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木岁时记。第六候:草木萌动

☘️木之芽时 草木之芽因何而发?有人说是雨,“雨滴草芽出”(孟郊);有人说是雷,“新雷发草芽”(李端);有人说是风,“春岸春风荻已芽”(吴潜),不管是什么,感应到春天的生命纷纷以新芽的方式萌发,势不可挡,像王子亲吻了睡美人之后的宫殿,所有的一切都苏醒过来了。

"木之芽时"是俳句的季语,它表示的正是此时此刻。初春天气,最是阴晴不定,如果突然袭来了一股寒流,人们就叫它"木之芽冷",下雨了,就叫"木之芽雨",刮风了,叫"木之芽风",就算天晴,也要叫"木之芽晴",好像不通过木之芽,就感受不了天气变化似的,我想这大概是人看到萌芽后心生怜惜所致,那些稚嫩的初生“婴儿”牵动人们的心弦,让人唯恐一点点的风吹雨打都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正是所谓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实,嫩芽可没那么娇弱,其隐藏着的力量之强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就好比孩子远比大人以为的更坚强和能干,那是上天赋予的元气。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叫《毛竹》,新竹从地里冒出,把压在身上的大石头顶了个底儿朝天,令人瞠目结舌。那电影看了好多遍,每次看到这一幕,还是会觉得很过瘾。日人虽爱竹的清雅,却不敢在自家房屋周围种竹子,就是怕竹笋把房子顶破了。 新芽之美,不输春花,许多新芽都是红艳艳的,像新作成的漆器,在太阳下熠熠发光,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首诗《NOTHING GOLD CAN STAY》,开头第一句说得贴切: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大自然的第一抹绿意乃是金色)

它且那么的可爱!万物萌发的"萌",现在成了网络流行语,它是从日语的"萌え"(念moe)而来,表示混沌的可爱,没头没脑但清新纯洁。夸一个人"萌萌哒",他或她身上定是有一些孩子气的。 新芽令人百看不厌,我最爱看的是松的新芽。松树因为四季常青,给人的印象是坚韧不拔,硬派老生似的,它的新芽也是一根根竖立着,像一群小老虎的尾巴,生机勃勃。 人们爱新芽,除了它美,更多的还因其蕴聚着无限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希望就有期盼,怀抱希望便能忍耐和等待,而这等待是甜蜜的。年轻时不懂这道理,总盼着花早开,春快来,等得不耐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爱草木萌动的此时,希望它能过得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像妈妈不愿意可爱的孩子长大一样,遗憾的是,嫩芽转眼间就长为粗枝大叶,谁都无可奈何。上面提到的罗伯特·弗罗斯特那首诗,名字就叫《NOTHING GOLD CAN STAY》——没有任何金色可以持久,诗如下: Nature’s first green isgold(大自然的第一抹绿意乃是金色) Her hardest hue to hold(她最难留住的颜色)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她最早的一片叶子乃是一朵花儿) But only so an hour.(但是只停留个把钟头) Then leaf sub sides to leaf.(然后叶子便褪为了叶子) So Eden sank to grief,(如斯,乐园落入了哀伤) So dawn goes down today.(如斯,黎明落入了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没有一种金色可以永久)

我是在电车里读美国作家何伟的《逝去的江城》时知道这首诗的,读完后在车声隆隆中,我突然有些恍惚,觉得自己仿佛正坐在时间的单向列车上,不停地告别一些东西,也迎来一些东西,列车永不停止,我总有一天要下车,只有新芽年年萌发。

☘️山椒 初春在超市里常常看到写着"木の芽"的牌子下,是山椒的嫩叶。它是互生羽状复叶,一两厘米大小的椭圆形小叶排得整整齐齐长在十多厘米长的叶茎两侧,小叶周边还有锯齿,很漂亮,卖新笋的人总要在笋边放一盒木之芽,它们是一对CP,被捣成糊的山椒叶与焯过的冬笋拌在一起,加一点儿白味噌,那味道清香可人,是日本料理中最传统的"春之味觉"。 "椒"意为“芳しい”,古代念做“ハジカミ”,茗荷(蘘荷)和生姜之类也是同样的发音,也许古人觉得这些辛香的植物都差不多吧。 山椒按字面解释,就是生长在山里的辛香料植物,在日本,山椒也是受欢迎的调味料,特别是新鲜的绿色山椒摘下来,与小鱼一起加酱油,放大量的糖和味醂(一种甜的料理酒),和白米饭一起吃,香甜麻,简直停不下来。夏天吃鳗鱼烧的时候,也一定要配包山椒粉,吃前撒在上面,格外香。 在写这篇东西之前,我一直以为日本的山椒就是我们的花椒,但看到山椒的介绍,英文名是Japanese pepper(日本胡椒),说它是原产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落叶低木。那我们中国人大爱的花椒叫什么呢?Sichuan pepper(四川胡椒)。它与山椒是同属别种,学名都是Zanthorylum,意为"黄色",似乎是因它们的木材是黄色而来。它们同属不同种,兄弟姐妹遍布全世界,有250多种,本身喜欢湿润、半阴的气候,性格却是温暖宜人的,古代皇帝用掺了花椒的泥为宠爱的后妃涂抹宫墙,就是因为花椒性温,芳香,对女性身体有益,当然也因花椒多子,吉利。 山椒雌雄异株,只有雌株方可结子。新鲜山椒摘下来吃,只是图个鲜,大部分还是要等到成熟变红后才摘下来磨粉调味的,不过如果摘得太晚,果实就会炸裂崩开。 知道山椒和花椒的区别后,仔细想想,确实,日本人吃山椒似乎更注重香气,他们在把山椒叶放倒汤里前,一定要用力拍打几下,据说是为了把椒叶上的油点拍开,使它散发出更多的香气,那香气与中国的花椒略有不同,而中国人吃花椒更喜欢它的麻,舌头嘴巴都木得不像自己的东西了似乎才爽。有一年,朋友送我一包她妈妈自己种的花椒,那劲道够足,长得也红壮饱满,与超市买来的就是不同。麻婆豆腐必须放中国的花椒才够正宗。 以前日本有些地方的渔夫把山椒放入河川,让鱼麻痹之后捕捉,这种渔法称为“毒もみ”,现在已经禁止这么干了。 中国喜欢把冲劲十足的能干女子称作“小辣椒”,而日本夸一个人短小精悍时则会说“山椒は小粒でもぴりりと辛い”(山椒粒虽小,辣味可很冲)。 花椒名中带个花字,但我真不知道它的花长什么样,上网查了一下,中国的花椒,花为白色,花蕊也是白色,长长的翘起,非常可爱,但日本的山椒,花是暗淡的黄色,无精打采,几乎没有一朵是盛开的,像剥了皮的绿豆芽,唯有花蕊是同样的长长翘起。花虽不算美,花语却不错:健康,好意,魅惑。这个魅惑是说人不想吃东西的时候,它能够激发起食欲。日本正月里和屠苏酒,里面要放点山椒,就是为了祈求健康。

☘️土笔 俳句里的季语“土笔”(つくし)说的是这时候日本农村常见的光景:大片大片的黄褐色“笔头”从闲置的田里冒出来,除也除不尽,因为它的根扎得太深了,以至于有人叫它"地狱草",也许这个名字还跟它本身带毒性有关,据说如果马儿误食了它,吃得少的话会拉肚子,日渐消瘦,吃得多那就小命不保了。不过它的毒性不是马上发作,先是步行踉跄,站立困难,但并不影响食欲,能吃能喝,马的主人起初以为它能渐渐好起来,但两三天乃至七八天后,它就一命呜呼了。 这样毒的草,拿来做药,名叫问荆,有利尿效果,而它竟然是日本春天味觉中难忘的一品,所以叫它笔头菜。它也叫节节草,或接骨草,扯断之后竟然还能接上,日本农村小孩以前喜欢拿它玩游戏。不过最常说的名字还是"土笔"。 初春,地下茎把一根根孢子茎先送出地面,让它向外散发孢子,孢子茎上端有许多淡茶色的轮状叶,卷围着孢子茎上的孢子囊,如果仔细端详,这些轮状叶其实蛮好看的,不过等着吃它的人关注的是这十多公分长的嫩茎,它可吃的部分不多,得把茶色的笔头扔掉,剥下茎外的硬皮,只剩下中间的一点点嫩芯,然后还要汆烫浸泡,去掉它的毒性后才可以食用,最常见的吃法是加白芝麻酱凉拌。 待到时节已过,从土笔的地下茎另外再萌发出一种营养茎,人们叫它叫杉菜,它的长相与土笔迥异,有时同样的父母会生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杉菜是鲜艳的绿色,伸长得很长,能进行光合作用供给母体营养,叫菜但是已经不能吃了。 土笔是木贼科木贼属,学名叫Equisetum arvense,属名是Equis(马)与Seta(硬毛)的组合,大概是从它的外观而来。 以前的日本人说土笔是春之女神佐保姬的笔,她用这支笔给原野涂抹上春色。大概是因为这一层关系,吃土笔料理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浪漫吧。

☘️花韭 这次一直写草木,觉得似乎也该给花一点儿位置,所以选了花韭。花韭不是树木之芽,但它与水仙类似,都是从球根里抽芽而出,长出修长的叶和美丽的花。 今年我见到花韭时樱花都快开了,那天我为了抄近路,走了一条与平日不同的小径,突然看见小路两旁仿佛是天上的星星洒落人间似的,把小路变成了一条银河。 花韭是百合科紫星花属,学名Ipheion uniflorum,科普教材中这样介绍它。百合科植物的花都自带清新气质,花韭亦不例外。 uniflorum意为“单花的”,一根花茎只开一朵,Ipheion的含义不明,但我念上几遍,总觉得是希腊女神的名字。它虽为草根,可气质不凡,六瓣花形,开起来总成群结队,却不觉芜杂,如繁星点缀大地。颜色除白以外,见得最多的是青紫色,听说还有粉红和淡黄的,我没见过。 花韭的英文名特别可爱,Spring starflower,春日星花;还有个别名叫Star of Bethlehem(伯利恒之星),就是引导东方三博士去探访耶稣诞生的星星。此名似也适用在别的星形花上,但花韭开在早春,望之令人欣喜,比别花更配得此花名。

叫它韭是因其叶子酷似韭菜,掐一片闻闻,连那辛辣劲也一样,不知道可不可以吃,因日语里它有个别名叫西洋甘菜,望文生义,觉得它应该是甜的吧。它原产在中南美,墨西哥阿根廷最多。作为园艺品种,秋季以球根栽种,极易成活,生长旺盛。 看起来是活泼快乐无邪的花朵,花语有“可爱的人”,却也有“分别的悲伤”、“忍耐的爱”、“恨”、“卑劣”,理由是花瓣的背面带着一条条紫色的暗纹,仿佛每个看似快乐的人,心中都有一点不可与人言说的悲伤和隐秘。

☘️香椿 春芽的话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吃上。要说能吃的嫩芽,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香椿了。 我在日本从未见过香椿,一查果然它原产中国,学名Toona sinensis,英文名则叫Chinese cedar(中国雪松),为什么是雪松呢?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在济南住了大半年,房子在二楼,住一楼的老胡是我先生的同事,他家院子里就种着一棵香椿树,从我家阳台上伸手便可以摘到嫩叶,可惜树不太茂盛,叶子稀稀拉拉的。 香椿是楝科植物,它竟然是雌雄异株,夏天开白色房状小花,也会结果,长出带翅膀的种子。不过大家好像只关心嫩芽,吃完以后就没人再多关注它了。我想香椿的生命力一定比别的树要强大,否则嫩芽被人采了去,怎么还能长大呢?或许也正因如此,它长得特别快,好像在与要掐它的人竞争似的,转眼就老得咬不动了。 椿有两种,一种是香的,一种是臭的,其实香臭也是人的主观判断吧,不爱吃香椿的人也说香椿很臭呢。臭椿名叫樗,我喜欢的作家止庵居所大概就种着臭椿吧,所以他有本书叫《樗下读庄》。这个字我以前不会读,因了这本书才记住了,念chu,一声,后来我班上有个学生姓樗木,我一下子就读出来了,很罕见的姓,这么说日本没有香椿倒是有臭椿了? 日本常提到椿,但指的是山茶花。 香椿分紫色和绿色两种,以紫色为佳。我先生特别爱吃香椿,尤其喜欢用盐腌得死咸死咸的那种,回国如果赶上了,就带回来一包,随便洗洗,炒鸡蛋吃,开心得很。我不会那样腌咸菜,只好按照我老家的习惯,炸成香椿油,辛辛苦苦做出来带回家,他却似乎不太感冒的样子。没办法,人的口味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我说他吃的不是香椿,是乡愁。

-
海苑流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9 19:50:43
-
Y6Y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31 18:53:48
-
长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30 20:14:55
-
橘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18:58:06
-
湛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15:28: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10 00:37:47
-
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9 22:58:11
-
城南花已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6 07:42:24
-
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4 01:34:06
-
炸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02 11:36:41
-
Joy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30 16:40:20
-
静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6 17:17:32
-
LeoFr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6 00:50:01
-
汤公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5 05:55:17
-
霜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3 23:17:00
-
竹语清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3 20:50:52
-
疏桐吹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2 15:25:27
-
焦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1 18:23:28
-
当时的弧矢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1 12:39:13
-
铭铭婷婷一定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20 17:20:30
-
固伦温宪公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9 20:08:30
-
今日有小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9 17:06:47
-
douban2012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8 01:40:2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7 19:17:41
-
番茄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20:59:48
-
大转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6 00:11:20
-
油菜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4 15:33:08
-
Takeru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4 03:05:46
-
0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15:52:13
-
CH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14:14:34
-
无人知晓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11:14:10
-
润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06:48:24
-
ilongs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3 02:59:08
-
菊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2 23:39:53
-
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2 11:42:30
-
G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18:17:26
-
水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09:08:2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1 04:37:57
-
费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0 21:18:12
-
Amanda1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0 17:45:56
-
困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10 11:16:01
-
嗨!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17:48:34
-
宝宝潮搭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17:43:19
-
jingj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12:17:13
-
鹿有森林鲸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6 13:10:1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4 20:52:30
-
粟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3 09: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