟待满足,这才有了新一轮的流行音乐大爆发。我们这批80后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随着大家陆续结婚生子,家庭稳定、事业小有成,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精神需求开始逐步成为人的另一种追求。这时候以歌颂爱情、乡愁、诗和远方等为主题的民谣开始走入了80后的生活,独立的经济才能有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思维让独立的个体开始追求个体自由、自我表达、自我实现,民谣恰到好处的敲打到了大家的心坎上,民谣复兴主路开始起航。
简单的旋律、简单的故事,民谣用简单的方式叙述着一个特定人群的理想,赵雷在《成都》中吟唱到“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余路还要走多久,让我攥紧你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挣扎的自由”戳到了多少80后的痛点?野孩子乐队轻轻的诉说“我走过了村庄,我独自在路上;我走过了城市,我迷失了方向”、“不要问山高路远我是谁,不要管太阳下面我信谁,不要说冷了饿了我恨谁,不要等花开花落我爱谁”恰如其分的表达出80后一代从农村走向城市迷失了方向、从校园走入社会迷失了自我的窘境,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耕文明的倒退带给了80后太多的思考,个体独立的思维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显得愈发的重要了。
我不想给读者介绍太多的民谣歌手和乐队,音乐这种东西,需要自己去发掘和感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讲述音乐在个体成长变化的某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心灵的净土,守住心灵的高地。很多同龄人感叹,时代发展的太快了,知识和信息大爆炸,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被太多的东西拖累,同龄人现在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可以对比和借鉴性,我们独特的国情、民情与国际大潮流相互交织和碰撞,是迎头而上勇往直前,还是停下来按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发展,期间的利弊只有个体自己能权衡。
民谣,用简单的旋律吟唱出你我心中的那些往事,回忆只属于自己的青春、爱情、悲伤、压抑,过往是自己的过往,憧憬是自己的憧憬,慢慢的与生活、世界、灵魂和解,跟着节奏和旋律,水乳交融,天地一统。
民谣,不在手机里,不在网络上,不在你我的哼哼里,它深埋在你我无处安放的内心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