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令人眼前一亮的国产悬疑剧 | 大葡 · 影视
今天大葡向大家推荐一部——《白夜追凶》。
作为悬疑小说爱好者,推理剧的追随者来说,《白夜追凶》确实值得一看。

《白夜追凶》这个名字取材于电影大师克里斯多福·诺兰的同名电影《白夜追凶》(Insomnia)

而这部剧不仅致敬了大师的经典电影,每集的标题也来源于经典悬疑罪案小说或英美悬疑影剧,其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国产刑侦剧因为一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演员上,忽略了剧情。再加上片头那条无处不在的神龙对题材的约束,所以没办法将真实呈现出来。
白夜追凶没有过多的耗费在这方面,而是精打细磨剧情的合理性,人员演绎的最真实面貌,因此时至今日,优酷网头名还是被它牢牢占据着。

剧情简介
一场灭门惨案,让原本逍遥浪荡的关宏宇成了在逃的通缉嫌犯。身为刑侦支队队长的双胞胎哥哥关宏峰,誓要查出真相,但出于亲属回避的原则,警队禁止关宏峰参与灭门案的调查工作。

关宏峰义愤辞职。调任了代支队长的周巡处于破案压力,也为了追寻关宏宇的下落,设计让离职的关宏峰以“编外顾问”的身份继续参与各大重案要案的调查。而警队所有人都被隐瞒了。

由于罹患“黑暗恐惧症”,白天和黑夜出现在警队的“顾问关宏峰”,其实是由孪生兄弟二人白夜分饰,性格迥异的兄弟两人在警队中马脚不断,背负着随时被周巡及各路人马发现的危险,一路侦破了各种大案要案,目的只是想伺机调阅灭门案的案卷查出真相,以还清白……
潘粤明的演技
曾经对潘粤明的印象还停留在《白蛇传》里的书生许仙和《孔雀东南飞》里儒雅的焦仲卿。而在这部剧里,身材已微微发福的潘粤明一改往日奶油小生形象饰演硬汉,一人分饰兄弟两角,演技炸裂。

在这部剧里,白天哥哥要去支队参加工作,晚上弟弟要顶替黑夜恐惧症的哥哥现身,兄弟间的身份转化要求潘粤明至少需要拿捏好四个角色的心理:沉着冷静的哥哥,玩世不恭的弟弟,弟弟伪装的哥哥,哥哥扮演的弟弟。
双胞胎加起来一千场的对手戏,对演技是一种极大考验。
在兄弟同框的镜头里,潘粤明需要不停的去和“自己”交流,时常是表演完哥哥,马上去演弟弟。这不仅需要他记住台词的间隔时间,还要记住哥哥的表情。在保持恰当的台词节奏的同时,还要在性格迥异的两兄弟之间不停转换,这种精分式的表演,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

潘粤明的眼神,不论是弟弟的乖张,还是哥哥的犀利,都能够细腻演绎。

细节演绎
看了第一集第一个现场的感受就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侦查现场,呈现出侦查员的直观感受。
现场里每一个侦察细节都做到尽量真实,这让白夜相对其他剧有了很大的优势。

以余罪为例,余罪的作者因为曾经有过入狱的经历,因此他的作品里,最大限度的展现了那一部分的真实,既罪犯的真实。
大家可以看一下原著对于余罪在看守所经历的描写,各色老炮和罪犯的描写均十分精彩。
但是在侦查员这里,警察面对现场和侦查破案的感受就很单薄,对于警察的个性刻画也很单调。余罪的主人公确实形象很生动,但仍然停留在作者接触的痞子的水平上,没有体现出警察在办案过程中自己的那种挣扎,迷茫。
总感觉余罪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案子给破了。
而白夜的主要剧情取材于八个命案案件,都是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真实案例。所以白夜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办案思路和手法。

刑侦队队长的孪生弟弟被冤枉成杀人凶手被通缉,哥哥为了平冤得罪了领导被拿下,又因为意外患上黑夜恐惧症,兄弟二人被迫共用哥哥的身份查案。
白天哥哥是刑侦队长,晚上,弟弟要扮演性格截然不同的哥哥继续查案,还自己一个清白。

以此推动案情发展。案情扑朔迷离,警队高层涉嫌贪污腐败,身边的每个人身上有秘密。一个谜团加上另一个谜团,环环相扣,让你触手可及又看不清楚。
一直到剧情过半,案件主犯仍不清楚是谁,人人都有嫌疑。
主人公要面临黑暗对内心的侵蚀,面对同事的背叛,还有对黑夜的恐惧,还要追求光明和正义。这种解构英雄内心黑白世界的题材十分讨喜,剧情又足够烧脑。

让人遗憾的是,直到结局,也没能找出将两兄弟引入白天黑夜互换身份,深陷泥潭的幕后凶手,但是给到的提示还是让屏幕前的众人被吊足了口味。
究竟,幕后凶手是一直伴随关氏两兄弟声旁的韩斌,还是另有其人?
原班人马打造的第二季,相信不久就会给我们答疑解惑。
-END-
本文首发于公号大葡有酒说(dapushuo),请多多关注支持。
-
城北雪已至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3 2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