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时的杰克
最喜欢秋天了。一来是生日在深秋,二来是秋天的山水草木很美,人也更静得下心来。近一个月循环听的歌曲是有高司令口哨版本的City of Stars和一首由日本民乐演奏的松任谷由実的《春よ来い》。影片里头高司令一个人在码头面对瑰紫的天色,落寞之余浅吟低唱起来的片段让我忍不住反复看了很多遍。在《春よ来い》的日本琴和三味线里居然听出了铿锵之意,春天的生命力除了千娇百媚这一面,还可以是如此壮美。三十岁啦,人生之夏就此收尾,渐入清凉之秋。终究是攒够一点年纪了,可以好意思对人说“我曾经”这样的字眼了。但我并不喜欢这么说,因为更乐于讨论当下和未来。
“每个人在他的人生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年少时浑身膨胀的愁绪和孤独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所谓浪迹天涯,实际上却是在阅读里头慢慢去实现了。现在很愿意偶尔孤独,而据说人只有在很孤独很孤独的时候才能干出点漂亮的大事,看来偶尔孤独者是没有希望的了。要说偶尔,那就是在病中,小病连绵的时候。近几年,我的肉身质量差得不堪一击。春秋有鼻子过敏,皮肤过敏,一年四季长相守的是胃病和偏头痛。再看看父母健康挺拔的身姿,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假冒伪劣产品。现阶段我只羡慕两种人:一是身体强壮健康者;二是即使生病了也行事水准如常的人。当不了前者,起码可以努力向后者靠拢吧。事实证明,我也不是后者,胃病头疼一来袭,就成了一个面色蜡黄,腿脚发软,抱着热水袋的药罐子。要知道四五年前的我可是盛夏夜里三十七八摄氏度照样夜跑的小年轻啊,感慨……身体弱的时候只好做一些适当的运动,瑜伽太极类的,那也是必须在有精神头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工作结束就是身心俱疲,只想窝在家里看书听音乐睡大觉,大吃一顿美食的念头却没有,更别说夜宵之类,因为老胃是拒绝的。
聊点高兴的,比如读书和旅行。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我倒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政治课代表附体)。想讨论的其实是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旅行实在只算得上实践的一种。没有认真踏实地去过日子的话,不可能真正读明白那些书。(那些经不起思考推敲,毫不费力就能读完的作品不在此列。)而死读书,不通人情,乃是要吃大亏的。但愿再读个二三十年,我可以达到那种通透的状态吧(大言不惭)。毕竟目前的我只是喜欢E·B·怀特、埃莱娜·费兰特、西西、李娟、太宰治这个程度的人而已。绝对没有轻蔑列位作家的意思,只是觉得作为人的阅读历程就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我在途中先遇到一部分作家,得到些启发和感召,接着往下走,自身增长阅历,会遇到与下阶段的自己更契合的旁的作家,认识一场,继续……这样的过程,根据自己的一贯口味和兴趣点,有时候有迹可循,但有时会在意料之外,让我发出“天哪!Ta写的竟然是这样的文字,和之前读到的介绍完全不一样啊”这样的惊叹。我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遇见谁的作品填满我生活的空隙,打通我一些麻木的穴位,激发新的思考。除却作家的分别,当下阅读的主基调是历史地理和动植物,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时代没学好,而是有了兴趣这一最佳动力。同时也在关注一些美术欣赏类的书籍,辅佐自己从小到大对美术经久不衰的热情。作为一个不会翻墙的人来说,还是很感谢微博,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思考和声音,真实和虚假,美好与丑陋,这才是世界所有的一切。北岛写道:“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那么一个人的阅读疆域(或许也可加上观影记录)就是Ta的精神世界吧。任由精神漫游于书中乾坤,实在是对我这种肉身脆弱者的一大弥补和慰藉。有回和老华拌嘴,他婉转地威胁到了我的书,这就一下子引爆了我。由此可见,惹到我人没关系,惹到我的书是很惨的。
再稍微说说旅行。旅途跋涉可锻炼身体,过程中应对各种状况可激发智能,亲历美景则是对眼睛和心灵的治愈。旅伴有时是好友,有时是家人,各有各的好处。至于去的地方,也就是那么三两处,每一次都有新的经历和体悟,常去常新,以后也会反复去,并无意于处处点卯。就好比对于真正的美人(男女不限),越看越美,越了解便更增一分欣赏,十分长情。又好比对于食物,也就那么几样爱吃的,不愿分配精力去不断寻觅新的美食,反而觉得比起吃饭来,做菜更有乐趣。
最近睡前迷迷糊糊看了一系列关于猫的纪录片《猫咪物语》,拍的是一些流浪猫和家猫各自的故事。有一只猫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是日本田代岛上的流浪猫中的一只,岛上渔民昵称他为Timing Jack(准时的杰克),毛发黑白两色,眯眯眼。杰克君之怯弱令人觉得又好笑又怜悯。其他流浪猫一看到捕鱼船归来,就踊跃上前,争抢渔民分发的小鱼,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吃相难看。杰克总是准时在码头等待渔船,安静接受食物分发,不争不抢,即使人家从他嘴里把食物夺走也不反击。别的猫只要一龇牙咧嘴凶他,他就退到一旁。于是啊,他总是落得挨饿的下场。终于有一天,杰克收到了渔民好心给他单独留的鱼,结果刚到嘴里,就来了一猫欲夺之。杰克跑啊跑,连渔民都忍不住为他加油助威了,他也终于守护住了属于自己的鱼。不知怎的,这一段看得我感动得不行。忽然意识到,杰克其实根本不是胆怯啊,他有原则,并坚定地一以贯之,别人怎么做跟他无关,他还是他。拍到后来,渔民们说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准时的杰克了,猜测他可能像传说里的猫们一样进山去等待死亡了。系列影片的最后一部也证实了这一猜测。如此向死而生的猫咪啊。衷心希望天堂里永远有新鲜小鱼给准时的杰克享用。
还是得自勉一下。那么最要紧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全部,一切缺陷无用、若有所失和一点值得保留的天真。学习准时的杰克,做一个努力生活、清静自守的人类。
P.S.近期组了一个小小的私人读书学习会(桃花书会),幸蒙朋友们捧场,已有固定的成员,每期活动都会有不同的主讲人和主题,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届时来旁听交流。等精神头一好就来一次小聚,期待。
“每个人在他的人生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年少时浑身膨胀的愁绪和孤独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所谓浪迹天涯,实际上却是在阅读里头慢慢去实现了。现在很愿意偶尔孤独,而据说人只有在很孤独很孤独的时候才能干出点漂亮的大事,看来偶尔孤独者是没有希望的了。要说偶尔,那就是在病中,小病连绵的时候。近几年,我的肉身质量差得不堪一击。春秋有鼻子过敏,皮肤过敏,一年四季长相守的是胃病和偏头痛。再看看父母健康挺拔的身姿,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假冒伪劣产品。现阶段我只羡慕两种人:一是身体强壮健康者;二是即使生病了也行事水准如常的人。当不了前者,起码可以努力向后者靠拢吧。事实证明,我也不是后者,胃病头疼一来袭,就成了一个面色蜡黄,腿脚发软,抱着热水袋的药罐子。要知道四五年前的我可是盛夏夜里三十七八摄氏度照样夜跑的小年轻啊,感慨……身体弱的时候只好做一些适当的运动,瑜伽太极类的,那也是必须在有精神头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工作结束就是身心俱疲,只想窝在家里看书听音乐睡大觉,大吃一顿美食的念头却没有,更别说夜宵之类,因为老胃是拒绝的。
聊点高兴的,比如读书和旅行。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我倒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政治课代表附体)。想讨论的其实是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旅行实在只算得上实践的一种。没有认真踏实地去过日子的话,不可能真正读明白那些书。(那些经不起思考推敲,毫不费力就能读完的作品不在此列。)而死读书,不通人情,乃是要吃大亏的。但愿再读个二三十年,我可以达到那种通透的状态吧(大言不惭)。毕竟目前的我只是喜欢E·B·怀特、埃莱娜·费兰特、西西、李娟、太宰治这个程度的人而已。绝对没有轻蔑列位作家的意思,只是觉得作为人的阅读历程就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我在途中先遇到一部分作家,得到些启发和感召,接着往下走,自身增长阅历,会遇到与下阶段的自己更契合的旁的作家,认识一场,继续……这样的过程,根据自己的一贯口味和兴趣点,有时候有迹可循,但有时会在意料之外,让我发出“天哪!Ta写的竟然是这样的文字,和之前读到的介绍完全不一样啊”这样的惊叹。我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遇见谁的作品填满我生活的空隙,打通我一些麻木的穴位,激发新的思考。除却作家的分别,当下阅读的主基调是历史地理和动植物,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时代没学好,而是有了兴趣这一最佳动力。同时也在关注一些美术欣赏类的书籍,辅佐自己从小到大对美术经久不衰的热情。作为一个不会翻墙的人来说,还是很感谢微博,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思考和声音,真实和虚假,美好与丑陋,这才是世界所有的一切。北岛写道:“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那么一个人的阅读疆域(或许也可加上观影记录)就是Ta的精神世界吧。任由精神漫游于书中乾坤,实在是对我这种肉身脆弱者的一大弥补和慰藉。有回和老华拌嘴,他婉转地威胁到了我的书,这就一下子引爆了我。由此可见,惹到我人没关系,惹到我的书是很惨的。
再稍微说说旅行。旅途跋涉可锻炼身体,过程中应对各种状况可激发智能,亲历美景则是对眼睛和心灵的治愈。旅伴有时是好友,有时是家人,各有各的好处。至于去的地方,也就是那么三两处,每一次都有新的经历和体悟,常去常新,以后也会反复去,并无意于处处点卯。就好比对于真正的美人(男女不限),越看越美,越了解便更增一分欣赏,十分长情。又好比对于食物,也就那么几样爱吃的,不愿分配精力去不断寻觅新的美食,反而觉得比起吃饭来,做菜更有乐趣。
最近睡前迷迷糊糊看了一系列关于猫的纪录片《猫咪物语》,拍的是一些流浪猫和家猫各自的故事。有一只猫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是日本田代岛上的流浪猫中的一只,岛上渔民昵称他为Timing Jack(准时的杰克),毛发黑白两色,眯眯眼。杰克君之怯弱令人觉得又好笑又怜悯。其他流浪猫一看到捕鱼船归来,就踊跃上前,争抢渔民分发的小鱼,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吃相难看。杰克总是准时在码头等待渔船,安静接受食物分发,不争不抢,即使人家从他嘴里把食物夺走也不反击。别的猫只要一龇牙咧嘴凶他,他就退到一旁。于是啊,他总是落得挨饿的下场。终于有一天,杰克收到了渔民好心给他单独留的鱼,结果刚到嘴里,就来了一猫欲夺之。杰克跑啊跑,连渔民都忍不住为他加油助威了,他也终于守护住了属于自己的鱼。不知怎的,这一段看得我感动得不行。忽然意识到,杰克其实根本不是胆怯啊,他有原则,并坚定地一以贯之,别人怎么做跟他无关,他还是他。拍到后来,渔民们说已经有好些日子没见到准时的杰克了,猜测他可能像传说里的猫们一样进山去等待死亡了。系列影片的最后一部也证实了这一猜测。如此向死而生的猫咪啊。衷心希望天堂里永远有新鲜小鱼给准时的杰克享用。
还是得自勉一下。那么最要紧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全部,一切缺陷无用、若有所失和一点值得保留的天真。学习准时的杰克,做一个努力生活、清静自守的人类。
P.S.近期组了一个小小的私人读书学习会(桃花书会),幸蒙朋友们捧场,已有固定的成员,每期活动都会有不同的主讲人和主题,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届时来旁听交流。等精神头一好就来一次小聚,期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