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反常识的心理学结论
翻译:千里
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我们会得到关于人类的第一手资料,我们也花费数年来观察自己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人类直觉催生的“大众心理学”有时候会跟科学心理学有重合,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交集。有时候公众会对某些错误的心理学信息深信不疑,并固执地坚持。所以有必要来解开这些迷思,这不仅是为了澄清迷思,也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会造成污名和刻板印象,也会误导像教育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公共政策。
1. 如果根据我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来教学,我们学到的会更多。 这个观点认为,如果老师按照我们喜欢的模式来教学,我们会学到更多,比如通过视觉资料、多听、多做等。一项对英国教师的研究发现,96%的人信奉这个准则。但是,心理学研究经常发现:我们偏爱的教学形式经常不会让我们学到更多,因为教学经常根据材料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也有针对学习方式的定义和测量而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测量学习方式的量表可靠性并不高,而且它们跟一个人真实的学业成绩也不怎么相关。
2. 人类记忆就是对所发生事情的录像。 把记忆比作录像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这就相当于认为记忆是准确而持久的,而这是很不切实际的。我们的记忆实际上是对所发生事情的扭曲录像,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几年前对近2000人的研究发现,63%的人认为“记忆就像一台摄像机一样工作”。这种错误的理解加深了相关的误解,比如,我们会思考一个目击者的证词的可信度有多高。很多法官和警务人员认为,目击者对自己的记忆越自信,他们的记忆就越真实,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对记忆的自信和记忆的准确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或者只存在微弱相关。
3. 暴力犯罪者通常有心理疾病。
当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犯罪后,媒体就会过度感兴趣。难怪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有心理疾病的人天生就是暴力的。
实际上,正如斯科特 ·利林菲尔德 (Scott O. Lilienfeld)和同事在《心理学的50大奥秘》中所说:“90%以上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会犯罪,而大部分的罪犯其实并没有心理疾病。”有些特殊的情况(有些疾病会导致人产生幻觉,他会觉得有人指挥他去作奸犯科)会增加犯罪的风险,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罕见。2011年的一项综合元分析得出结论说:“35000位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高危病人可能需要被长期监视或者被关起来,以防一个病人将另一个病人杀死。” 4. 群体中的个人会变得更傻、更危险。
在大规模紧急事件发生时,媒体习惯于用“盲目而惊慌失措地狂奔”来形容群体。这暗示,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大群体中时,我们就失去了理智。关于群体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反驳了这种描述。研究发现,事实上,惊慌失措一般很少见,而人们更倾向于待在现场援助他人。当人们共享一个群体身份时,他们更乐意于合作。心理学家约翰·德鲁里(John Drury)和同事部分基于对经历过真实的大规模紧急事件的当事人(比如演唱会踩踏事件)的访谈而得出的结论对紧急事件方面的权威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相信群体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可以以更加文明的方式作出行动,而不是像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惊慌失措。”
5. 自闭症是由“破碎的”镜像神经元引起的(以及其他关于自闭症的迷思)。
著名的加利福尼亚神经科学家拉玛钱德朗(Ramachandran) 在2011年的作品中写道:“自闭症的主要病因是紊乱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当我们做一件事或者看别人做一件事的时候,镜像神经元会做出反应。关于自闭症的“破碎的镜像神经元”假设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观点,吸引了大量的报道,也经常被科普作家引用。然而2013年的一项综述却发现,25个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证据来支持这项理论假设,2016年的研究也提出了更加反对的证据。这只不过是一个关于自闭症的误解,另外还存在不少其他误解,比如认为自闭症是由疫苗注射引起的或者得自闭症的人都有特殊的天分。
6. 视觉依赖于眼睛发出的信号。
实际上,人类的视觉依赖于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然而大众普遍认为,视觉的作用机理是反过来,即光是由眼睛发出进而进入外界的。例如,1/3的大学生认为我们看见东西时有光从眼睛里出来。这种误解为什么这么深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我猜,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说,东西看上去就是“在那里”,而且人们经常会体验到一种“被盯着”的感觉。有控制组的实验表明,尽管很多人认为别人在盯着自己,但他们没法检查别人是否在盯着自己。
7. 斯坦福监狱实验说明错误的环境能让任何人变坏。
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一。当时的实验者把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囚犯和狱警的角色,最后因为狱警变得具有虐待性而不得不终止实验。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设计这项实验的目的就是看情境动力学因素能否使任何一个人变坏。这种“坏桶”而不是“坏苹果”的文化基因已经进入了公众意识。津巴多甚至作为专家证人而为现实生活中一位被指控有虐待行为的狱警进行了辩护。但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有很多缺陷,而且也被曲解了。最近有研究(比如BBC监狱实验)显示,同样的情境也会促进合作行为而不是暴政(这取决于人们是否认同他人和如何认同他人)。可惜的是,很多现在的心理学教材依旧对斯坦福监狱实验进行一种简单的、没有批判性的解释。 8. 绝大多数的家暴都是男性施加的。
2014年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65%以上的人认为绝大多数的家暴都是男性施加的。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男性要对大部分家暴案例负责,毕竟他们块头儿更大、身体更强壮。但是官方数据显示女性对男性施行的家暴也是一个大问题。举例来说,美国“全国亲密伴侣和性暴力调查”发现,1/4的男性经历了身体暴力、强奸、被伴侣骚扰(1/3的女性报告了相关经历),而这些暴力行为中的83%都是由女性施加给男性的。这不是为了削弱男性对女性家暴的严重性,而是让我们意识到另一种同样重要但不为人知的事实:女性也会对男性施暴。
9. NLP是科学的。
实际上,接受NLP(神经语言编程)训练并倡导使用它的心理学家人数并不多。而认为NLP是一种要么基于心理学要么基于神经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个经常被营销为“实现更多个人成功”的系统是由两名自助心理导师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他们只是在观摩了心理治疗师与客户的互动后简单自创了一些心理学规则。NLP充满了明明错误但听上去很科学的主张,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优先的“表征系统”来思考外界,而影响他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运用与他们相同的表征系统。一个查阅了所有NLP主张的调查发现,NLP的绝大多数主张都是废话。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主张是无害的。但是2013年,一个慈善机构竟然呼吁为在战争中受过创伤的老兵提供基于NLP的治疗。
10. 心理疾病是由于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
美国前些年的一项调查发现,80%的受访对象认为心理疾病是由于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事实上,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精神科医生或者神经科医生,他们如果诚实的话,肯定会告诉你根本没人知道大脑中化学物质达到平衡是怎样一种状态。这种迷思部分来自于抗抑郁药物会改变大脑中神经化学物质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脑内化学物质的失衡就是病因。这个理论深受心理疾病患者和心理健康人士的支持,因为这赋予了药物治疗抑郁和焦虑等疾病以医学合法性。但是,研究表明,对心理疾病进行生物学解释会使得污名化更加严重——比如说,这种说法会鼓励我们认为心理疾病永远不能被治愈。
来源:
https://digest.bps.org.uk/2016/07/29/10-of-the-most-widely-believed-myths-in-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