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面新闻发布会演练的一点感悟 ——刘大为
根据培训安排,本人所在的第五组分别在“引爆思维潜能”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两堂课上模拟演练了负面新闻发布会。通过两次模拟演练,切身感受到了临场压力,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并收获以下感悟:
一是要有准确把握突发事件关注焦点的能力。
作为接受媒体提问的发言人或者一名专业负责人,必须敏锐地把握突发性负面事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后果,以及在媒体报道和应对过程中可能会对公众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要对普通民众关心问题的方向要心里有数,并做好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数据资料准备,做到处惊不乱,沉着应对。
二是全面的信息搜集和掌控能力。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重大事故或者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广大受众最想了解和看到的就是事件的真相。事实无论多少,应该尽量准确、官方和权威。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必须要作好信息搜集的充分准备。向公众发布和传达的信息要客观、数据精准、内容真实。这样才能让受众感受到你的诚意,感受到你所代表的单位在该事件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决心。
三是协调和运用媒体的沟通能力。
个人认为,发布真实客观的信息只是新闻发布会参会人员的基本功,要想通过信息的发布来更好的赢得公众的谅解、理解和支持,那么态度就尤为重要,特别是还不能提供足够的事实或者不能把全部的事实及时公布于众的时候,这里的态度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让受众感受到你的诚恳。你的语态、神态和体态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都会直接影响到媒体记者等广大受众对你的评价,从而间接影响到对你所代表的部门和机构的评价。
通过演练,我真切的感受到,参加负面新闻发布会,不仅要敢说,更要会说,善说。关键的关键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和诚恳,还要努力把好事说好,不好的事更要好好说,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坏事变好事的效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