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延长
虽然到这两年周杰伦才被人们称为小公举,但是周杰伦对自己的“婴儿化”改造,其实从他08年创立个人音乐公司就已经开始。

从发行[我很忙]开始,周杰伦的专辑设计、音乐风格、歌曲主题、唱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戴着鸭舌帽,耍酷扮屌的年轻人,几乎一夜之间回到了他的孩提时代,变成了一个“巨婴”。

无论是外在审美上的“巨婴”还是心理上的“巨婴”,都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失」中指出,随着电视媒介的出现,性与暴力这些成人世界的东西,无障碍的进入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文学所构建的文化藩篱被推倒了。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不是生下来就没有童年。显然不是,童年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有可能大大的延长了,只不过它的内涵和外烟外延都发生了时代性变迁。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逐渐获得表达空间,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似乎都在向「二十三岁未成年」转变。成年人卖萌发嗲扮可爱已经是司空见惯,这在过去是不被接受的。明星市场上到处都是“小鲜肉”“小公举”一类的超人气偶像,拥有着一大批“叔叔粉”“和阿姨粉”。
这和周杰伦人设的转向有着一些共通之处,有几点可以考虑。
1.作为独生子女,周杰伦与大陆独生子女一代的共通之处,以及低幼化的文化特质。
2.大众文化的转向与娱乐经济的策略变化:在阿尔法唱片期间公司对周杰伦的包装(耍酷也是巨婴的一面),以及周杰伦独自成立jvr唱片后,对自我的重新设定。
女性主义觉醒和对男色的偏好。
性征模糊化。
来自 豆瓣App
-
涩来四条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10:14:49